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视中的一代大商孟洛川和你所不知道的东方巨贾孟洛川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07-16

电视剧《一代大商孟洛川》的悟道金句:

  小孟说:“商人大都是不循规蹈矩的,仍容易走上不叫不孝的歧途。”雪莹说:“她去老李书屋的时候,小孟问了她一句话,如何才能成为大商名贾,在我看来,真正的大商,仅靠货通天下,利射四海,字号立百世不朽,财富积万贯有余,是远远不够的。”小孟问:“那还要怎么样?”雪莹说:“你不喜欢四书五经,这个就是大学的开篇啊。”“哎,你说来我听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与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好,你把大商之道,比喻成明明德和天下平,太好了。”“这也是我第二次去老李书屋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的。”

  孟洛川的经营理念,所展示的为人之道、用人之道和经营之道,演绎着中国文化的内涵,以道家的大爱无疆、以儒家的仁德为核心;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以见利思义为富重仁的理念;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的博大胸怀。驰骋商场,叱咤风云,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商道的有机结合。

  1.地到无边山为界,山登绝顶我为峰;

  2.缘聚缘散自有期,尔我分别在今日。

  陶朱商经明奥理,鬼谷六韬藏玄机,

  野鹤归去闲心远,大鹏展翅正当时。

  3.小商做事,大商做人;

  4.贵出如粪土,贱出如珠玉。

  生意做独市,买卖抱先行。

  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

  同本不同利,差别在算计。

  百里不贩樵,千里能贩枣。

  小店买个便,大店买个全。

  不怕店门破,就怕店无货。

  货到街头死,人到市中活。

  5.何谓大商者:大商笑看书生。

  胸存四海之志,怀抱吞宇宙之气;

  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

  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

  6.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

  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浆。

  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

  无舵无以方向,无浆无以动力。

  道是方向,术是法则;

  道是法则,术是谋略;

  货通天下,利射四海。

  7.陶朱经商十八法:

  三谋:人谋、事谋、物谋;

  三略:货略、价略、市略;

  8.懂得商道之本,善于审时度势;

  懂得沟通权变,善于联系各色人物;

  调和各种矛盾,明辨祸福利弊;

  善于转输货物,商略价格拓在市场。

  9.做生意的目的:取利。取利要先予后取,予是解决矛盾的方法,结论:保持平衡。

  10.商者的区别:

  小商:于己有利而于人无利者;

  大商:于己有利于人亦有利者;

  非商:于人有利于己无利者;

  奸商;损人之利以利己之利者。

  11.陶朱经商石中玉,鬼谷兵法壁有瑕。

     大商之道何处寻,半部论语治天下。

  12.圣人亦求达,达则兼济天下;

     君子不畏穷,穷则独善其身。

  13.子贡经商,取利不忘义;

     孟轲传教,欲富必先仁。

  14.君子同而不合,小人合而不同。

  15.羊群逐草,商人驱利。核心;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以见利思义为富重仁的理念;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的博大胸怀。驰骋商场,叱咤风云,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商道的有机结合。

孟洛川的大商准则:

  陶朱经商石中玉,鬼谷兵法壁有瑕。

  大商之道何处寻,半部论语治天下。

孟洛川的大商理解:

  于已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 于已有利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

  于人有利,于已无利者,非商也; 损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孟洛川的大商之志:

  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

  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

  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

  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

孟洛川的大商之功:

  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

  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

  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宏远,境界之高明,

  岂是空想妄论之辈,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孟洛川的大商之法:

  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

中国近代史上,孟氏家族乃是名扬海右、享誉齐鲁的豪门望族,也是富甲一方、货通中外的伟商巨贾,素有“八大祥”之美誉;而孟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就是孟洛川,当时报界皆称孟洛川为“金融巨头”,“山西康百万,山东袁子兰,两个财神爷,抵不过一个孟洛川。”这一歌谣成为当时孟洛川及孟氏家族财力和势力影响的一种“民间话语”。

亚圣后裔,经商世家

Mencius descendants, business family

孟洛川(1851~1939),名继笙,亚圣第六十九代孙。祖辈为地主兼商人,父孟传珊,字海林,捐职试用中书科中书候补主事;母高氏,系章丘城西关官宦高赤诚之妹,知书达理,深通闺训。孟传珊一共有四个儿子,孟洛川排行老四,因从小精明灵巧,人送外号“孟四猴子”。

