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一篇超极详尽的剖宫产产经

 茉莉7eo6t3y9 2019-07-15

亲爱的们,我是何春蕾,今天向大家推荐一篇超详细的剖宫产产经,这篇文章是我的催眠分娩学员妈妈瑞瑞撰写的。在这篇文章里,你会发现,若是做好学习准备、调整心态、悦纳正在发生的,剖宫产也可以很温柔。我想这篇文章,能够让很多选择了剖宫产的妈妈获得详尽的经验和满满的安慰。

超详细剖宫产经

住院一周的挑战与应对

作者:瑞瑞(何春蕾催眠分娩网络课学员|北京)

孕期看了不少姐妹分享的产经,从中学到很多经验,所以也想把自己这次剖腹产的经历分享给姐妹们,希望能给姐妹们带来一些信息、方法和信心。

我头胎是剖的,这次是二胎,是剖后顺还是剖后剖?医护人员都建议剖,我学习了不少温柔分娩的知识,一度想尝试顺产,但到38周后求稳的心态占了上风,在漫长纠结后最终还是决定选择听从医生的建议直接剖。

术后我觉得这是最适合我的选择,子宫疤痕附近太薄了,即便我要求顺产,医生做全方位评估时也未见得同意我顺,因为子宫破裂的风险比较高。这次剖腹产,比头胎催产失败转为剖腹产要顺利得多,术后就能母婴同室进行哺乳,也没有不必要的输液如消炎药等,医疗花费比头胎少了一多半,整个住院下来才花了五千多,我比生老大时少受了不少罪,产后恢复得也比较顺利。

2019年1月我在孕39周整时周一在北医三院住院,周二中午剖腹产生下6斤7两的胖小子,术后即顺利泌乳开始母乳喂养,周五下午出院,周六周日在家休养,基本的身体功能大致恢复正常,母乳喂养也步入正轨奶够娃吃。

接下来,就跟姐妹们分享一下我手术住院期间的经历、挑战和应对办法。

周一:产前恐惧

关键词:自我调适、信任与臣服

周日晚上接到北医三院电话通知住院,周一早上八点前带着待产包到医院,开始待产之旅。

【等待床位】从早上八点等到下午四点多才住进病房,这是常态,三院的病房很紧张,经常有急诊,楼道里摆放了不少加床。由于只有一个长沙发和两把椅子可以坐,等待的孕妇及家属又比较多,经常得站着,所以建议自带凳子或椅子,比较牢固耐坐的。

【术前准备】测量了体重、血压、体温,做了胎心监护,测了胎心,抽血好几管,做了皮试(两处),这些都是常规准备,没什么好紧张的。给我做胎心监护时,由于那个小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为了让宝宝活跃点儿,我还跟着音乐跳了会儿摇摆舞——咱得想办法让自己适应环境并放松身体哦整个生产过程下来,你会发现有很多陌生的、孤独的、恐惧的、无助的时刻你需要自己度过,最重要的陪伴者其实是也只能是你自己。

【产前恐惧】这天最大的挑战恐怕就是对于手术的担心了,担心手术能否顺利进行、自己和宝宝能不能平安度过此关,毕竟在网络上看到过那么多生产的风险,譬如《生门》中那些到鬼门关转了一圈的案例,刘强东妹妹因羊水栓塞在生三胎时去世的消息等,这些都会让我们心生恐惧,担心这些虽然是低概率的事件,但一旦降临到自己身上就是百分百的难以承受的事儿。

或许整个孕期乃至在准备要二胎之前,我都把可能遇到的风险都设想过了,所以对于生产的恐惧比较有觉察和接纳,最坏的结果就是命没了,但这是极低极低的概率。

一是要信任医院医生的专业保障,当初选择北医三院,就是因为他们有最好的医疗保障,能够救患者于危难之中。

二是臣服,尽人事听天命,有些事连医生也无能为力,比如突然子宫破裂、羊水栓塞,就在那一瞬间生命就垂危了,他们也回天无力,倘若真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只能认命了,毕竟生命无常。所以,活着,真好,在活着的每一天都要珍惜,尽力活出自己想要的生命状态。

