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37在中国(上)

 铁血老枪 2019-07-16

737在中国(上)

波音737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商业喷气客机(貌似没有之一),自1967年首架原型机首飞以来,分别历经了原初系列(Original Series)、经典系列(Classic Series)、新时代系列(Next Generation)、以及最新的马克思Max系列,截至目前总交付数量已经超过10000架,还在不断刷新中……中国民航于1983年开始引入737系列客机,除737-100外,737-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均在华夏的天空上翱翔过,而最近负面光环加持的-8Max也已经大量国内航司的机队中。接下来看看737和中国民航究竟发生过什么交集。

737原初系列(Original Series)只有两个型号:737-100和-200。当年中国民航引进的是-200型,分家前的中国民航,分家后的南方航空、厦门航空、中国通用航空等都营运过737-200。

“中国民航”总共营运过11架737-200,第一架于1983年引入,注册码为B-2501,后转给南方航空、厦门航空营运至1994年底。↓↓

737在中国(上)

有意思的是,虽然737第一个型号-100并未引进过,但生产线上最后一架-200却交付到了厦门航空。↓↓

737在中国(上)

这家地球上最后一架出厂的737-200在厦门航空机队里服务了15年后,于2003年6月退出了营运,改装为全货机后由印度的Blue Dart Aviation接手,现在还在三哥老相好巴基斯坦的Vision Air手中继续发光发热。

737经典系列(Classic Series)有三个型号:737-300、-400和-500,与原初系列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将发动机更换为更省油安静的CFM56,还加上了发动机吊架。

737-300是经典系列的标准型号,对比原初系列除更新发动机外,机身比-200型增加两个机身隔框,其中前机身增加44英寸,后机身增加60英寸,共加长约2.64米,全经济舱布局下载客量可达149人。

有趣的是,当年波音在研发原初系列时满足缺少地面保障设备的简易机场降落而特意设计的机身低离地距理念,在经典系列上出现了一些挑战。原初系列使用的是JT8D涡喷发动机,发动机直径小加上摒弃吊架的设计使得机身腹舱(行李、货舱)离地距为1.3米,空载时发动机离地距0.58米;经典系列改用CFM56涡扇发动机,直径比JT8D要大,只能尽量将可以布置在发动机两侧的部件尽量往两侧设置,尽量将底部削平,同时尽量将发动机向上靠近机翼以腾出离地距。在杀死波音攻城狮无数脑细胞后的结果是:空载时发动机离地距为0.53米,而腹舱离地距上升至1.4米,算是继续达成了原初设计理念。底部尽量不设置部件的发动机套上整流罩后,从正前方看发动机是呈三角形的,非常特别。

737在中国(上)

“...别用看饭团的眼神看我”↓↓

737在中国(上)

说回主题,737-300曾是国内窄体机市场的统治者,成为航司国内运输的首选机型。1985年底国内第一架737-300引入时披着中国民航的涂装,分家后交云南航空营运;山东航空于2002年引进国内第一架737-300QC(快速转换型,客改);而2003年出现的第一架737-300F(客改货)的用户是邮政航空。

中国云南航空从中国民航获得了国内引入的第一架737-300,喷涂上漂亮的金孔雀涂装;2005年前后云南航与东航重组后,改为东航标准涂装;2006年退出客运改全货机后由东海航空营运;2013年彻底退役。↓↓

737在中国(上)

2002年,山东航空引入国内第一架737-300QC,这是一架N手飞机,于1986年出厂,1992年改装为QC型。当年引进的原因并不清楚,也许是看到中短程全货运开始出现市场需求,本着“进可攻退可守”的想法引进了这架飞机;也许是当时客运需求大,新飞机未能及时交付而选择短期租赁。无论如何,山东航空机队中唯二两架QC(B-2165、B-2166)在短短的一年多后就退租了。↓↓

737在中国(上)

中国邮政航空应该是国内最早专业搬砖的全货运航空公司。2002年与南航重组合资经营后不久就引进了国内第一架737-300F全货机(客改货)。这架飞机于1989年出厂交付给巴西航空,2003年改为货机后由邮航接手,搬砖将近7年后交给东海航空。在东海继续搬砖差不多6年后,去南非打工至今。↓↓

737在中国(上)

737-400是标准型-300的加长型,增加3.04米(10英尺)后载客量理论上可达189人(FAA逃生规定上限),一般来说单舱布局在170人左右,刚好占据737-300和757-200之间的市场。

737-500是-300的缩短型,减少7英尺10英寸(约2.39米),与737-200相比增加1英尺7英寸(0.47米),是-200的接棒人;单舱布局122人,理论载客量149人。

737-400、-500在国内算是较稀有的品种,当年只有海航和新华营运-400,在近十年国内物流空运需求大幅上升后,货运航司开始改装或引进二手-400F货机;而-500直至全部退役也只有南航和厦航曾经营运过。

当年Hainan Airlines还叫海南省航空的时候,就引进了国内第一架737-400:B-2960。至2013年退役合共18年期间,这架飞机曾披过素雅的耶叶与鹿涂装、清新的如意涂装、以及红黄尾泪飘涂装,见证过海航的发展之路。↓↓

737在中国(上)

邮政航空在2008年时就拥有10架-300F机队的规模,估计是认为-300F满载13吨的运力并不满足需求,于是在2008年底引进了国内第一架-400F,至今仍然在役。↓↓

737在中国(上)

南航于1991年开始大量引进当时最新737经典系列,当年总共引进了12架-300和-500,包括国内首架737-500:B-2541。这架飞机在南航服务了15年后于2006年退租,现在正在盛产美女的乌克兰继续飞行。↓↓

737在中国(上)

737经典系列在1984-2000共计16年的生产期中,总共生产了1988架(1113架-300、486架-400、389架-500,含军用、政府用型号),奠定了737作为中短程窄体机的标杆,成为航司眼中的捷达,这种用户惯性使得在80年代后期进入市场的A320在销售推广方面遇到极大的困难。当然,这已经是另一个故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