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愿军战史上一件奇事:战士开着一辆汽车,干掉敌人一架飞机!

 铁血老枪 2019-07-16

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以美军为首的敌人牢牢掌握着制空权,志愿军对付敌人飞机的袭扰往往就要大费周章,若想对敌机进行反击,难度之大更是不言而喻。

然而,志愿军战史上偏偏发生了这样的一件奇事:两名志愿军战士驾驶一辆汽车,在被敌机追击的情况下,竟然凭借一门绝技——高超的驾驶技术,把这架敌机干掉了。

那是在1951年5月的一天,志愿军汽车四团二营五连战士张大申和助手魏新成驾驶着一辆“嘎斯”汽车,经中朝边境的楚山镇,返回连队驻地南川镇,准备回去接受新的战斗任务。


当时美军利用其空中优势,不管在前线还是后方,只要发现地面有活动物,就会疯狂轰炸,哪怕是一头牛一头猪,甚至更小的动物也不放过。

这样一来,白天行车是十分危险的,但为了迎接新的任务,张大申需要马上赶回连队,因此也只有冒险了。他和魏新成从早晨3点10分出发,一直跑了3个多小时,顺利地穿过加平和铁原两市,然后转向西行,很快就到达了金川。

汽车从金川又转向北行,如果顺利,再有一个多小时就可到达南川镇了,但这段路途行车十分艰险,一边是奇峰一边是深沟,接着又是一段开阔地,而且弯弯曲曲的道路被敌机炸得遍体伤痕,因此,这个路段经常发生交通事故。

在晴空万里的大白天,张大申在这段路上行驶可说是凶多吉少。路面的坑洼和空中的敌情随时都能造成车毁人亡,但是,为了执行命令,尽快赶回连队接受新的任务,不管冒多大险也只有豁出去了。

“小嘎斯”像一只小船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颠簸前行,他们很快地进入了开阔地带。这段路通常需要10多分钟行驶,今天,张大申双手紧握方向盘,并告诉助手魏新成加强对空瞭望,力求缩短开阔地带的行车时间,尽快冲出这一险区。如果顺利,再过20分钟就可回到连队了。

事与愿违,担心的事竟在关键时候发生,当汽车冲过平山接近南川9公里时,同车瞭望的魏新成突然叫道:“有敌机!”

说时迟那时快,一架美军轰炸机瞬间俯冲下来,冲着张大申驾驶的汽车就是一排机关炮。好险啊!一排炮弹贴着汽车头飞向一侧的水田里,接着又是一枚炸弹甩下来,在车的右侧20多米处的大沟里爆炸。

张大申一边命令魏新成用冲锋枪对空射击,一边全神贯注地利用敌机俯冲、上升、盘旋的时间差,时而加大油门,时而急速后退避开敌机射击点。

狡猾的敌机盯着张大申的这辆车不放,一圈又一圈地追击。他忽而迎面扑来,忽而盘旋侧击,一排排小炮弹就打在车前车后,竟被张大申一次次地躲过。

这样一天一地,你来我往地智斗不停,美机简直像疯了一样在空中不停地扫射着,有时飞得很低,就像要落上公路与汽车决战一场,恨不得将汽车一口吞掉。

几分钟过去了,张大申忽然驾车跑进老乡的打谷场里,施展他那熟练的驾驶技术,与敌机兜圈。

这个场院东边接近公路,公路东侧就是一座山岗尽头,随着向北延伸形成山脉,公路也随着山脉向北,一条通往北去的高压电线就架在此山边沿。

场院西边200多米处有10几间民房,前后两排形成套院,战前这里为居民们堆放柴草和停放农具车辆之类的场所,现在成了一个空场。

这里的民房由于多次遭受敌机轰炸,除了一些残垣断壁外,早已不见人烟了。民房的西侧是一座小山,北侧是一个半塘半坑似的水沟,实际这个场院是东西两山之间一个荷包形的山窝。

汽车拐进打谷场后,敌机穷追不舍地从南向北俯冲下来,一排机关炮打中了汽车后箱框,顿时箱板横飞。张大申加大油门向废民房后院奔去。

敌机又转过头由北向南,敌机大概看不到汽车了,就在民房上空扔炸弹,汽车又很快从后院跑出来。当敌机再由南向北时,汽车又急忙钻进房院,造成敌机无法射击。

就这样,你打我就藏,你追我就跑,有时来不及藏,干脆就绕着场院跑。

由于东西两山相距不宽,开始敌机都是一南一北来回攻击,后来敌机也顾不得东西南北,围着场院上空盘旋攻击,打得场院尘土飞扬。

张大申驾驶“小嘎斯”像一头小牛东奔西跑,竭力摆脱敌机攻击,而敌机如同一只饥饿的“鹞鹰”盘旋翻滚猛扑猛抓。

拼了几分钟后,敌机又由北向南俯冲下来,接着又来了个急转弯向东盘旋,由于敌机速度快、盘旋大,上拔时一头触上了东山上的高压电线。

随着一声巨响,一团大火顿时爆炸,敌机的残骸七零八碎地从山头滚落下来,美机驾驶员也随着爆炸而葬身火海。

在汽车与飞机的殊死较量中,好一个无畏的志愿军战士张大申,硬是以勇往直前的精神和高超的车技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敌机。

张大申和魏新成安全返回连队后,他驾车斗飞机的英勇事迹在战友中传扬开,连队首长为其请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