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血糖超标的人群越来越多,中国人里每10个人就有1个糖尿病,而且呈现并发症发病率上升以及患者年轻化等特征。 通常,我们通过血糖监测来判断病情的发展,但也难免会出现监测误差,以及血糖之外的代谢功能恶化不能及时发现的状况,这就给病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除了依靠血糖仪和医院的各项检查,糖友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呢? 其实,很多状况都会“写在脸上”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及时发现问题! 1.皮肤 持续的高血糖会增加体液的含糖量,为细菌感染提供温床,同时在皮肤内部会损伤微血管、周围神经、免疫功能,造成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障碍,高血糖在皮肤上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瘙痒,干燥,冷热、出汗异常等。 2.眼睛 由于高血糖引起的眼部晶体渗透压变化,血糖波动时,糖友会出现视力模糊的现象,初期会随着血糖的平稳,视力得以恢复。但如果不及时干预,持续的高血糖会损伤眼部微血管和视网膜神经、眼底等,造成器质性病变或眼底出血,形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失明,所以当你发现看东西模糊的情况时,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 3.舌头 高血糖在舌头的反应包括,口舌发干、唾液减少、嘴里发甜、舌苔厚重等,这些状况都会随着血糖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糖友可以注意掌控,及时控制血糖。 4.脸色 临床显示,约有89.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脸色潮红的现象。这是由于高血糖损伤面部毛细血管造成的血管扩张出血,导致的红血丝。所以一但发现面色发红就要警惕了,这是高血糖给你亮的红灯! 发现了这些糖尿病恶化的信号如何阻止血糖的进一步升高呢? 2型糖尿病刚确诊时,胰岛功能只剩下30%-50%了,养护不当,每年还会以4.5%的速度继续下降。养护胰岛功能除了合理用药控制血糖,减少高血糖对胰岛的“糖毒反应”,以及改变错误生活方式,避免对胰岛的进一步伤害。 除此之外,国内外比较推崇的是“营养干预”修复胰岛功能,比如针对性补充胰岛细胞所需的肽类物质,对受损的胰岛细胞进行定向修复,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帮助很多糖友摆脱了药物依赖,实现了血糖平稳,远离了并发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