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生命献给探险的航海家——白令,本文详细讲述他的生平和成就

 夏虫的历史课堂 2023-02-10 发布于江苏

我一直认为世界历史是由一群前赴后继的英雄式人物所推动,尤其是在人类发现并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而这些英雄当中又以航海探险家为代表,这些人所进行的航海探索活动极大地扩展了当时已知世界的范围,关于他们的故事有很多,但我今天先来为大家讲一讲人类航海时代末期的一位著名航海探险家——维塔斯·白令的生平事迹和发现。

维图斯·白令

维图斯·白令(丹麦语:Vitus Bering,1681年8月25日—1741年12 月19日),原籍丹麦霍尔森斯城,可虽然他是一名丹麦人,但其人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为俄国服务,是一位丹麦籍俄罗斯人,自1704年起就开始为俄国海军服役。

维图斯·白令

当时的俄国正处于雄主——彼得大帝的统治下,整个俄国领导层都锐意进取,进行着一系列改革,积极地吸收西欧的科技、文化和人才,所以有很多外国人为沙皇服务,如白令就以出众的才能和对沙皇的忠诚被彼得大帝所赏识,将其视为心腹,被授予为新建立的俄国海军舰长。

白令也不负彼得大帝的重望,在“大北方战争”中战功卓著,多次击败瑞典海军。之后,白令又在“俄土战争”中有出色战绩,被授予重要官职。

彼得大帝

我以前也很好奇白令一个外国人如何会被俄国皇帝和俄国统治阶级所接纳,后来经过查找资料才知道彼得大帝的宫廷,以及其后几位沙皇的宫廷都对各种外国人才求贤若渴,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同时愿意为沙皇服务,俄国就会授予你贵族身份。同时,俄国的贵族们也以讲德语和法语为荣,如此种种因素致使俄国宫廷内的外国势力很强,甚至如女沙皇安娜一世的宫廷政务就是靠她的德国情夫比隆和一群德国顾问来管理的!所以白令一个丹麦人能在俄国建功立业丝毫不奇怪。

俄国宫廷内的外国势力很强大

在白令为俄国海军服务时,俄国最有远见的沙皇——彼得大帝正疯狂地提倡扩张主义,领土欲望非常强盛,企图收集更多的领土,然后打通俄国到北美、中国和日本等国的航路。

俄罗斯帝国的扩张示意图

因此彼得大帝于1724年秋天下令组织了一支航海探险队开赴北太平洋,以探测亚洲是否和美洲相连。彼得大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召见了他最信赖的海军准将,同时还兼职地理学家的维塔斯·白令,下令让他探查西伯利亚的最东端,尽可能的为俄国获得新土地。

接到命令后的白令立刻就开始了废寝忘食的起草探险计划,这也是白令所梦寐以求的,因为白令一直想发现新大陆,成为第二个哥伦布。

在白令的牵头组织下,航海探险队没过多久就被组建好了,一行大概70多人,正准备出发,但探险队的主要支持者彼得大帝却在1725年2月8日病逝,这打乱了探险队的计划,一时间人心惶惶,探险队无法进行探险活动。好在俄国新登基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延续了彼得大帝的扩张政策,继续支持探险队的探险活动。

叶卡捷琳娜一世

最终,探险队于1725年春天得以动身,但白令探险队就算有了沙皇支持,可要想前往亚洲东部探险,一点也不容易,因为俄国当时还未开通北方航线,所以探险队从圣彼得堡出发后,只能走陆路横跨广阔的西伯利亚,然后到达目的地。

白令第一次探险路线

探险队一路上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经历了极多的艰难险阻,一些探险队成员就倒在了西伯利亚刺骨的寒风中再也没站起来,还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探险者偷偷的逃离了探险队,宁愿冒着被作为逃兵吊死的风险,也不敢再继续向未知的东方前进。

白令跨越西伯利亚的旅程

白令以大无畏的探索精神领导着整只探险队前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没有饮用水就吞食冰雪解渴,没有食物就杀马、杀狗充饥,最终于1727年跨越了近八千公里,到达了鄂霍茨克海附近。

白令探险队在鄂霍茨克海岸附近进行了细密的探索之后,建造了一艘海船,这艘海船名为“圣加夫利拉”号,由探险队自己设计制造,因为当地并没有合适的海船支持他们远洋探险,所以他们只能自己动手。

