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荡一战后南宋方面的政坛格局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动,最重大的变化是执宰吕颐浩的下台,吕颐浩在刘苗兵变中立功颇巨,成为宰国第一执宰后对南宋政治财政的复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宗弼入侵,吕颐浩制定了惊险的浮海计划,让赵构躲过了女真人致命的追击。 但南宋政权安定之后,迎接吕颐浩的却是下课的命运,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吕颐浩上任于多事之秋危险之时,赵构不得不将军政大权交于其手,一时,“枢府几无所预,颐浩在位尤颛恣”,暴风雨来临之际这样敢于担任的堪为国之栋梁,但暴风雨过后,这样的行为就变成了独断专横,吕制定一系列颇见成效的财政措施也成了文官口中的劳民之举,加上浮海计划本身就有拿皇帝本人的安危冒险的性质,再加上黄天荡之战吕颐浩积极鼓动赵构亲征,而最后的大败更被文臣们认为吕的行为是拿赵官家的小命开玩笑。 一时朝堂上射向吕颐浩的明枪暗箭无数,吕颐浩被迫下课。 接替吕颐浩的是赵鼎,南宋帝国迎来赵张执宰组合的时代。 赵鼎是解州闻喜人,早年师从名儒邵伯温,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在北宋末年担任的只是洛阳令的小官。 赵鼎能在南宋政权建立伊始就迅速窜上高位,得益于他师出有司马光关系密切,被视旧党领袖之一的邵伯温有很大关系,南渡后赵鼎成为了旧党的思想领袖之一,他向新建立的南宋政治指出,出于王安石、终于蔡京的新党变法是导致北宋靖康之难的罪魁祸首,他的这一理论最终被南宋官方接受,并在南宋一朝成为官方解释。 在赵鼎的努力下,王安石的牌位被请出了神宗陵庙,伴随的是赵鼎的连升三级,他于建炎三年的时候任御史中丞,成为言官领袖。 赵鼎在言官位置上非常积极的行使他的职权,他开始成为赵构最信任的文臣之一,建炎四年赵构逃到海上的时候,身边只带了六名心腹,其中一名便有赵鼎。 平安着陆后,赵鼎的火力集中喷向了权力过大的吕颐浩,他连连上奏弹劾吕冒进贪功,专权独大,最终促成了吕的下课。 吕下课后,赵鼎任签书枢密院,和张浚组成新一届的内阁班子。 张浚主军,赵鼎主政,这被认为是南宋初年最佳的政治组合,二人私交极好,政见也颇为吻合,他们主张积极安定政局,恢复南方的社会经济秩序的同时,都是积极的主战派。 在赵张执政的日子,南宋的朝堂上迎来了短暂的平和,后来有士大夫感叹,如果赵张能一起共同辅助高宗十年,帝国必将迎来大治。 在对金战略上,赵张组合持积极的防御战略,张浚被任命为川陕宣抚使,经营川陕,建炎四年秋,张浚召集永兴、秦川五路兵约十多万人与金人娄室、宗辅、宗弼三军在陕西富平进行宋金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会战,这次战役最终以宋军的溃败而结束,张浚也因此而短暂下课,但在赵鼎等人的力保下,赵构很快恢复了张浚的职位,并让他继续经略川、陕,张浚经略陕川三年,原本就是北宋帝国军队精锐的西北军开始恢复原气,吴玠、刘锜等大将开始成为西军的重要领导人。 而在两淮长江防线上,随着女真人暂时的退出,南宋帝国面临的敌人一是大齐刘豫政权,二是众多的土贼流寇,张赵组合大力扶持韩世忠、张俊以及到崛起的岳飞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赵构的手头多了几支纪律严明、作战有序的部队。 从建炎四年开始,赵构的苦日子看到了头,最少他的部队不堪一击了,手下掌握兵权的大将们,看起来也听话多了。 但是在赵构的心理,却一如奔波流离的日子一样,没有安全感,因为悬在他头上的剑始终没有撒离。 那把剑叫女真。 《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