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市场部 北宙咨询 本期关键词:企业架构,实施落地 关于什么叫做架构,架构一词大家并不陌生,我们日常也在用,IT架构、数据架构、软件架构、方案架构感觉都用烂了。这个词也不是新的概念,谈到企业架构可以认为是软件架构、方案架构,更大更宏观在企业层面探讨的一个概念。 个人理解什么叫做企业架构?企业架构是站在企业全局看我们未来的业务、未来的信息化应该是什么样的。描绘一个这样的总体蓝图,这个蓝图就是我们未来的架构,这样简单理解就可以了。 主流框架——Zachman 目前最主流的几大框架架构分别是Zachman、Togaf、Dodaf、FEAF。 Zachman经历了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软件VE。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开发了很多软件系统,投了很多钱。后来这些软件大部分都失败,业界专家都在反思到底失败原因在哪里,Zachman经过反思信息化信息想要开发成功要全面站在企业层进行考虑。而不是站在一个部门简单的业务需求开发这样一个功能。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个Zachman架构框架体系处出来,这套体系后来成为所有架构框架的源头,Zachman框架是一个复杂的图,大概从横向分了几个层面,信息化要想成功首先考虑多个层面人员需求,从最上面企业领导到业务部门主管业务操作人员到系统分析人员,系统开发人员这几个层面都要考虑到;纵向考虑企业业务战略、业务目标、组织结构、主要数据功能,包括网络等,技术人员组织信息化成功绝不是简单事情,需要横向纵向全面地考虑这样的思路建立的框架,Zachman框架有30个格子,他认为把这30个格子填完才能保证整个系统实施的成功。 Zachman方法整理出来后,在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在美国前期早期时候很多企业架构规划实施案例都是用Zachman这个方法指导的,具体实施思路,中间写的EAP是Zachman学生整理出来的。相当于架构实施规划的一个过程方法论吧,这样Zachman框架加上EAP相当于有了内容框架有了实施方法,相对于比较完善,这套方法早期在美国用得还是比较多,华为在2000年引入国内做了一些实践,但Zachman框架有一个问题,它非常封闭,方法怎么做,具体的什么内容怎么体现,对外开放东西很小的,不花钱很难拿到内容。所以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影响力都是有限的。 主流框架——TOGAF 为了与Zachman封闭式框架相对应,另外一套体系TOGAF,The Open Group 开放组织整理出来,采用开源思想,汇聚了业界大的厂商IBM 、埃森哲、德勤、毕博等都可以贡献内容,整理出的东西向业界开放。利用开源思想整合了大量资源,因为开放性在市场占有率影响力越来越大超过了Zachman,TOGAF框架国内慢慢相关业务也越来越多。 TOGAF目前在框架里面影响力最大,应用最广,也是适合企业的一套框架,是相对与Zachman完全不一样的思路。TOGAF内容框架有六大部分,其中最最核心的是ADM即所谓得“实施方法论”,针对企业来讲,企业架构到底怎么来实施?企业该怎么样落地?展示方法论就和EAP内容是相对的,最核心的是内容模型,一个企业架构到底包含哪些内容,这是在09年新登的一个内容。这个是它的核心,抓住这两点,就能够明白什么是企业架构,企业架构怎么来做。其它内容比如参考模型、指南连续系列能力模型这都是辅助实施的内容。TOGAF架构框架体系还是庞大的,要想真正理解没有几天的培训很难达到这个目标。TOGAF更通用些,资料是开放的,所有人都可以在网上下载资料,这个应用比较广。 业务架构与数据架构 业务架构是整个架构的驱动,很多IT人对IT技术更加情有独钟,对业务可能谈得较少。但企业架构思路上,软件架构、方案架构或者IT架构有一个差别是非常注重业务架构。我们想要搞好信息化必须业务梳理清楚,看主要模式和运营流程,业务运行的GPI。运营组织梳理好之后再进行数据、应用和技术分析,如果没有业务驱动,后续问题很难做好,这是企业架构的基本思想。还有一个困惑大家的问题是数据架构和业务架构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很多架构做落地或者实施时候也会遇到此问题,到底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大家在看TOGAF问题上回避了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放在一起了,没有谁在先谁在后。