【储存能量】最重要的是,在风险尚未发生前要照顾好自己。周一晚上没让老公陪护,为的是让他节省体力生产后再好好陪护。由于次日剖宫产,晚上10点后不能进食,12点后不能进水,于是我除了吃订的晚饭,还将自己带的沙琪玛和水果都吃了,既没有暴饮暴食,同时也补充了尽可能多的能量。最后还写了日记,心情比较平和放松。

周二:手术和术后疼痛、开奶

关键词:用温柔分娩知识放松自己

【联结宝宝】早上洗漱后,想到今日就要手术了,又是期待又是忐忑,于是用手机给肚子里的宝贝写了封信,感谢宝贝在肚子里一直乖乖的,没让妈妈多受罪,今天我们一起加油顺利见面!

【插导尿管】早上九点多钟,护士给插上了导尿管。这个其实不太舒服,但是手术必须的,好在时间比较短,忍忍就插好了,记得要放松身体,全然地信任护士,感谢她来帮助自己。

【送去手术】躺在移动床上被推到二层的手术室,跟家人告别时,既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感,又有种“马上就要解放了就能见到宝宝了”的期待憧憬,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但也不是太紧张,毕竟对于生产的风险已经预想过很多遍了,中和之后算是比较平和略带忐忑吧。

进了手术室居然别有洞天,转来转去里面得有两三个房间大,医生们在做着各种术前准备。

【没有止痛】打麻醉之前,我问麻醉师能不能打止痛泵,答复要看个人情况。我其实也有心理准备,隔壁床昨天剖腹产就没给打。侧躺着弓成大虾状,他使劲在脊椎缝隙摁啊摁,打了一针后,告诉我,你这回血了,所以也不能打。意料之中,生扛吧,没有止痛泵,为了喂奶也不能打止疼针,术后只能生扛了。

【取出宝宝】麻醉起效后,两条腿麻木又略有些疼,肚子那里基本没啥知觉,也没感觉到别人所说的拉扯肚子的不舒服。我正忐忑呢,咋还没取出宝宝,就听到哭声了,12点41,二宝出生。清理好后抱到我眼前,给我看了下他,问男孩女孩,我一看,还真是个儿子!唉,虽然一开始很盼望生个女孩,但孕后期直觉这次还是个男孩,还真是,这下我有俩小情人儿了。

宝宝清理好就送出去给家属了,我老公在门口等着,接下来护士和他会把宝宝送到婴儿护理室做常规检查、打疫苗等。

【清创缝合】宝宝送出去后,我这边就是清理腹腔并缝合了。说实话,心里一方面是踏实了一半,只要宝宝健康安全,怀孕生产的苦就不白受,甚至自己即便有个三长两短也值了;另一方面是忐忑,危险尚未解除,术前医生就给交代了剖宫产的各种风险,取出宝宝后才是硬仗刚打响的时候。

觉察到自己的担心恐惧后,我开始做深呼吸,让自己的呼吸尽可能平顺,同时想,信任与臣服,相信北医三院的大夫们足够专业,他们每天都要做那么多手术,我这个不算特殊,他们会顺利搞定的。

又想到对于那些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明显高危的手术,或许他们特别警惕如履薄冰反而会避开可能的风险,我这种只是二次剖腹产不算特别高危的会不会因放松警惕而有所疏忽呢?孕早期发现孕囊距离子宫切口过近,会不会对剥离胎盘和子宫有影响呢?

就在这样的胡思乱想中,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光给我缝合得用了一个小时,直到从大夫的交谈中得知已经在缝皮肤了,我才真正放下心来。手术完毕,两点把我推回病房。

【有惊无险】术后跟医生交流得知,这次术中出血400ml,术后出血130ml,据说成年人体内血量也就是四千ml左右,那我这相当于失血八分之一多了,出血量不少得好好静养;子宫切口附近非常薄,都没有肌层了,疤痕愈合不良,所以他们没在子宫原切口处开刀,另外开了一刀;上次剖宫产后膀胱有粘连,他们给处理了下,所幸不太严重;最外层皮肤切口是在原来位置下的刀,缝合时把原来的疤痕剪掉了重新缝的~怎么有种缝衣服时裁掉旧边重新缝的既视感...

