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买一个仆人的价格是多少?

 思明居士 2019-07-16

《清朝奴婢制度》一书中,记载了一些清朝大户人家买卖婢女的实例。

1-康熙四十五年,休宁县项国正自愿将次女凤弟,虚岁七,卖与汪宅为女,“得受财礼银五两整”。

(注:休宁县位于现在的安徽省最南端,清朝时肯定也属于贫穷地区。一个7岁女孩卖了5两银子。)

2- 雍正五年,方将泰自愿将三女足弟,凭媒出卖给二十五都二图汪名下为婢,“得受身价九五色一十六两整”。

(这段文字中的九五色,应当是含银量95%的意思。一户人家将自己家的第三个女儿,卖给一个旗人,卖了16两银子。)

3- 乾隆四十八年,满斗买得郑荣及其妻刘氏、婿高受儿、女二妞四口为奴,用身价银二十五两

(这段说的很清楚,一家四口人,应当是两对夫妻,卖了25两银子。)

4-道光二十二年,徽州钱邦贵情愿将亲生女领儿卖与朱奶奶名下为婢,通过引牙“卖得价九七大钱弍万文整”。

(大钱是清朝铸造的劣质铜钱,道光年间的大钱,实际上不值钱。清朝官府很坏,比如一枚大钱面额是1000文,但由于质地粗糙,含铜量低,有时候这样的一枚大钱,只能当几十文用出去。所以清朝有“当”多少文的说法。假如这段文字中每个大钱只能当100文,大钱两万文,实际上等于制钱2000文,就是两吊钱。在道光初年等于2两白银。)


(清朝总督巡抚家的夫人,少爷和正在给夫人梳头的奴婢。)

第一,清朝的奴婢中,丫鬟特别多,是社会上的一大群体。

清朝的有钱人家里,都是需要有丫鬟伺候的,除了王府用的是包衣,其余大户人家,用的是“户下人”,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家奴。

那个时代,天灾人祸很多,也没有节育,许多穷人家的女人就是不停生孩子,养不活了,就卖给有钱人家当丫鬟,好歹能有口饭吃,不至于被饿死。

第二,丫鬟通常都是年龄很小的小女孩。

电影电视里,丫鬟多数是成年人,实际上,绝大多数有钱人家的丫鬟,年龄都很小,十岁左右最常见。

旧社会里,穷人家女孩嫁人都很早,假如一个女孩过了10岁,大户人家根本不愿意买,所以,大部分丫鬟都是在六七岁就被卖了。

一个丫鬟长大,十三四岁就可以拿去“配人”,假如长大到十七八岁,还能保持丫鬟身份,那是凤毛麟角。

第三,签了卖身契的丫鬟叫“绝买”,一辈子当奴隶,世世代代当奴隶。

一个丫鬟,最好的前途是被男主人看中,荣升为小妾,但清朝有钱人家里丫鬟众多,要想成功成为小妾,要看谁更有手段。

还有一种丫鬟,从小心灵手巧,被主人家特殊训练,培养琴棋书画,或者刺绣做饭,这些丫鬟以后就是高级婢女。

高级婢女长大后,或者为主人服务,或者被主人卖掉赚钱,也有拿来赠送给别人当礼物。

第四,最后说说清朝一个丫鬟值多少钱。

成年的丫鬟奴婢,根据相貌,才能,价格相差很大,有的根本不值钱,有的价值万两,没有固定说法。

但从上面的实例来看,清朝时,买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除了少数情况,通常在2两到5两银子左右。

清朝的康熙到乾隆期间,一升大米(1斤半)需要10文钱,而一两银子是1000文。

也就是说,2两银子能买300斤大米!

结论:在清朝把自己的女儿卖出去,还是很值钱的,大约能换回300到700斤大米,怪不得旧社会卖女儿的那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