造船

在“圣加夫利拉”号下水试航完后,白令于1728年指挥探险船沿堪察加半岛的海岸线向北挺进,一路克服狂风巨浪向着想象中的亚洲大陆最东端前进,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729年8月的一天,白令探险队再也看不到亚洲的海岸线向东方延伸了!所到之处只有汪洋大海和厚厚浓雾,没有陆地的丝毫痕迹。

狭窄的白令海峡

这个发现让探险队沸腾了起来,他们因此确信亚洲的最东端没有于其他大陆连接,这是个伟大的发现,但探险队不知道自己正处于一个只有35公里宽的海峡中,而就在浓雾的不远处,北美洲大陆正等待着他们,可他们时运不济,没有发现北美洲!若是当天天晴晴朗,探险队完全可以在海峡中看到对岸的北美大陆。

白令的海上探险路线,绿色为第一次,红色为第二次

白令探险队发现了亚洲大陆的最东端后,又向北航行探索几天,结果除了冰山一无所获,于是探险队就没有再继续探索了,而是下令返航。此时探险船上的淡水和食物都不多了,无法再进行航海探险,就这样白令的第一次探险活动结束了,他再次横跨西伯利亚,于1730年回到了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

白令回到圣彼得堡后,将自己的这次考察的结果和测绘的地图呈交给海军部和参政院,试图证明亚洲与北美洲之间并不相连,然而海军部的官僚们不相信白令的探险成果,他们质问白令,为什么不继续向北或其他什么方向探索,去寻找亚洲和北美洲之间可能存在的陆桥?俄国科学院的一些学者还武断地认为,在堪察加半岛北面还有一块土地,能连接北美洲。

这种不负责任的质问,让白令伤心不已,当时他已患重病,五个孩子还都在他探险期间死掉了,结果到头来还要受宵小的责难,白令等待着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这个机会白令并没有等很久,新任沙皇安娜一世登基后,承袭前几任沙皇四方收集土地,扩大疆土的政策。于1733年派遣白令再次出海,进行第二次航海探险。而这一次的探险队成员足足有600人之众,无论在人力还是资源上,都是第一次探险队难以企及的,并且队伍里还有好多位博物学家和地理学家等知识分子,绝对算的上是人多马壮,财力雄厚。

安娜·伊万诺夫娜女沙皇是白令新的支持者

1737年秋,探险队再一次横跨欧亚大陆到了鄂霍茨克海岸边,结果同样没有找到合适的远洋海船,于是探险队一边殖民探索当地,一边用携带的少量工具建造海船,结果这一造就是3年。

女沙皇安娜·伊万诺夫娜给白令下达的命令

白令探险队一共造了两艘简陋的帆船——圣保罗号和圣彼得号(旗舰),当船只于1740年10月下水后,白令带领着一些船员开始探索堪察加半岛东岸,并在当地建立了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补给点(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Камча́тский),建立好补给点之后,白令正式率领探险队于1741年6月4日起航北上,驾驶着这两艘帆船驶向东航行了近2000英里,企图寻找到北美洲大陆。

绿色的未知区域,在白令到航之前,还没有白人进行详细探索

但就在探险队离北美洲越来越近的时候,一场风暴将白令指挥的两条探险船分开了,两艘船在没有通信的情况下,各自向东探索,结果好运落到了白令的副手——阿列克谢·奇利科夫身上。

阿列克谢·奇利科夫

奇利科夫在1741年7月15日最先于今天的锡特卡海峡附近的塔基尼湾海域看到了美洲大陆。奇利科夫在这一天的航海日志中这样写道:

“午夜2时,我们看见了我们前面的土地,上面山脉高耸,这时天还没有怎么亮,因此我们的航向有些偏。到3时,可以清楚地看清这块土地了,无论是地点,位置,还是经纬度,我们断定它就是真正的美洲了。午夜3时整,纬度55度21分。”

奇利科夫指挥的圣保罗号

在沿着北美洲海岸线航行了三天之后,奇利科夫派遣十名探险队员携带武器上岸探查具体情况,但这些探险队员一上了岸就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渺无音讯,一连五天都没有回来。这让船上的留守人员非常担心,于是又派出第二支队伍前去上岸查看,结果也同样是一去不复返!

