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振湖,1974年生于广西南宁,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1995年至今随谢天成门下,先后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郭石夫高级研究班,清华美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王奇寅新水墨专项研究班,清华美院李志向主题性花鸟创作班。 现为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郭石夫画友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 翻古为新 由法入妙 一农振湖的花鸟画 徐恩存/文 广西花鸟画家农振湖,经过数年文化的、技术的历练,于近来,推出了自己呕心沥血的花鸟画创作系列,给人以清风拂而、耳目一新之感,令人为之陶醉、向往。这些作品计有《梅花香自苦寒来》、《山雨欲来时》、《秋韵》、《雨过清风》、《雨洗春风》等,其形式、笔墨均呈现出生机郁勃与元气淋漓的视觉感受,其意象、笔墨、形式、结构等,极富于深情、意蕴,也极富于神思与想象,显示出画家在翻古为新,由法入妙方面的巨大努力。 引人注意的是,几乎所有作品都在水气氤氲中,展示为葱茏清润与朦胧虚幻的特点。无疑,这已经成为画家农振湖最为个性的审美表现、艺术亮点与诗性所在,在这里,不难见出,画家以自我灵动之情,飘逸之心俯现自然万物,并一往情深于大自然的生命情调,在苍翠欲滴的树木枝叶和禽鸟的自然和谐中发现美感并营造出独特的审美诗情。 因此,可以说,画家所创造的纸上世界,俨然是浪漫与充满感性生动生命形式的艺术世界。 当然,农振湖作为成熟的当代画家,他努力找寻与发现的,不仅是传统绘画对他的启示和馈赠,也不仅是笔墨技巧和单纯经验的运用,而是多重心态的从容流露与把握,是一种对于复杂生命律动的概括整合与率意表现;在脱离前人的一枝一叶的程式化表象中,去努力追求人类普遍性的当代诗意情感一“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表达,因而他的作品更接近了自由浪漫的感性生命形式。前人有言,惟“胸中具有炉锤”,方能“才大笔老”,进退自如,并融液众妙,锻造出笔精墨妙的艺术作品。 在“游心物外”的心态中,抵达“心随笔运、取向不惑”、“意在笔先、话尽意在”的“乘物游心”的境界,力求在水墨渲淡中表现点,线、墨色生动的意韵。农振湖画面中的柳树、竹、荷、杂树以及鸭、鸟等意象,均为“以虚写实、以神写形”的虚写方式,且以“虚”写为主,“实”写为辅,用于营造“含蓄”、“冲淡”、“闲静”、“萧疏”、“简洁”、“清润”的“无我之境”与原生态式的美感,其作品铺整体fe风格因而呈现为秀逸、宁静与神韵、气息的弥满。 显见,上述作品无不是将内心意绪移入自然,二者合一,进而形成整合后的平稳、和谐、中庸与宁静的韵律感和“力劲而不露”、“情多而不暗”、“才赡而不疏”的生命趣味。画而中的树木枝叶意象、禽鸟意象的笔墨技法与水结合,营造的氲氮气息氛围,在不失精炼规范中,体现出写意的情致与神韵的阴柔美感,这乃是翻古为新、由法入妙的情绪性表达,并在内心积淀着“以技入境”的历炼和艺术精神,乃至审美理想的提升,在浅易平淡,又不失之法度中,形成了农振湖花鸟画自由自在和不受制于“理性规约”的感性表现。 显而易见,农振湖的花鸟画并无“簸风弄月”的技巧炫耀,而是更近情近意的水墨表达,那是从容自然,无所挂碍,源自天性与身心澄沏的生命呈现。在生活感受与心灵深处中独辟蹊径,并在心理层次日渐丰富的当今时代,彰显出“艺术自觉”的品格和境界。 经历了翻古为新,由法入妙的过程,农振湖作品获得了从浪漫世界向人文世界的转换和深入。在风清骨峻的审美追求中,完成了“意气骏爽”、“文风清焉”的文本建构,作品则在“情与气偕”,在情深气足中,迸发出艺术魅力与新的审美品质。 “文以气为主”,农振湖的花鸟画因此显示出微风拂面,细雨润物的生命境界和人文情怀。 农振湖作品欣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