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躬讲述 张宗政录音 离涛文字整理 涂继成:号退躬,生于1953年9月9日,研究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国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国学会副主席、高级国学师、中国书画收藏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研究所副所长、中江文联名誉主席。百余篇诗、文获国家、省级刊物奖。 出版《涂继成诗文选》、《退躬诗联选》,其中《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道德进步》获国际优秀论文奖,优秀论文《文化的反思》入选《中国当代思想宝库》,入编《改革开放30年——四川百位改革之星》人物个性化邮票。 自创的“人才股份制”获“世界重大创新成果特等奖”。全国独家出版“国学年历”19年之久,并入编《世界人物辞海》、《国际奥林匹克大辞典》获艺术金奖。个人享有“2004中国十大管理创新人物”,“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科学成就”,“十大杰出”(创新)人物、“鼎盛中国——100位最具影响艺术家”,“四川省优秀创业人才”,“十大巴蜀之子”,德阳市优政府津贴专家、市“劳动模范”等殊荣。 曾与许广清先生共同主编《韩文畦文化思想存稿》,自己的文化观点有“人才股份制”、“三生论”、“四境说”、“六明观”。多年来在川内外公益开讲国学学术讲座,深获好评。 ↓↓↓↓↓↓↓ 接上期 解《道德经》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在讲这一段文之前,我们要把前面两章作一个简单的勾连,《道德经》第三章前面是第二章,第二章是紧接着第一章而来。第一章是整个《道德经》的总纲,主旨是讲道的绝对存在。第二章是讲道的通流、道的显现,也就是讲道的相对性和变化性。第一章讲绝对性,第二章讲相对性。第一章讲本体论,第二章认识论。第一章讲本体,第二章就讲对本体的认识。因为认识就是相对的,所以说第一章和第二章基本上就称得上一气呵成,把八十一章里的动与静、阴与阳透彻地显现出来了。那么要从总的角度来概括,简单说《道德经》的一、二章就是讲的阴阳,特别是第一章讲绝对的太极,讲一。第二章就是讲阴阳的变。也就是用太极的思想说,太极生两仪。第一章讲太极,第二章就讲两仪。两仪是什么?阴阳互动。 那么第三章呢?第三章就是接着讲道的通流,讲阴阳相对性,阴阳变化性,在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应用,第一个重要领域的应用,这个应用就是政治。所以第三章重点放在人间第一个重要领域----政治领域来讲,我们的阴阳应该怎么来对待?怎么来变化?怎么来认识?怎么来掌握?第三章的宗旨就在这里。先把第三章的结论讲了,再展开讲,这样听起来就容易些。 下面从道的角度,看老子怎么来看人间政治的。 开篇就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 尚,高尚;贤,圣贤。就是不推崇、不推高圣贤。谁来不推高呢?当然指的帝王了,这是一个层面。第二个更高的层面呢,就是站到人间之外来看人间,人间不应该推崇帝王,不应该推崇圣贤,因为在古代,圣贤就是指的帝王。 不尚贤,就是不把帝王作为人间的最高目标,也不把圣贤作为人间最好的榜样,这两种角度都可以说。站在人间之外呢,你们不要去崇拜帝王。站在人间呢,从帝王的角度,不要去树立那种圣贤的榜样。所以不尚贤,应该有这两个层面,从这两个层面看都是说明了道。 下面从人间的角度讲,就是帝王你不要去推崇圣贤,到处鸡鸣狗盗你们要去狠狠地惩罚贬低他。而英雄和圣贤呢,你们要无限的推崇和拔高他。这样会造成一个什么效果呢?就造成天下人对天下运动和对人类活动的取和舍,取英雄圣贤,舍盗贼小人,都不愿意当盗贼小人,都愿意去当英雄圣贤,这就是你的取和舍了。 所以他提出,按道法自然的角度,你不要把英雄圣贤说得太高,也不要把盗贼小人说得太低,这样造成一种分裂,造成两个极端,让老百姓呢,因为帝王提倡什么,老百姓就跟什么,就过度地贬低小人盗贼,过度地追随英雄圣贤,这是不对的。 所以,第一句话提出,不尚贤,不推崇英雄圣贤,就含了另外一句,不低贼,不尚贤和不低贼是一样的,这里只是作了省略,他这一个层面就代表了相对的层面。 不尚贤,使民不争;就是不去推崇英雄圣贤,那么就使老百姓不在里面争先恐后去跟着当圣贤。使民不争,天下的争就从这里来的,就破坏了他的平衡,破坏了他相对的和谐,他开始争斗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贬贼,使民不舍。这样就造成了人间的两极分化出现,和谐关系继续维持,他里面的自然差别可以不管它,你不要人为去扩大差别。(未完待续) 感谢阅读,若您对传统文化、佛道经典,香学、雅艺,修身、齐家等内容感兴趣,请关注“志朴传统文化”微信公众平台(ID:ctwhua333),与我一起研学!自利利他,奉献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