孟洛川故居

孟洛川幼年除接受四书五经教育外,得母教良多。其母曾对孟洛川说:“家不发至千万两银子,不准穿绸缎。”出身于缙绅望族的母亲立志教子成龙,曾聘请章丘名儒李青函先生为师。但孟洛川性格顽皮,不喜读书,常以数砖计瓦为游戏。一次,因为逃学,高氏令其在中厅罚跪,恰巧被管家发现,便婉言规劝,他却拉着管家的手问:“你当大管家,可知营造这座中厅用了多少砖瓦?需要多少工日?”管家摇头不知,孟洛川却张嘴便能算出,管家感到非常惊讶,遂将这事告诉了高氏和孟洛川的三伯父孟传珽。从此,孟家只要有房院营建、年终结账之类的事情,便让孟洛川参加。往往当管家、经理、账房先生为某一问题陷入困境时,孟洛川总能提出精辟见解,令众人折服。故事的细节难以一一证实,但故事本身却基于事实。孟洛川十几岁时,就对商业经营和管理之道烂熟于胸,并处理了几件令长辈和业内人士拍案叫绝的事情。1868年,孟洛川18岁那年,孟传珊见他颇有心计,让其到北京掌理庆祥、瑞生祥等企业。孟洛川从此掌管商号70年,因为他善于钻研经营生财之道,很快成了纵横商场、驰名全国的商界巨子。

“乐观时变”,连锁扩张

Chain expansion

清光绪初年,孟洛川的族侄孟觐侯带了一个店伙来到北京,在前门外鲜鱼口内抄手胡同租房设庄,批发大捻布(寨子布)。清光绪十九年(1893),洋布大量涌入中国,孟觐侯意识到洋布的诸多优势,立即向孟洛川提出建议,开设店铺,转而经营洋布,抢占先机。于是孟洛川出银八万两,在位置极佳的大栅栏买到铺面房,创办起“瑞蚨祥绸布洋货店”,经营绸缎、洋货、皮货、百货,数年间获利颇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前门大栅栏一带被焚,一把大火使瑞蚨祥成为一片瓦砾。孟洛川闻讯,一度打算结束北京瑞蚨祥,将资金并入济南。经孟觐侯劝说,坚持在北京天桥设摊营业,生意居然日益兴隆。史书记载:瑞蚨祥“越烧越兴旺”。光绪二十九年,北京瑞蚨祥新营业楼落成,比以前更为华丽。瑞蚨祥商号不仅恢复了元气,而且有了新的发展。此后至1918年,孟洛川相继在北京增设瑞蚨祥鸿记绸缎店、西鸿记茶店、东鸿记茶店、鸿记新衣庄。至1934年,孟洛川已分别在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烟台、上海等地设立商号达几十处,有员工千余人,房产3000余间。资本总额在光绪二十六年以前约40万两银子,到1927年年利收入即已达300万两白银。孟洛川除投资企业外,还广置田宅。在章丘有田产2300余亩,另在山东沾化、利津、泰安、莱芜置有庄田。章丘之住宅为六进院落,前厅后楼、左右厢房共近百间。在原籍,孟家佣人达百余人。

  1928年的北京瑞蚨祥

当时人们皆称孟洛川为“金融巨头”“东方巨商”,并流传着“南有胡雪岩,北有孟洛川”的佳话。 

融儒于商,商贾儒行

Confucianism into the business

作为儒家亚圣的后代,孟洛川深受儒家和为贵、仁爱、礼教等道德规范的浸染,其经营之道,深深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这就是“以德为本、以义为先、以义致利”。孟洛川立下的店训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瑞蚨祥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孟洛川。在经营中他始终贯穿了这种传统的东方思想精髓和道德准则——诚信,而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品牌效应,也仿佛真的变成了一只伴着祥云的青蚨,让瑞蚨祥受益无穷。

孟洛川善于经营,经常研究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货物品种。进货做到注重质量;销售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礼貌待客,服务周到;用人注重能力,管理十分严格。各店号按旬报告,重大事项亲自决定,从不假手于人。孟洛川不嗜烟酒、不喝茶、不修边幅、食宿穿戴不甚讲究。书房内不摆书籍,闲暇以翻阅账册自娱。对理财一丝不苟,锱铢必较。企业利润按东七西三分配,购置修葺房产和设备从管理费中开支,不列资产,既不需东家投资,又可成为东家财产;对代理人的使用不签订任何合同,随时有被辞可能,因此被称为“水牌上经理”。

