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易县:让文物活起来 让山水动起来

 zzm1008图书馆 2019-07-17

狼牙山万亩花海群芳争艳,独具风情的太行水镇游人如织,清西陵附近的听松书院清风送爽,传出琅琅书声……走进河北省易县,处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处处都能触摸到清晰的历史脉络。作为文化大县、旅游大县,近年来,易县探索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推进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环京津生态文化旅游名城。

易水湖景区老子峰码头。 (资料片)

深耕文旅资源,发展全域旅游

7月7日,雨后的狼牙山,云海环山,宛如仙境。人在山中行,如在画中游。作为易县全域旅游的重要节点,狼牙山景区正在成为京西百渡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易县是国家命名的首批“千年古县”,底蕴丰厚,历史遗存颇丰。遍布全县的30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41处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项各级非物质遗产项目,这些充沛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为该县做好文旅融合发展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易县在河北省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提出以文化为核心,发展“全域旅游、全景易县”的战略,按照全地域、全领域、全方位、全业态的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全域景区化、景区精品化、文旅一体化、业态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推动文旅产品融合、业态融合和产业重构,争创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2016年,易县圆满完成首届河北省旅发大会承办任务,文化和旅游在这里串联出道道风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易县、了解易县、发现易县,并爱上易县。由此,该县也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依托史前文化、古燕国遗址、皇家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积淀,易县大力培树文旅品牌,推动发展文旅产业。随着清西陵、易水砚传统制作技艺、战国立凤蟠龙纹铜铺首等不断入选河北文化形象名片,“易县元素”迸发出蓬勃力量,易县也成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十强县”。

目前,该县有狼牙山、易水湖和清西陵等国家4A景区3处,太行水镇、燕都古城等特色小镇2处,还有狼牙山滑雪场、云蒙山、洪崖山、龙湖、千佛山等众多景区(点),集“山水古迹”于一身,成为华北地区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在清西陵景区举行。通讯员 于正万摄

打造5A级景区,擦亮文旅品牌

每逢周末、节假日,就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巴车鱼贯驶入清西陵游客服务中心,而一辆辆零排放的电瓶车则整装待发,将远道而来的游客免费送往各个景点。目前,清西陵正在进行国家5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景区的环境和游客服务设施,与之前相比有了大幅提升。

“在打造精品上不断求突破,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景区环境等各方面提升到新高度,在景区内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使清西陵景区这座古老的文化宝藏焕发出勃勃生机。”清西陵保护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清西陵景区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中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通过开展演艺进景区、非遗进景区、文化项目进景区等活动,不仅提升了景区文化内涵,更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现在的清西陵已经成为集观光、休闲、康养、研学于一体的综合度假区。

近年来,易县充分利用各地的自然禀赋和人文优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搭建文旅融合平台载体,不断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打造文旅精品,并推出一批具有融合特色的活动载体,培树了易县春晚、狼牙山山花节、太行水镇“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等颇具影响力的文旅融合品牌。另外,该县还推动景区、乡村旅游示范村、精品民宿以及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场所文化建设,注入文化元素,增加文化体验项目,成为体验文化、展示特色的重要窗口。

目前,易县以创建5A级景区为抓手,着力挖掘、整理、传承、利用全县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活起来,让山水动起来,形成从单纯观光游、教育游发展到多业态四季游新格局。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狼牙山,以及新业态项目恋乡·太行水镇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正成为京西百渡游客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的目的地。

做好“文旅 ”文章,发展富民产业

狼牙山、清西陵等旅游市场的火爆,也带动起附近乡村农家乐的发展。在清西陵附近的忠义村和凤凰台村,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几十个农家院家家客满。凤凰台村“满家乐”经营户感慨地说,“在村里可以一边享受美食,一边品味文化,出村就能进到景区游览,靠景区带动,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依托大景区带动周边乡村农民脱贫致富,易县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5年来,易县全县接待游客数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攀升。

在“文旅 ”战略的推动下,文旅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并擦出业态创新的火花,文旅融合越来越紧密,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文旅 扶贫”,建立六大旅游扶贫片区,打造四大旅游扶贫业态,通过景区带村,能人带户,资产收益为补充,旅游收入占到贫困户产业收入的50.07%。“文旅 交通”,把112国道、241省道、232省道、龙西公路等线路按旅游景观带来打造,形成“四横两纵两环一线”的旅游交通体系,变道路为风景。“文旅 康养”,以清西陵景区为重点,融汇森林康养、运动体验、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多样化旅游功能于一体,让居民与游客共享“生态氧吧”,让这里成为“一个可以深呼吸的地方”。

文化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富了山村农民,也吸引了高素质人才回乡创业。梅静就是典型例子,这个从易县山村走出的清华大学高才生,看到了家乡的勃勃生机,下定决心离开学习工作12年的京城,在清西陵景区附近开办了听松书院,做文创产品设计、开图书馆、办民宿、开展易县文化公益讲座,将文旅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