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嘿,说你呢,还在假装思考吗?醒醒吧!

 朝华读书 2019-07-17

1

你还在假装思考吗?

关注朝华读书的同学都知道,上周是我们《儿童性健康教育训练营》第二期的公益课时间,在为期三天的课程学习中,有近300人参与我们这次活动。

活动引起了很多家长的重视,大部分家长认真听完三堂课后都感觉刷新了自己对于儿童性健康教育的认知,同时也知道了以后如何面对孩子有关性教育的问题如何回答,以及树立正确的儿童性健康价值观的目的是什么。

但是,还是有部分家长的发言,触动了我!

有人说,不就是孩子的性教育嘛,我已经给孩子买了不少相关的绘本,有这些就足够了。

有人说,孩子的性教育,买就本书读读就够了,就可以回答孩子的相关问题了。

有人说,我现在没时间,等下次有时间再说。

对于爱思考的我来说,还是忍不住自己在内心分析了一下这些人的想法。

把这些人的话简单做一个提炼,分别是:

性教育=绘本

性教育=读相关的书

性教育=没时间

当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之后,每个人都知道了,有这种想法的人太可笑了。我们要关注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这上才有意义。

不假思索的回答恰恰反映出来的就是,他们在假装思考,而且已经假装经过这种思考,问题已经解决了,不见了。

2

4个问题,来一次思维健脑操

在教育行业时间长了,你总能碰到很多这样的假装思考的回答。

这一类的回答,通常会忽略这个过程。

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之前有遇到过吗?

看看问题是否和自己有关系,如果没有关系,那就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还会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比如,以性健康教育为例,如果自己之前没遇到过,孩子也没出现过这一类问题,就明白了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健康教育价值观的目的和意义,那么,这个课程可能对你来说,意义不大。

但是,儿童性健康教育和亲子关系、沟通、规则与界限都有密切的关系,在亲子关系、沟通和规则如果有欠缺,那么也说明,在教育孩子这一块,还需要重点有提升的地方。

如果都没有,说明不需要这个问题,自己可以淡然的把注意力放在其它方面去了,错过了这个课程的学习,对自己来说,也没什么很大的损失。

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对我、及相关的人重要吗?

儿童性健康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尤为重要,是人生幸福的基石,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尊重,学会保护自己。

对于孩子的保护,越早越好。

第三个问题,按自己之前的方法,问题解决了吗?

自己之前遇到这个问题时,总是以为孩子小,不懂事,长大了自然而然就懂了,这个自然而然,就是希望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和解决答案。

可是,现在信息泛滥,真假难辩,成人有时候都会在信息的汪洋中迷失自己,更别说让没什么分辨能力的孩子来识别了。

孩子的性教育这个问题没有解决,还需要学习,提升。

第四个问题,自己尝试过的方法是什么,还有没有其它可能?

对于孩子的儿童性健康教育,自己采用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读绘本,网上买了一些书来读,等孩子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自己按照书中的解决方法结合自身来解决问题。

但是,这个方法有很多不足之处,选择合适的绘本和书籍是起点,疑惑点是是我家孩子的问题书中没讲,或是我要通读全书才知道怎么做,连个交流的人都没有。难点是,要读完一本书,理解全书,好像要花好长时间。

他们说的这种学习方式,好像全部解决了我的疑问,我感觉有必要尝试一下。

…………

一件事对自己有没有用,其实问自己这4个问题就够了,当你认真回答完自己提出的4个问题时,有些事你才不会因为错过而悔恨当初自己没有坚持一下,或许一次的错误,付出的代价将是不可估量的。

3

决策能力的背后,是认知能力

一个人的决策能力几乎和他的人生发展高度成正比。

背后逻辑也很好理解,人生发展本质上就是正确地做一个个决策。一个人的决策质量高,他就升得快,也意味着思考能力越强,思考能力本身就是越往上越需要的一种能力。

一般来说,决策时都会有4个主要的考虑因素,这4个因素共同影响着决策的质量。

第一个因素是自我的认知,对自己的能力、个性的认知,知道哪些对于自己是重要的,那些是次要的,浓缩为一句话;认识自己。

第二个因素是环境和机会,比如自己的经济水平和条件是否支持自己有决策,具体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表现为支持和反对两个方面。

比如自己选择,闭门读书三个月,打通某一个行业的专业知识,经济条件是否支持?工作上是否允许?创业环境是否允许?学习环境是否适合?是否有人可以交流和互动?

第三个因素是教育与职业经历。自己有教育经历是什么样子的,职业经历是什么样子的?这些经历对当下做的这个决策有什么样的帮助,是正面帮助还是负面帮助?

第四个因素是符合长远目标。简单来说,这个目标是否和自己的长远目标相匹配。

一个人决策能力强,往往意味着这个人在四个部分的认知能力都很强。对自我认知清楚,对环境因素分析到位,对需要的知识能通过渠道获得,对自己下一步的人生目标非常清晰。

问题是,每一个都想做出一个完美的决策,可是偏偏就是做不出呢?

因为阻碍你决策的是,你的错误心智模式,错误的心智模式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逃避模式。

我们常听一句话,有些人为了逃避思考可以做任何事。

比如,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时,每一个字,你都认识,可是你不定能理解文章到底在说什么,对自己有什么用,然后,你看完就完了。

这一类的特点是,永远学自己熟悉的东西,走熟悉的路,听熟悉的歌,见熟悉的人,其实,是在逃避。

第二类,绝对安全模式。

今天你在互联网上买一个课程,别人都会告诉你风险。

其实任何一个课程的选择,也有背后的风险。决策中的很多纠结往往都是希望百分百规避风险,甚至有人来问我是否可以告诉他,怎么做一定就能达到完美结果?

显然,没有绝对这回事。

在动物界判断一个物种是否具备高等的智慧,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它眼睛的位置。低智慧动物的眼睛位置基本都在头部的两侧,比如,鸡、马、鱼。高智慧动物的眼睛在头部的前侧,比如,人、狗、猴子。

理论上讲,眼睛在头部的两侧更有利于生存,因为在这个位置眼睛的视野是全视角,都不用转头,稍微转动下,眼睛周围的视野就一览无余。眼睛在头部的前侧反而是有视野盲区的,但为什么高智慧动物都是眼睛集中在头部前侧这样的进化方向呢?

答案是:眼睛在头部的前侧才有可能集中视野就一个点进行观察和思考,进而,才有可能进化出大脑皮层发展出更高的智力。

当然这一切的代价就是,放弃全视野,放弃百分百的安全感。

不是为了鼓励你去冒险,而是想说明白,越是追求百分百的安全感,越意味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决策的能力,本身是认知能力,不如每天花点时间,来朝华读书提升下认知吧~~

朝 华 读 书

一个以”爱自己、爱孩子、爱家庭、爱成长“为核心理念的女性成长社群,用最有温度的社群陪伴,帮助所有女性成长拥有“幸福力”的魅力女人!

用阅读丈量世界

欢迎关注——朝华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