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超过80%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餐后血糖升高,近半数患者餐后血糖不达标。 只查空腹,漏掉50%的糖尿病人! 目前的常规健康体检只检查空腹血糖,无法对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人群及时诊断,许多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人群得以“蒙混过关”,据统计:只查空腹血糖, 70%的糖尿病前期会被漏诊 ,50% 的糖尿病会被漏诊。这些漏诊的除非“运气”好,不然只能等到出现症状后才会被动发现。 因为,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但是餐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虽然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也属于糖耐量减低,大血管病变此时警钟已经响起,因此建议体检时一并检测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 由于许多糖尿病前期无明显症状,等到发现自己有糖尿病明显症状时,实际上已经患上糖尿病很久了。 即使确诊糖尿病,大部分患者也更多关注空腹血糖,并且以空腹血糖控制的好坏来判断糖尿病控制水平。 这种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诊断标准的治疗方式正在被受到“质疑”。根据一项大型的荟萃研究部发现: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与心脑血管的发生率的关系很少,甚至没有直接的关系[1]。餐后高血糖才是糖尿病人发生心脑血管发生事件的直接“凶手”。 《中国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管理专家共识》提示: 1.餐后高血糖比HbA1c(糖化血红蛋白)能更好地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生发展。 2.餐后高血糖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作用优于空腹血糖。2小时餐后血糖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 3.增高的餐后高血糖及血糖波动可使胰岛β细胞功能进一步恶化 。
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一向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而碳水化合物是影响餐后血糖的最主要因素。另外一方面,研究也发现中国人在碳水化合物面前餐后血糖更容易升高(Kataoka M,et al.Diabet Med. 2013;30:101–107.) 忌饭后立即吃水果 饭后马上吃水果是导致餐后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而且很容易出现腹胀,建议吃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上午10:00-11:00,下午3:00-4:00。 忌饭后立即“百步走” 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实是指饭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后再散步。如果饭后立即运动,会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甚至会损伤肠胃。 注:多项研究证实:最佳的运动时间是餐后40-60分钟时运动最佳。时长控制在30分钟左右,方式以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为佳,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抗阻力运动,如杠铃、俯卧撑等。 忌饭后抽烟 饭后立即吸烟害处多。因为饱餐后,胃肠蠕动加强,血液循环也加快,此时,人体吸收烟雾的能力也进入“最佳状态”,香烟中的有毒物质更容易进入体,损害健康。 忌饭后烦躁易怒 不良情绪会导致血糖不稳定,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对病情控制不利。 忌饭后立即睡觉 如果饭后立刻睡觉,食物就会滞留在肠胃中,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影响健康。 当然了除了还有包括使用针对餐后血糖比较有效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如拜糖平。 很多糖友担心西药为化学制备。这样的话还可以考虑使用天然的淀粉酶抑制剂类产品(如☞“拦糖虎”)辅助饮食管理,也会起到很好的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