【感恩庆幸】幸亏我选择了直接剖腹产,不然以子宫切口愈合不良、附近很薄没有肌层的条件,自己顺产的风险的确很大,在强烈的宫缩压力下一旦子宫破裂,母婴都面临着极大风险。而且宝宝已经六斤七两了,我骨盆不大,再等到他自然发动不知道会长到多重,也会增加顺产的难度。剖腹产虽然术后康复更慢,但母子平安,我就心满意足非常感恩了。

【疼痛交响曲】手术之后,真正的挑战才正式登场:宫缩疼、压肚子疼、屁股硌得疼、哺乳疼、翻身下地疼等等,奏响一曲疼痛交响曲,你方唱罢我登场,至于刀口疼之类的都已经被排在最底层以致于感觉不到了,而由于没有打止痛泵、止疼针,所以这些所有的疼痛都是生抗的……姐妹们别流泪,好消息是,一切都会过去滴,最疼的时候也就两三天吧,而且是疼痛程度递减的。

【宫缩之疼】术后输液打了缩宫素,让子宫收缩以免大出血。这种宫缩的疼是最明显的,而且很密集,一下接一下的,没有多少喘息的时间,只能承受着。我应该是共打了100ml,前50ml滴速快,一小时10ml;后50ml滴速慢,一小时5ml,记得好像回到病房就滴上了吧,周二两点做完手术,到周三凌晨四五点钟就滴完了。同病房的14号妹妹,周三顺产的、难产大出血,也打了缩宫素,疼得她晚上忍不住呻吟叫唤。

应对宫缩疼,温柔分娩的知识派上了用场:我将注意力关注在自己的呼吸上,使用波浪呼吸,深深地吸气,再缓缓地呼出来;闭上眼睛做视觉化冥想练习,想象子宫就像个气球一样,每次宫缩子宫之球就收缩一点儿,不断的宫缩使得气球越缩越小,子宫里的出血点也伴随着收缩逐渐地封闭了;心里想着:“感谢缩宫素,帮助我的子宫回缩,并且排出淤血。

【压肚子疼】术后就会把一个得有三四斤重的沙袋用束缚带绑在肚子上方,除了这个重宝贝一直在压肚子外,护士们还会隔一会儿就来压一下,大概二三十分钟就会来一次?前面术后麻醉药还没过去时,压肚子还不太疼,那时候我就期盼着多压几次吧!药劲儿过去后,压肚子确实比较“酸爽”了,特别是护士长过来压的时候,妈呀!那可真是一压到底,劲儿不是一般的大,深度不是一般的深,我觉得她都快把我前后肚皮摁到一起了,真担心她这么大劲儿会不会把我子宫给压爆了...……护士长说,'是疼重要还是救命重要?要是子宫收缩不好,大出血可就麻烦了。'

应对压肚子疼,最重要的是别排斥。上次生娃,每次护士一过来我就担心害怕,本能地排斥她们压肚子。这次我内心的想法转变了,应用温柔分娩中的理念,全然地信任医护人员,她们压肚子是为自己好是来帮助自己的;全然地开放自己的身体,身体越放松,不跟护士对抗,她们压肚子时自己越不疼。呼吸也很重要,看到她们过来,压之前我都会深呼吸,闭上眼睛,跟自己说,放松,吸气、呼气。很快,就压完了。

【屁股硌得疼】从术后到第一次下地,我用了20个小时,这期间都是平躺在病床上的,躺得我极其同情那些只能卧床的病人,太难受了。床板和褥子都硬,所以一直躺着屁股硌得特别疼。等周五出院回到家,我往床上躺时,哎呀妈呀,我家的床怎么这么舒服啊,柔软舒适,简直上了天堂了。

