分享

【同药不同效】治愈10年银屑病,一定要用防风!

 华华YHBH0207 2019-07-15

防风,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草部上品。李时珍释名曰:“防者,御也。其攻疗风最要,故名。”

防风,顾名思义,其作用必定与风邪致病相关。风邪致病分外感、内生,所致疾病种类繁多,皮肤病较为多见。

本文整理了中医治疗皮肤科疾病及帕金森氏综合征的病案3则。

下面让我们用5分钟读完三则医案,回顾防风的临床经典用法,提高临床疗效。

防风通圣汤

治疗银屑病

治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瘾疹

患者,男,24岁,患银屑病10余年

1996年9月15日来我院就诊。

患者因长期服用乐疾宁等药物,白细胞降至4.0×10^9/L。

查体:全身满布环状丘疹,斑色鲜红,表面鳞屑,瘙痒难忍,夜间辗转难寐,下肢水肿,呼吸急促,烦渴,口苦溲赤。

舌红苔厚黄,脉滑数有力。

证属血热壅盛

投以:以防风通圣汤化裁

防风、荆芥、连翘、当归各15g、薄荷、炒白芍、白术、石膏、桔梗、栀子各12g,川芎、黄芩、大黄(酒制)各9g,芒硝、麻黄各6g,滑石30g,甘草10g,土茯苓21g,银花30g

用法:上药水煎,取汁400—500mL,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

服药期间:嘱患者清淡饮食,忌辛辣、酒、高脂食物、鱼虾等,调节情志,劳逸适度。

治疗2个疗程皮疹瘙痒全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

银屑病,西医旧称牛皮癣,中医的“蛇虱”、“松皮癣”、“马皮癣”、“狗皮癣”与本病相似。

本病病因复杂,病情顽固,复发率高,现代医学把它归纳为红斑鳞屑类皮肤病,无论从病因病理及临床治疗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均无确切效果。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认为其病因为禀赋不足,情志不畅,外邪入侵肌肤或过食荤腥辛辣,膏粱厚味或肝肾不足,冲任失调等导致脏腑内热,热伏营血和血瘀,邪与热瘀蕴结而发病,“热”、“瘀”、“燥”为其主要病理变化。

防风通圣汤为《宜明论方》中的解表攻里的方剂,《医宗金鉴》中曾应用它治“白疒七”,依《医宗金鉴》之意,应用治疗银屑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方中

防风、麻黄、薄荷、荆芥疏风解表

大黄、芒硝泄热通便

滑石、栀子通利水道,四药合用给邪以出路,从二便而出

石膏、黄芩、连翘清肺胃游火

当归、川芎、炒白芍,养血活血,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白术健脾燥湿固后天之本以防伤正

甘草调和诸药

银花、土茯苓加强清热效果。

银屑病治疗是一难点,愈后预防复发是又一难点,应嘱病人忌食辛辣,肥甘厚味及醇酒之品,保持心情舒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预防本病复发十分重要。

防风散结汤

治疗胞睑

《日华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风……风赤眼,止泪……'

高xx,女,28岁。

于1980年1月7日就诊

患者左眼上睑皮下生一黄豆大圆形肿核已月余,推之可移,与皮肤不粘连,坚硬而无痛感,患处皮色正常。

查苔黄腻,脉滑数。

证属脾胃蕴热、湿痰凝滞之胞睑痰核

治宜清热祛湿、化痰散结。

处方:

防风9克,白芷9克,苍术9克,黄芩12克,天花粉12克,土贝母9克,元参15克,赤芍10克,橘红10克,连翘15克,川黄连2克,半夏9克,茯苓10克,僵蚕6克

水煎服,嘱服5剂,服3剂后,肿块已消去大半,仍有高梁米粒大小,5剂药尽后,肿块全部消失。

按语

胞睑痰核”与西医之“麦粒肿”相类似,是一种常见的胞睑疾患。

本病多为脾胃蕴热与痰湿凝结阻塞经络而致,故宜用清热祛湿、化痰散结法治疗。肖医生采用防风散结汤合化坚二陈汤加减方治疗本病5例,均获满意疗效。

方中

防风、白芷入阳明经以祛风湿

苍术、黄芩、黄连清脾胃之湿热

天花粉、土贝母清热软坚消肿

橘红理气化痰以通络

半夏、茯苓燥湿化痰而消肿

僵蚕化痰散结

诸药合方具有清脾胃湿热、消肿软坚、化痰散结的作用。

用以治疗脾胃蕴热、痰湿凝结所致的胞睑痰核,则药证合拍,故而收效甚捷,一般5~15付即可治愈。

玉真散治疗

帕金森综合征

王好占:'搜肝气。

乔某,男,31岁。

1998年3月17日入院

患者因精神创伤而发为精神分裂症。先后在某精神病院住院多次,近2年在家服氯丙嗪治疗,病情较稳定。

现症:10天前因睡眠困难,自我将药量增至每日625mg,患者出现肢体震颤、流涎、步态僵直,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数。

西医诊为帕金森氏综合征。

中医治以熄风止痉,兼补肝肾。

予基本方:

天麻15g,制南星10g,白附子10g,白芷10g,防风10g,羌活10g

腰膝酸软加枸杞、牛膝各15g

水煎服,每日1剂,两煎混合,早晚分服,10天为1疗程。

服5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又服5剂症状全部消失。为巩固疗效,嘱其带药10剂出院回家继服。

按语

帕金森氏综合征又称类震颤麻痹症候群,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毒副作用可致本病。

其主要表现:

  • 锥体外系副作用,产生的原因是药物阻断了黑质—纹状体内的DA受体所致。

  • 肌肉抽搐,是由于胆碱能神经占优势,释放大量乙酰胆碱,导致体内乙酰胆碱堆积。乙酰胆碱能直接作用于M胆碱受体和N胆碱受体,产生M样和N样作用。乙酰胆碱兴奋运动神经终板上的N2受体,表现为骨骼肌收缩加强,大剂量可引起肌肉震颤或抽搐。

本病隶属于中医学“颤振”范畴,《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证治准绳》曰:“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说明本病是由肝肾阴亏,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或风火挟痰而致。

玉真散原出《普济本事方》,由南星、防风二味药组成。

明·陈实功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羌活、白芷、天麻、白附子等祛风之品(《外科正宗》),主治破伤风牙关紧闭,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甚则咬牙缩舌等症。

方中天麻熄风解痉,天南星、白附子祛风化痰,白芷、防风、羌活疏散经络中之风邪,本案更配枸杞、牛膝滋补肝肾。

全方共奏祛风化痰、解痉止痛之功。

通过临床观察,玉真散治疗本病安全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