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耳炎 耳内胀闷堵塞 听力下降 耳闭塞。陈皮(醋炒)、柴胡6g,川芎6g,香附6g,枳壳(麸炒)6g,芍药9g,甘草(炙)3g。加僵蚕12g,菖蒲6g。【特效胃病良方】

 书香中医专科馆 2019-07-15

中耳炎耳内胀闷堵塞听力下降耳闭塞

2.中耳炎  《四川中医》(1989,4:23):一患者,自觉耳内胀闷堵塞,听力下降。


西医诊断为

“非化脓性中耳炎”。

检查:

耳鼓膜轻度充血并呈内陷。

证属肝气郁结,气血凝滞。

治用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
【组成】陈皮(醋炒)、柴胡6g,川芎6g,香附6g,枳壳(麸炒)6g,芍药9g,甘草(炙)3g。
【功用】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僵蚕12g,菖蒲6g。服药5剂,耳闭塞明显减轻,继服上方
19剂,听力恢复,余症消除。
  按语:案1乃“梅核气”之疾,由肝气郁结,气郁生痰,痰气结于咽喉而致。故方

取柴胡疏肝散以疏肝解郁,加半夏、瓜蒌以化痰散结,药证相合,奏效甚捷。足少阳胆
经入耳中,肝胆之气郁结而觉耳闷如堵,故案2仍以长于舒畅肝胆之气的柴胡疏肝散为
主方,加用僵蚕、石菖蒲化痰开窍,药服5剂即获良效。二案见症虽异,肝气郁结之机
则一,故尔均投疏肝理气而奏效。



特效胃病良方。肝郁气滞善太息:云木香10g 醋香附10g。阴虚苔少:生山药30g 石斛15g 沙参10g。温热口臭:藿香10g 佩兰10g 栀子6g 生石膏30g 防风6g 生地15g;

2019-07-02  书香中医...   阅 212  转 39

修改

特效胃病良方
药物组成:

党参15g  生白术10g   茯苓10g     草寇10g

当归10g  五灵脂10g   生白芍10g   生甘草10g

醋香附18g


功效:益气养阴,理气活血,燥湿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胃溃疡


用法:上药必须粉碎成粗末,像煎中药一样,才能使药效尽出,每次用103g粗末,用纱布包后加水450ml煎熬,煎剩半碗,分两次煎,分两次服,一日一剂,一般三剂痛轻,继三剂痛止,再三剂痊愈,

如遇胃下垂加黄芪45g枳实30g同煎,一般十几剂痊愈,效如桴鼓,妙不可言。


1、痰呕恶心:清半夏10g 旋覆花10g 浙贝10g;


2、癌或息肉或重症:佛手10g 乌梅30g;


3、溃疡吐酸:煅瓦楞10g 海螵蛸10g;


4、出血:白芨6g 三七末3g;


5、中满腹胀:枳实10g 厚朴10g;


6、温热口臭:藿香10g 佩兰10g 栀子6g 生石膏30g 防风6g 生地15g;


7、幽门螺旋菌:公英9-30g;


8、消化不良纳呆:焦三仙、鸡内金、炒莱菔籽各10g;


9、肝郁气滞善太息:云木香10g 醋香附10g;


10、阴虚苔少:生山药30g 石斛15g 沙参10g

、温热口臭:藿香10g 佩兰10g 栀子6g 生石膏30g 防风6g 生地15g;


9、肝郁气滞善太息:云木香10g 醋香附10g;

阴虚苔少:生山药30g 石斛15g 沙参10g



肝郁气滞善太息:云木香10g 醋香附10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