现在想来,应对硌屁股之疼,有两招:一是加厚床垫,可以将医院的被子铺在上面当做褥子,也能稍微软和一些。没被子盖怎么办?其实病房暖气足,产后也容易热,盖不住医院的被子,我是盖的家人带的小薄被,医护人员也没制止。二是将床摇起,三院的病床是可以摇起来的,过了两天我才意识到这个功能,躺累了可以将床摇起来,半躺着或者坐着,换个姿势稍微好受点儿。

【开奶之疼】回到病房就见到我的宝贝,并且在护士的帮助下,给儿子喂奶了。幸运的是,我刚下了手术居然就有奶,护士一挤乳晕,就有乳汁流出,虽然是清亮的很稀,但却是很宝贵的初乳哦,对孩子免疫力很有帮助。

刚出生的小婴儿,那么小小的还经常闭着眼睛,但他们的觅乳本能却着实令人赞叹,小嘴大大滴张着,左右摇晃着,碰到乳头后,咔哧一下含住使劲儿吮吸起来,没有任何人教,他们就知道要吸奶、要含住乳晕吮吸,这种生命的本能太强大了。

隔壁12床的妈妈李姐,女儿虽然才五斤多但吸吮的力度很大,由于李姐还没下奶,在她闺女的强力吮吸下乳头流血了,特别疼,边流血边给她嘬,很痛苦。

缓解开奶之疼,有三点可以尝试:

一是促进泌乳,我在术前头一天晚上,用热毛巾擦洗了乳房,乳头上有痂,在热敷后有些就松动了,我就轻轻滴去掉了一些乳痂,或许这个举动对泌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是换边吮吸,别让娃在一侧乳房吸吮的时间太久,十来分钟就赶紧换一边,不然乳头会被嘬得很痛的;

三是心理调适,要相信“我一定可以实现纯母乳喂养”,对此我是坚信不疑的,因为老大那时候都是第二天还是第三天才给他喂奶,我都能搞定,这次一下手术就能喂宝宝,我相信肯定没问题。对于母乳喂养的信心,也会影响身体的运作,帮助顺利地分泌乳汁。

【活动四肢】术后6小时内要翻身,每个小时都要活动四肢以避免静脉栓塞;6小时后可以喝水、喝米汤的汤;24小时内要下地;尽量早排气,排气后才能进食。家人很重要,感恩亲爱的老公,他这点儿的确做得很好,帮我揉脚揉腿,协助我翻身。咱们自己也不能偷懒,等麻醉劲儿过去了,就要记得时不时地转转脚踝、伸伸腿、侧侧身。

周三:下地活动与促进奶水分泌

关键词:“我能做到”、多吸吮才是王道

【第一次下地】躺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和翻身,这些都还好说,挑战不大,真正难的是第一次下地,需要极大的勇气。为何呢?

当时的情况是:一是疼,即便不滴宫缩素了,宫缩还在继续,特别是给孩子喂奶时,他一吮吸,就容易引发宫缩,宫缩就会肚子疼;

二是冏,穿着成人纸尿裤,伴随着不断的宫缩,下面也在不断流血,而且由于打了止血针导致还会拉稀,实在是冏;

三是乏,从手术头天即周一晚上12点后就没有进食进水了,一直到周三上午10点我下地,这期间34个小时了还一直没吃东西呢,消耗很多,不光是手术,疼痛,还给孩子喂奶呢,所以元气大耗真没啥力气。

应对下地,最重要的是信念,坚信“我能做到”很重要。除了医生要求的24小时一定要下地而且越早越好,以免肠粘连,也有助于排气,我很大的动力来源还来自于宝宝,嗷嗷待哺啊,我都34个小时没有吃什么了怎么给他输送营养呢?所以很想尽早吃东西,那就要先排气,要想排气就得多活动早下地。所以,再疼也要下地。

