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两岁多的时候,我带他回过一次老家。他很喜欢我妈妈养的小猫,嚷着要带回来。但楼上面积小,养宠物不方便。我就给他买了一套《皮特猫》,每天晚上他都会拿着来找我。一套书起码讲了五遍,我都感觉有些厌倦了。于是就跟他商量,要不我们换着讲别的吧,他就是不依。 没办法,我还是耐着性子给他讲起了《我爱我的脏鞋子》,无意中我把里面的一句文字'我爱我的白鞋子'给念成了'我爱我的脏鞋子',没想到二宝发现了问题说,妈妈你讲错了。接着还给我纠正过来。 讲到后面我又故意念错几个字,比如'我爱我的红鞋子',我就读成'我爱我的黑鞋子',他也能立刻发现错误。 我这才发现,二宝已经在重复了几次阅读后,牢牢记住了绘本的内容。我开始还以为是他没有认真听,才要求我一直讲。原来,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会喜欢重复看一些绘本,其他的都不看,而且他们记性极好,几遍就能记住里面的内容。但孩子的理解力还远不如我们成人,所以,需要通过不断的阅读来理解故事情节。 Ps:不注意观察孩子这些阅读中的小细节,还真可能抹杀了他们爱好绘本的天性。 第一招:反复读孩子喜欢的绘本我家二宝阅读《皮特猫》的经历,相信很多宝妈也遇到过。一本书读四五遍,大人产生厌烦感是正常的,毕竟绘本内容非常简单,文字语言多是重复性的。但是孩子的理解与我们不同,他每听一遍的感受都是不同,注意到的细节也会不同。 像绘本《皮特猫我爱我的脏鞋子》里面虽然是重复性的文字,但是每一段文字的颜色会不同,孩子第一遍看的时候不会注意到,到第二、三遍的时候就会自己看出来。如果家长觉得每次直白的读下来,遍数多了,很枯燥,不妨用自己的理解换个文字表述,看看孩子会有什么反应? 第二招:逐行逐句'指读'
第二招可以结合着第一招来用,一般我们在给孩子读绘本时,可能都会先用尽量口语化的语言,去给孩子讲述这个绘本故事。讲了多遍之后,就可以尝试着运用,逐行逐句'指读'的方式来给孩子读。 第三招: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之一,我家二宝三岁上幼儿园之后,就特别喜欢角色扮演的游戏。每天回来要么是扮演老师,要么扮演上学或放学的游戏。转化到读绘本上,其实也是一样。 《皮特猫3我拯救了圣诞节》里讲的是:皮特猫扮演成圣诞老人去送礼物的故事,二宝最喜欢扮演皮特猫了。然后我来负责独白和其他动物的部分,皮特猫的台词,他能完整说出来,一字不差。而我自己那部分台词都需要看书才能完成,我就会夸他:'你比妈妈还棒哦',二宝也会高兴的不得了。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孩子演绎故事,可以让孩子亲身参与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不仅会让孩子更加深刻的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绪,也能增强孩子读绘本的兴趣。 凌晨妈妈来叨叨: 孩子最喜欢的还是与爸爸妈妈交流和互动,亲子阅读就是最好的机会。打开一本绘本,与孩子一起多尝试几种阅读方式,无论多忙都会形成阅读习惯。而且孩子也能从绘本中学到很多的知识,不经意给你一个惊喜哦!
|
|
来自: 雅博学苑 > 《亲子学习,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