在做得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惑,先梳理哪个,从理论角度看,数据架构应在应用架构前面,先梳理业务,业务梳理过程中把实际数据关系给梳理出来,然后分析数据在哪个系统产生,这样逻辑关系就出来了,先做数据架构梳理。 数据架构是其它架构体系里面最难的一部分,很多大的咨询公司在企业做项目时候,真正做数据架构梳理和涉及是比较少的,大家都在有意无意避开数据架构。一个是比较有难度,一个是做完很多甲方企业也不理解没办法用,所以弱化数据架构,强化应用架构,看哪些应用可以支持业务,真正落地时候作为一种强应用这样一种格局,但其实真正架构个人认为还是数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企业架构这套框架在国内近几年越来越热,据了解,现在国外大型计算企业大家都在进行企业架构的梳理和优化,都把企业架构作为战略落地的桥梁。我有一个战略目标我想落地,怎么落地,首先要进行业务架构梳理业务架构优化根据业务架构看我们的应用、数据,最后再落实到整个新系统,好比说是一个战略落地的一个桥梁。 业务架构梳理有两个目的,就是主要看看在哪个全局,没有信息系统支持情况下,企业是怎么来运作的我采用哪些需要优化,需要完善,业务也好管理也好,如何优化这是它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在进行业务架构梳理时,还是要梳理收集IT需求,看看业务流程,如果需要信息支持,那我到底需要什么系统支持和IT工具支撑,业务架构贯穿了2个目标,一个是业务怎么优化,一个收集IT业务需求,真正做这种架构规划项目时候,业务架构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要跟企业高管企业业务部门领导去反复沟通,看业务到底怎么来运行,未来业务角度有无创新,现在互联网+看有无变革创新,做具体分析,真正在哪个方向变,变了具体业务流程该怎么来运行,要把未来业务运行的模式、流程包括组织设计出来,这是架构设计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未来要实现的目标,IT怎么来支持,到底需要哪些IT需求,把需求整理出来,IT需求整理出来一般要看具体操作上进行应用架构梳理,未来的业务运作到底需要哪些应用整合支持,现在应用的状态和未来的差距,分析差距,看看到底应用怎么来优化,怎么来实施,这是应用架构涉及的主要内容,在业务架构梳理过程中会梳理出业务运作到底需要哪些数据,需要哪些数据的实体,这些实体是怎么样关系,实体在那个系统里产生,有无存在重复创建问题,哪些是创建,哪些是应用,要把这些主要实体和属性梳理出来,这就是数据架构要分析的内容。这么多信息系统,怎么来开发怎么来实施,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标准和路线该怎么样具体部署,这些都是技术架构考虑的问题,作为技术架构这个词应该在国内有一些争议的,很多咨询公司在查把技术架构等同于技术设施架构,网络存储服务器,其实应该站在企业全局来看,技术架构其实要包含技术路线技术标准整个技术框架,纯技术层面问题,不仅仅是技术设施。 企业架构实施的关键点 架构实施的四个时机,一是总体规划就是我们的信息化规划例如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启之年,好多企业做十三五信息规划,现在信息化规划到底怎么来做,各个咨询公司都有自己的方法论,但是最核心方法就是企业架构,大家都不约而同把架构,企业架构这套体系作为整个规划的一套核心内容。,如果做规划可支持引入这些企业架构比较好的时机,二是 整个业务变革 现在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工业4.0 这样概念提的很多,各个行业都在进行业务变革,但怎样进行业务变革,怎样变革更成功,架构思想也是指导变革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三是集成管控 现在对于大型的机房企业讲我们对于分支机构进行IT管理时候都会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总结为两句话 决策无依据 管控无工具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企业架构提供了怎样的手段,这也是引入企业架构很好的时机,国内很多大型央企在做企业架构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四是系统的整合 因为架构产生的背景最初要解决信息孤岛 信息怎么整合的问题 信息系统越来越多 越来越复杂,到底怎么整合,企业架构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
|
来自: blackhappy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