周三上午十点左右,在“24小时内一定要下地”、“李姐能行我也一定能行”的信念下,我决定也要下地了。在老公的帮助下,积攒足够能量后,将沙袋取下来,准备坐起来,勾住老公的脖子,他用手使劲儿抱着我的肩膀,将我拉成坐着的姿势。再在床边稳了半天后,觉得头不晕了基本适应了,再试着在老公的搀扶下下地,并一步步地挪着去上厕所。第一次下地,整个过程很漫长也很挑战,每一步都很挣扎,一步一步地挪。但有了第一次,后面就有底气了。

【拔掉导尿管】插着导尿管的感觉很别扭,不敢尿尿,而且会漏出来,是真的会侧漏。我宁肯尿到纸尿裤上也不愿意插着导尿管,太不舒服了。跟护士沟通,给拔了导尿管,拔的时候会疼一下。自主排尿也会有点儿疼,后面几天即便不疼了也尿得不顺畅不自然,一周后才完全恢复。

【不敢不动】为了产奶,我早上忍不住吃了点儿面条,还喝了蔬菜粥。管床大夫来看我恢复情况时,了解到我吃了东西,她说“严格来说,没排气之前是不能吃东西的,喝粥也只能喝上面的汤水,要尽快排气,小心肠梗阻。”吓了我一跳,奶少还是小事儿,万一肠梗阻可就麻烦了。

为了避免肠梗阻,能够尽快吃饭,一定要尽早排气。于是这一天从上午十点到夜里两点前,我硬撑着一共下地了六次,从举步维艰呲牙咧嘴,到后面自己去上厕所、自己走路不用扶着,感觉越来越好。半夜一点多还在走廊里散步,累计走了七八百步吧,边走边揉肚子,目的就是想尽早排气,然而并没有顺利排气,于是先睡觉。

【奶水不够】出生第一天的宝宝是天使宝宝,虽然我有奶,但肯定极少,小宝即便使劲儿吸吮也吃不到多少,但他没怎么哭闹,卖力地吸吮,然后睡觉,可能是刚出生的小宝胃容量特别小,再者本身自带能量,还不太饿。但到了第二天即周三就开始哭闹得多了,可能是觉得饿了。早上护士称体重说3120g,比出生体重3340g下降了不少,提醒我们要注意,不行就加点儿奶粉。

我觉得还是要让娃多吸吮这样才能早点下奶多下奶,所以白天还是依然坚持母乳喂养。说实话真的好累好熬人的,这是术后第二天,还没排气没吃饭,自己插着输液管、导尿管、绑着束缚带坠着沙袋、随着宫缩下面还一阵阵流血……,用12床李姐的话来说“觉得自己就像半个废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得忍受小宝贝不停地吮吸,而且也没啥奶,干吸,乳头都给吸得又红又疼,有时感觉自己悲壮得就像具要被宝宝榨干最后一点儿营养的尸体一样……

后来当我自己使劲挤奶,发现也挤不出几滴奶水的时候,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有了完全不同的视角,不是小宝来压榨我,他才是特别不容易的那个,使尽全身力气不停地吸吮,但却只能吸到很可怜的几滴奶水,又饿又困的娃儿依然在不停地吸着,这是对妈妈有多大的信任,不离不弃奋力干活,真是个很卖力的吸奶器啊。

白天还能熬,到了晚上由于奶水不够,孩子睡不了一个多小时又会醒来,频繁地喂奶、哭闹,大人孩子都很累,再考虑到早上护士提醒的孩子体重下降较多的问题,这天晚上就给孩子加了奶粉,晚上吃了三针管奶粉,孩子能睡踏实了,我也能稍微多睡一点。趁孩子睡觉的空,如上文所说,我半夜还下地在走廊里散步,以促进排气。

周四:排气与涨奶

关键词:活动促排气、冷敷和吸吮应对涨奶

【终于排气】经过周三锲而不舍的六次下地活动及按揉肚子,在周四早上五点左右吧,终于排气了!排气其实就是放屁,但跟平时放屁的体验可大不相同,有点像开炮与开枪的区别似的,排气时感觉一整截肠子都是空的,把这一截的气体都给排出来了,也没什么臭味。肚子很胀,估计肠子里有一截一截的空气。

