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宋朝,教科书给人的印象是“积贫积弱”。然而,纵观中国古代,却没有一个朝代可以和宋比民富、民乐。它是文化极为兴盛的一代。跟汉朝比,宋朝无内乱;跟唐朝比,宋朝更舒适;跟明清比,宋朝更开放平和。宋朝是一个不太强大,但幸福感却是最强的朝代。国学大师陈寅恪曾有言: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古代美学,到宋代达到最高。如,现代流行的极简性冷淡,由宋朝开始。
再看那时的画,山如梦境,水流空灵。在云烟蒙蒙中,在有与无之间,是宋朝美学。不富丽堂皇,不攀附牵强。宋朝的美,自然,从容,悠闲。
而宋式美学,在宋徽宗时期达至巅峰。宋徽宗从来不是一位好皇帝,他丢了帝国,但是他赢得了美!这与宋徽宗本人的艺术造诣密不可分。它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他无所不能。如他笔下的花鸟,形象生动,笔墨工致纤巧,是宋代花鸟画中的上乘之作。
宋徽宗在位时,创办画院,招揽天下画家,将画家的地位提升到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地位。18岁的王希孟就是在宋徽宗赵佶的指导培养下,绘制了中国青绿山水的巅峰之作《千里江山图》卷。
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画者张择端,也是宋徽宗的学生。 清明上河图 | 张择端(宋) @ 故宫博物院 除去丹青,宋徽宗还有一大爱好,即金石古器的收藏。他将收藏的古器修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开辟了铜镜录入古器图谱的先河,引起了古器收藏的风潮。今天我们所要介绍的宋徽宗的玩物便是一面铜镜,即是宋徽宗热衷金石的一个很好的诠释。 此镜以经典典故入方寸,既是宋人山水情怀的寄托,又是宋代山水画巅峰造诣的直观体现。镜背上河水婉延而下,两侧有山峰拱立,岸上一人蹲在河边树下洗耳,一人右手牵牛而至,伸出左手对洗耳者指教,这一图案所反映的是许由巢父的传说故事。 而宋代铜镜中,人物故事镜是非常流行的镜种,纹饰题材非常丰富。而此面《“许由巢父”人物故事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面铜镜的铸造者采用特殊工艺处理,将水波纹的浅色和人物树木的深色搭配的极为巧妙,形似一幅优美的写意山水画。体现了当时隐逸遁世、绝世超俗的空灵意境。 许由巢父故事所蕴含的“绝世超俗的空灵意境”是符合宋徽宗的文艺气质的。而文艺素养群凌天下的宋徽宗,对这类人物故事镜的纹饰画面的意境要求自然眼光是极高。此面铜镜恰恰满足了宋徽宗艺术上高标准的要求! 况且此镜纹饰刻画极为细致,如此精细的工,非是艺术造诣极高的铜镜大师肯定是做不出这种效果的,而这样的匠人当为宫廷所用!以满足宋徽宗的高雅情趣。
相对的,也只有如此铜镜才能衬的上宋徽宗的艺术造诣,才配被宋徽宗使用!况且在铜资源紧张的宋代,这面铜镜的铜质仍能超群轶类,在宋朝时其经济价值是极可观的,寻常将相贵族也难用得起。 宋辽金时期因为战乱频发,铜成为一种国家管制物资,除了铸造钱币兵器外,其余使用均需国家批准,所以当时留存的铜镜镜体大部分较薄,即使这样的铜镜也是当时官宦富贾所用。 宋画中的集市 有些宋时期的铜镜上铸有铭文,标明其重量,其实是代表其当时价值的一种方式。北宋时期平均茶价约为60-70文一斤,盐价一般保持在每斤50-70文之间,米价一斤3-4文之间,由此可见当时一面铜镜的价值。此镜直径18.5cm,重达1470g,在宋代铜镜中显得极为硕大敦实,且铜质精良,实属于宋辽金铜镜中的上上等! 昔日的帝王玩物,富有宋画自然与艺术完美平衡的意境之美。明明是精美的青铜艺术瑰宝,却婉若是超然绝俗的山水、人物画作。这样的历史臻品,宋徽宗赵佶的【许由巢父人物故事镜】,流传千年后,竟能在拍卖场上出现,不得不说是无数铜镜收藏爱好者的一种莫大福气。此面铜镜估计为40万至60万。 将于北京观古7月19-21日的春季拍卖会上展拍。地点:北京伯豪瑞廷酒店五层瑞福禄寿厅。恭候您的莅临 ![]() - The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