孟洛川在长达70年掌管瑞蚨祥大权的时间里,对内部各层人员的管理严格有序、铁面无私。他在同经理掌柜闲谈时,常告诫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急,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用生、食、为、用作为治店宗旨。他还告诫店员: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要规规矩矩做人,诚诚恳恳相待。一旦有违背店规店训者,一律从严处理。为此,孟洛川又多了一个店员们悄悄送的外号——“孟四阎王”。

  孟洛川织的“官商网”

攀援权贵,借势发展

Climbing elite development

孟洛川几乎使上了各种手段,不断结交上层权贵,或联姻成婚为“秦晋”,或结交拜把成“金兰”攀接显要。如孟洛川的长女,是济南高官沈延杞的儿媳,二女儿嫁入大总统徐世昌之门为妇,三女儿与南洋大臣张之洞之后结缡;法部侍郎王垿的女儿是孟洛川三子孟广址的续弦,济南大官僚何春江的女儿是孟广址的再续弦;孟洛川的孙女(孟华峰之女)是张宗昌军法处长白荣卿的儿媳,白的女儿又进孟家为妇。他早年结识了山东巡抚袁世凯,又先后与大总统徐世昌、曹锟等结了姻亲,以实现官商结合。等曹锟得势的时候,孟洛川又想办法拉拢曹锟,他的孙子将曹锟的孙女娶为媳妇,孟洛川送到曹府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此后,无论是段祺瑞还是吴佩孚、张作霖,只要在北京当权,都会成为孟洛川的座上客。孟洛川以可观的金钱笼络这些军阀政要,同时也为自己进一步扩展经营准备了条件。袁世凯的父亲死后,他做“三多九如”贡席,亲往路祭;袁母去世后,聘孟洛川作治丧总管。袁世凯调任直隶总督驻天津时,孟洛川赴津,袁世凯大摆仪仗拜望。从此,孟洛川更是名扬华北。孟洛川还吸收许多官僚的个人存款,用以发展企业。

在旧中国,民族资本要想站稳脚跟,实现发展,必须依托官僚政客,孟洛川也深谙此道。袁世凯出任北洋政府总统后,于1914年7月18日录用孟洛川为参政院参政。

荣枯系国运,魂归故里

Department of national transport,Hometown

孟洛川一生多次举办慈善和公益事业,诸如立社仓,积谷备荒;修文庙,建尊经阁;设义学,经理书院;捐衣施粥及捐资协修《山东通志》等。他每年腊月做200套棉衣,并用大锅煮粥进行冬赈;夏季做200套单衣,备好茶汤进行夏赈。同时还施舍医药,免费为穷人看病拿药。

孟洛川每次捐赈之后,地方大吏必为其奏请封赏。光绪十七年至二十年(1891~1894年)福润任山东巡抚期间,为他奏准江苏即用候补道之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山东受灾,巡抚毓贤委孟洛川为平粜局总办,孟洛川与其兄孟继箴认赈款1.4万金,毓贤为其奏准知府补用道二品顶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山东劝业道成立后,被任为济南商务总会协理;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元年(1906~1909年)端方任两江总督期间,为其奏准头品顶戴;朝廷还诰封其为奉直大夫、诰授为光禄大夫。袁世凯于1914年7月18日任命孟洛川为参政院参政。

1939年9月7日,孟洛川病逝于天津,享年88岁,结束了其风雨沧桑的一生。

乡梦悠悠,作为飘零天涯的商人,孟洛川梦绕魂系着的是故土,落叶归根或许是这位东方巨商最后的梦想。生前,孟洛川曾数次到邹城认祖归宗,皆被拒之门外,2001年孟洛川的墓终于由天津北仓公墓迁址邹县孟林,如愿魂归孟子故里。

苹果用户可扫码转账以示“赞赏”

做号辛苦,传播不易,打赏随意!

点击以上单图可选择打赏金额
感谢支持和鼓励!

微信私淑或加传统文化群

企管咨询策划

风水命理测算

习武、云游、修艺、授课

传统文化项目合作

微信:daoyuan-1256698147  妙真(烟霞客)

加微信后可根据个人爱好和专长进相关传统文化学习交流!


此图为{合道和·谷神门·禅玄宗},门内心法口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