排气后太开心了,这意味着我终于可以正常吃饭了!我胃口一直很好,医院的饭菜也吃得觉得很好吃,正常吃饭、再吃家人带来的水果后,对于下奶就更有信心了。

【撕下敷料】这天下午,管床大夫樊医生来给我检查刀口。刀口上面贴了一层敷料,比较大一片,从大腿根直到肚脐下,黏贴得很结实。当她撕掉敷料时,妈呀好疼,粘掉一层汗毛。

揭开敷料胶带的这个体验,令我不禁联想到表姐家粘猪头的情形,拿滚烫的沥青浇到猪头上,待沥青冷却快凝固的时候,把沥青揭下来,就会把猪毛连根拔起粘下来一片片的。揭开胶带就像粘猪毛一样,把身上的汗毛一片片地粘下来,真的很疼。好在,几分钟就揭完了。肚脐下方黏贴宽胶带的那一长条皮肤都皱巴变形了,之后的两三周摸起来都还是会觉得有点儿疼。

【生理性涨奶】这天我迎来了生理性涨奶,一般在生后三到五天都会有生理性涨奶。两个乳房胀得硬硬的疼疼的,摸起来有不少硬块。我躺在床上给孩子吮吸,估计孩子吸得也很费劲儿。于是,在宝宝吸吮时我也用手揉硬块,疏通乳腺。自己揉是很累的,一会儿胳膊和手就酸了。

应对涨奶,最重要的是信心,即便有其他杂音造成干扰,也要相信自己能顺利实现母乳喂养。生老大后他被送去儿科病房观察了一天,所以未能第一时间喂奶,在生理性涨奶时乳房硬得跟石头一样,比这次硬多了疼多了,我也硬是自己按揉疏通的。这次,有二宝前两天的吮吸,所以我坚信肯定能疏通。即便陪护的月嫂不怎么帮忙、还说得请专业通乳师才行之类的,我也坚信自己能搞定。

当遭遇涨奶时,还可以用冷敷的方法来缓解。把毛巾用冷水浸湿,保留适当水分,绕着乳房转圈围上,留出来乳头和乳晕。平躺着,两个冷毛巾盘绕在两个乳房上,这个样子也是挺滑稽的,我还专门拍照留念了。

于是这天晚上,一整夜,几乎都在宝宝吮吸、我按揉乳房或者冷敷乳房中度过,很累很乏,但很有效,避免了乳腺炎,乳房逐渐疏通了。

周五:出院与不眠之夜

关键词:焕然一新

【准备出院】出院前,孩子要做完听力筛查、采完足跟血,之前已经完成了打卡介疫苗和乙肝疫苗,这四项都做完了才能出院(顺产的不同)。听力筛查需要孩子睡熟时做,所以上午给孩子喂得饱饱的,让他睡得踏实一些,赶紧送去做了听力筛查。十点半听了护士讲解出院注意事项,需要拿纸笔记录,不能录音录像。下午采了足跟血。收拾妥当后,下午三四点钟,我们就出院啦!

12床李姐是上午出院的,她洗漱扎好头发、换下病号服穿上自己的衣服后,我们都赞叹真是一天一个样啊,看起来很精神,肚子也不显大,妥妥一个正常人。她也感叹,终于觉得自己不是废人了。

我换好衣服走出住院楼时,依然得护着肚子,脚下觉得轻飘飘的有点像踩棉花,但心情很好也有些复杂,既有种豁然开朗一扫之前阴霾的舒畅,又有种劫后余生有点不敢置信的庆幸,感恩北医三院的医护人员,他们都非常的敬业、专业,态度也很好,护佑了我们母子平安。

【哺乳挑战】回到家感觉很温馨很舒适,特别是躺在自己的床上,太舒服了。这天晚上,母乳喂养又遇到了很大挑战。

此时,我的身体依然有诸多不舒服:由于胀气肚子鼓鼓的会带动刀口附近比较疼,此时还没有排大便肚子也会不舒服;孩子一吸奶就会带动宫缩,下面就会流血比较多,也要经常上厕所换卫生巾;每次上下床都比较吃力,腰部还不能使劲儿,得侧身,用胳膊肘使劲儿,支撑身体变成坐姿,再托着肚子下地。