圣保罗号四分之一的人手就这样凭空消失了,他们还划走了船上仅有的两条小船,这引发了船员的恐惧,船上开始谣言四起,但几天之后,探险队员消失的原因找到了。

印第安人

留守在圣保罗号上的船员看到了几个印第安人划着两艘独木舟出现在自己的不远处,探险队员向这些印第安人打招呼,不停的呼喊他们,然而这些印第安人根本不回应他们,这让奇利科夫得到了一个不好的结论:“这些美洲印第安人不敢靠近我们的船只,这一点让我们确信他们不是把我们的人杀了就是扣押了起来。”

可虽然找到了船员消失的原因,但奇利科夫还是无计可施,他此时的处境很艰难,他手里已经没有可以登陆的小艇,他也没有办法再派人上岸收集淡水或探索沿岸情况。同时,船上的补给也不多了,淡水只剩下45桶。

美洲的密林中有很多危险

最终,无计可施的奇利科夫只好驾着漏水的圣保罗号帆船踏上回程,一路艰难克服食物和淡水的短缺,虽然有21名船员在返航途中死于坏血病和其他疾病,但他们还是于10月份凄惨地回到了勘察加补给点,并给俄国海军部呈交一份报告:

“在北纬55度36分,我们获得了一块土地,毫无疑问,我们确定这是美洲的一部分。”

白令探险队的航海路线,虚线为第一次,实线为第二次

与奇利科夫半路失散的白令船长,其处境更惨!

白令要比奇利科夫晚一天看到陆地,白令率领的圣彼得号探险船在北纬58°14′左右看到了阿拉斯加南岸,地点是今天的科尔多瓦东南方向不远的地方。当时天气晴朗,阳光普照,船队通过海峡时,白令站在船头,高兴地看到了海峡对岸的北美大陆,看到了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圣伊莱亚斯山,之后探险队沿着海岸的西北方向航行了四天,最终停泊在了一个小岛旁,由于这个岛接近圣伊莱亚斯山,所以被考察队命名为“圣伊莱亚斯岛”(科迪亚克岛),白令于此下令登陆。

第一批乘坐小艇登陆的船员一共有18名,其中有一位博物学家——乔治·威廉·斯特拉(德国人),他是白令应俄国科学院的要求批准随船航行的大批科学家中的一员。这位博物学家在考察中发现一种鸟类和生活在北美洲东部的鸟很相似,另外他们还发现了当地的土著民族,这些发现都确凿地证明了,探险队此刻正站在北美洲的土地上。

白令探险队登陆的科迪亚克岛

但探险队在美洲大陆的探险活动只仅仅持续了不到一天,白令就宣布返航了,这让博物学家愤怒不已,他本来还希望详尽地记录这一区域里的野生物种,他记录道:

“他(白令)这么做的唯一原因就是愚蠢的固有观念,惧怕几个印第安人,还有懦弱的思想情绪作祟。白令为了这趟伟大的航行准备了十年,然而真正的探索才进行十几个小时。”

博物学家对白令的这种指责和辱骂有失偏颇,因为当时探险队爆发了坏血病,连白令本人也在遭受坏血病等疾病的折磨,这些患病的船员四肢无力、牙根浮肿,并且开始糜烂出血,实在无法在未知的土地继续承受危险了。

并且船只漏水严重,而海上风暴和大雾频繁,船上的粮食和淡水也即将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探险队是不得不返航,而且这仅仅十几个小时的探索就已经给俄国带来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巨大利益,反正按照欧洲习惯法只要俄国海军的“安德烈耶夫旗”飘扬在这里,这里就是俄罗斯帝国的疆土了。

俄国海军军旗

探险队从北美洲返航的路上,还又发现了几座属于阿留申群岛的小岛,在这段近三个月的航行中,白令探险队如同经历了一次地狱旅行般可怜,暴风骤雨几乎毁掉了他们船,同时他们还缺乏淡水和食物,船员们只能吃已经腐坏的食物为生,而且还不一定能吃饱。这些糟糕的因素加在一起,夺去了许多探险队成员的生命。

阿留申群岛

1742年8月29日,探险队重要成员舒马金病死,幸存的船员将他安葬在一个小岛上(属于阿留申群岛),而就在安葬死难者的过程中,探险队意外的发现了阿留申人(当地土著),并从这些原住民的口中了解到了这片土地的地理情况,同时也收集到了一些宝贵的补给,但小岛的物产并不丰富,无法长时间满足探险队的需求,所以在当地休整了一小段时间后,探险队再次踏上了回程。

