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两人都已梨花满头,高适曾写给杜甫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遗》以表思念,感情那叫一个深厚。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之后不久高适便与世长辞。然而直到公元770年,杜甫才回复了一首《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前后相隔9年,而高适此时早已逝去。这不禁让人怀疑:我们印象里忧国忧民、重情重义的杜甫,怎么变了味道了呢? 另外,杜甫这是在借钱,这说明其生活是非常节俭的。但据后世分析,杜甫其实是死于“长卿病”,即糖尿病,他曾在《同元使君春陵行》一诗中写道:“我多长卿病,日久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没钱吃饭的杜甫为何会患上糖尿病呢?这是因为他喜食甘蔗饮品,夏日里将甘蔗汁当水喝。不禁问:哪儿来的钱? 综上所述,杜甫简单一首借钱诗,却一下子借出了千古谜题,险些刷新了我们的认知,或许其背后也有难言之隐或其他缘由,那只有待更多的线索被发现,来为我们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杜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