由于母婴基本同步,二宝睡醒了要吃奶时我也刚醒,但此时可能我正好很憋得慌得去趟厕所,他等不及时就会哭一会儿;奶水依然不足,他吃不饱就会醒得快,睡不到一个小时又醒了又得给他吃奶,频繁吮吸搞得大人孩子都很累,乳头也被嘬得比较疼。总之,这一晚上又是几乎不眠之夜,就在频繁的喂奶、睡觉、上厕所、再喂奶中度过。

好消息是,到凌晨我自己终于排便了;次日奶水更多,基本达到供需平衡了。下奶顺畅,奶够娃吃,老母亲很是欣慰。

后续:挑战与幸福并存

关键词:成长、滋养、丰盛

孕育之路就是这样,充满了挑战。在奶够娃吃之后,又遭遇了奶水太多乳房涨得慌、敏感脆弱有情绪波动、胀气导致肚子疼、担心刀口恢复不好等个人挑战;在养育孩子方面,要特别留意孩子是否溢奶呛奶、睡觉时听到异动要及时查看孩子是否安好、要留意孩子黄疸高不高、仔细护理残留的脐带、避免宝宝红屁股、三四天就要给娃剪指甲等等。

挑战很多,就像去西天取经一样要闯过一个又一个的关卡,但却从不后悔,因为在经历这些挑战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滋养丰盛着自己的生命,收获着各种不同的体验:

——还没到满月,宝宝已经长到九斤了,平均一天长一两,眼看着小脸胖乎了、小胳膊小腿更长更有力了,而宝宝有这些变化,都是母乳的功劳!想到这一点,怎不叫老母亲倍感自豪呢?成就感满满。

——随着哺乳进入正轨,二宝吃一次奶后能睡着的时间总体趋势是越来越长,现在晚上基本上能一觉睡两三个小时,自己也能得到更多的休息啦!特别是下午哄睡娃后自己也能睡一大觉,非常满足。

——小宝贝张着小嘴嗷嗷待哺地哭闹时、一下下地打嗝时,将乳头塞给他,马上就不哭了、吸几口就不打嗝了,这种能够解救宝贝于水火之中的被需要感,也让自己觉得很幸福,深感责任重大。

——大宝也越来越喜欢弟弟,小宝拉了屎,他主动递来尿不湿;做了折纸特意拿过来给弟弟看;跟妈妈说弟弟这几天越来越可爱了,他刚刚又笑了……想到以后俩兄弟可以一起玩,大宝可以有很多机会当小老师教弟弟各种知识技能,弟弟除了缠着父母玩还可以找哥哥陪伴,想到这种难得的手足情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就觉得很欣慰。

……

曾经也为要不要二胎有过漫长的纠结,也渴望过再生个女儿那就儿女双全了;曾经对怀孕、生产一路上的各种风险有过预判、担心、恐惧,甚至会引发自己的死亡焦虑,发现对人世间有那么多的不舍留恋。现在这些都可以放下了,终于平平安安地走完孕育生产这一程,心中唯有深深的感恩、再感恩。生命不易,活着的每一天都值得珍惜,家里的每一个人都那么宝贵。

“好了伤疤忘了疼”,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体的恢复,再回顾不久前经历的宫缩疼、涨奶疼等,那些感受似乎都有些模糊了,是疼过但并不痛苦,有家人的贴心陪伴、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这些挑战都一一应对了下来,就像那句歌词说的一样,“天空飘来五个字儿,那都不叫事儿~是事儿也就烦一会儿,一会儿就完事儿~”

感谢亲爱的二宝的到来,让我有了诸多新的体验。现在再当一回妈妈,我将更加从容平和地爱你,也希望能带给你更多的喜悦和力量,带你好奇地探索世界,自由地生长,因为,人间,很值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