白令向阿留申群岛的原住民询问当地的情况

白令船长原以为圣彼得号能撑到勘察加半岛的补给站,但实际上船只状况实在堪忧,不但漏水严重,连主要动力结构——船帆也破烂不堪,就连最重要的食物补给,船上也没有多少了,已经60岁的白令船长和其他一些船员身患包括坏血病在内的多种疾病,连站立都很困难,更别说控制船只了。

在这种情况下,探险队的大多数人都已经认命了,开始等待死神来收人,但就在1741年11月4日的时候,探险队终于看到了陆地!他们幻想着那里就是勘察加半岛,但并不是,那里其实是科曼多尔群岛。

A处为科曼多尔群岛

而且仅仅过了一天,探险队破损不堪的海船就在科曼多尔群岛附近遭遇了狂风巨浪,意外触礁,撞毁在海岸边,彻底损毁了,幸存的探险队成员只得在一个孤零零的无人小岛上停留下来。

撞礁的海船

探险队成员损失严重,幸存的船员不得不将身体部分埋进沙子,然后盖上帆布,通过这种方法来抵御刺骨的寒风,保持一点点温暖,但结果还是病死了28名船员。探险者记录下了他们当时的惨况:“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我们的处境极为悲惨。那些奄奄一息的人常常躺在活人中间无声无息地死去。早上醒来一摸,才知道左右两人都僵僵地死了。可是谁也没有力气把死尸搬开,活人只能和死尸躺在一起。”

这一年的12月8日早晨,心力交瘁的白令也死在了这个小岛上,而作为纪念,后来这个无名岛被命名为白令岛。

白令岛上的白令墓地

剩下的探险队成员,不得不在这个岛上艰难地生存下去,这些落难船员捕猎岛上的海兽,如海獭等动物为食,并用其毛皮抵御寒冷。岛上的海獭因为从未见过人类,所以也不知道躲藏,使得这些体质虚弱的海员也能轻松用武器将其杀死。

幸存的船员还使用从圣彼得号上搜取的材料,以及在岛上能找到的材料,重新建造一艘海船,于第二年,也就是1742年8月初起航,但新制造的船只太小了,无法装载太多的物品,船员们不得不将多余的物品全部丢掉以减轻载重量,包括他们这段时间收集到的海獭皮,最终在经过几周的艰难航行后,幸存者们得以在8月26日回到了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补给点修整。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探险队的回归让补给点的殖民者非常震惊,他们还以为探险队已经全部喂鱼了,同样让殖民者们震惊的还有探险队带回来的一个消息——阿留申群岛附近有大量的海獭!而这个消息没过多久就传到了俄国职业猎人们的耳中,成了俄国毛皮贩子穿越北太平洋前往阿留申群岛和美洲西北部殖民的新动力。

早先,俄国毛皮贩子的毛皮主要来自西伯利亚,然而经过多年的过度捕猎,西伯利亚的毛皮动物都已经绝迹了,现在他们听说阿留申群岛和北美洲有很多海獭,纷纷组织起队伍沿着白令探险队开辟的航路向着美洲进发。

白令诞辰300周年时苏联发行邮票

白令虽然身死,但因他这两次航海探险的卓越成果,以及留下的宝贵资料,俄国开始了持续数十年的北太平洋探险活动。

白令第二次航海探险时测绘出的地图

白令的副手阿列克谢·奇利科夫成为了白令航海探险的继任者,这位俄国人也是一个优秀的航海家,是白令的好帮手。奇利科夫于1742年5月再次去往美洲沿岸考察,彻底搞清了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发现的东西,证明了亚洲和美洲确实不相连,还白令一个清白。

苏联发行的纪念白令考察的纪念邮票

白令的成就也在影响着后世的探险家,英国著名航海探险家——詹姆斯·库克在寻找西北航道的时候路过阿留申群岛,见到了在岛上殖民的俄国人,同时也看到了白令编制的地图。在地图上,库克发现了一系列他没发现的岛屿,这让库克非常佩服白令的航海成果,所以库克在自己的地图上将亚洲和美洲之间的海峡称为“白令海峡”,把海峡以南、阿留申群岛以北的海称为“白令海”,以彰显白令对世界杰出的贡献。

白令海峡和白令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