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吕布传》中说到“于是缢杀布”,短短数字,让人掩书叹息,一叹吕布如此英武,以膂力过人得号飞将,但仍逃不过权术斗争的碾压;二叹吕布的命运冥冥之中与董卓何其相似,同样落了个众叛亲离,一世荣耀功过或终于刃或终于绳,或许这也是一种必然的归宿,有些人将人生过成浮云溪水,润物细无声,有些人选择将人生过成热锅热油,非得噼里啪啦炸出火花才算不枉此生。 吕布的一生经历十分丰富,也正因太丰富,从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变为略带嘲讽的三姓家奴。这是在讽刺他的不忠和反复。但生逢乱世,有着许多的无可奈何,仅仅是活着和怎么有尊严的活着,就够让人用尽全身力气,从秩序井然变成丛林法则,自负一身本事的吕布想要出人头地的好好活,心直不会经营,只懂直来直去的推销自己,最后落了个无人敢用又不敢放虎归山只能杀掉落了个大家都踏实。毕竟,如此有反骨的千里马,伯乐也无法驾驭。那么吕布是怎么死的呢?是哪些因素导致他落到孤立无援无人可投奔的地步呢? 吕布在徐州的处境分为内因和外患。先说外患。吕布此时身为徐州牧,因为所处的地形和他本人的实力都很敏感,让各方势力不得不注意他,先说袁术,占据扬州但却已以皇帝自居,志向很远大,想要拉拢吕布利用他的武力和势力,拉拢的方式就是很传统的结亲,俩家儿女结为一家彼此也就成亲戚了,亲戚之间下手就不会太黑。在《三国志·吕布传》中也有提到“术遣使韩胤以僭号议告布”,僭就是冒用比你地位高的权力,前面提到袁术自称皇帝,他派韩胤带给吕布的内容是要迎吕布的女儿当皇太子妃。 而袁术提亲的事情讲到这里就顺势带出了另一个外患,就是曹操,此刻的曹操要为三年后的官渡之战做准备,为防后方失火,预备先扫除东边的吕布、南边的张绣和西北方向的马腾,一番衡量之后决定先取徐州,也就是搞定吕布。因为吕布实在是太反复无常了,属于极其强的不确定因素。曹操身边的神君荀彧就出主意,在《三国志·荀彧传》中说到:“今以破李封、薛兰,若分兵东击陈宫,宫必不敢西顾,以其闲勒兵收熟麦,约食畜谷,一举而布可破也。”书中荀彧对于此刻局势的整段都很精彩,字字珠玑,把天下大事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让人光是看就想给他献上膝盖。 曹操决定要除吕布了,又怎能眼睁睁的看着袁术和吕布联姻成功,他要搞黄联姻还得让他们的关系破裂,就决定给吕布的团队里安插点卧底,代表人物就是陈登,为什么能安插进去呢?是因为吕布的团队本身就很混乱,嫡系五原骑兵将校团各个勇猛无匹,但却没有玩脑子的谋士,以至于吸引到了不少未得志的纵横家,都想当吕布的脑子,这就让陈登这些卧底很容易的就混进去了。 可想而知,以吕布的情商和智商,他能操控如此复杂的一群人吗?卧底安插好了,就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前文说到袁术派韩胤来说联姻的事,吕布就把这件事说给自己的智囊团听,这一下就像平静的鸡窝里冲进去了一只狗,一下子好不热闹,各种意见层出不穷,最后吕布听取了陈登的意见是说袁术是篡汉大逆不道,把女儿嫁给他家就沾上恶名了。《三国志·吕布传》中说:“女已在涂,追还绝婚,械送韩胤,枭首许市。”是说吕布听取陈登的意见之后,追上了已经上路的女儿,还杀掉了韩胤,挂人头示众。 曹操看情况差不多了,就开始讨伐吕布,到这一步就属于水到渠成了,没费什么力气就逼得吕布无路可逃,因为刚一包围下邳城,卧底们就纷纷撕下面具归位了,身边剩下的陈宫高顺等人是一直忠诚于吕布却前期进言吕布也听不进去的,干着急也没办法。还有部下如宋宪和魏续等人看到已经到这一步了,干脆就绑了陈宫和高顺,打开城门迎进曹军。至此,吕布的命已然交代了,轰轰烈烈了一生,汲汲营营努力的活,却也落了个白茫茫真干净。 |
|
来自: 泊木沐 > 《红三水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