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有完美的生活,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或者愿望实现不了,欲望满足不了,事情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等等,于是便会发牢骚。 应该说,发牢骚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本能,就如高兴了会笑,不高兴了会哭一样,不满意了就难免发牢骚。但是“牢骚太盛防肠断”,偶尔发发牢骚无伤大雅,但若任这种负面情绪肆意宣泄,则很容易“生于己”而“毁于身”。 1. 前些日子和同学小聚,席间听得最多的话莫过于牢骚话。 有人说:“今天天气真是不好。”马上就有人跟上一句牢骚:“现在这大气污染这么厉害,哪里还有好天气啊?” 有人说:“今天来的路上堵车堵得厉害。”马上又有人发牢骚:“现在的交通状况真是糟糕透了,哪天不堵车啊?” 男士为工作太累、待遇太低发牢骚,女士在为物价太高、房子太小、老公回家太懒、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发牢骚。总之,满桌都是牢骚话,大家嘴里的生活一点也不美好。
人为什么会发牢骚?当然是对现状心存不满。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有完美的生活,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或者愿望实现不了,欲望满足不了,事情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等等,于是便会发牢骚。应该说,发牢骚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本能,就如高兴了会笑,不高兴了会哭一样,不满意了就难免发牢骚。但是“牢骚太盛防肠断”,偶尔发发牢骚无伤大雅,但若任这种负面情绪肆意宣泄,则很容易“生于己”而“毁于身”。 2. 牢骚的内容无非两方面:一是自己周围的环境、人事。比如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风气、某些规定等等,看不惯、不赞成、不满意,于是发牢骚;二是和自己密切相关的,包括自己本身。比如对工作不满意,对家人不满意,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为自己不被赏识等等。 对自己周围的环境、人事发牢骚,牢骚再多,也起不到改变现状的作用,于事无补不说,还不同程度影响自己的心绪,这样的牢骚最好不发。而对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事和人心生抱怨,牢骚太盛,害处可不止一二。
2.对家人发牢骚,因为关系太亲近,常常口无遮拦、毫无顾忌,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也说,常常伤人不浅。而伤了家人的心,自己也自然不好过,于是最终也伤己。更何况,牢骚表达的是不满的情绪。这种情绪无疑会影响到家人的心情,试想一下,家里有一个牢骚满腹、唉声叹气、对这不满意对那觉得不顺心的人,会高兴得起来?只能跟着一起郁闷了。
3. 有过一定经历之后的我们,事业尚需努力,家庭尚在建设中,上有老下有小,老有卧床需要昼夜照顾的时候,小有叛逆顽劣需要拿出全部心思应付的时候。在这样一个爬坡的阶段,整理一下内心,是不是积存的牢骚也不少? 若不能恣意发出去,那如何处理这些已经生成的牢骚?当然不能长期闷憋在心里,闷而不发,和不管何时何地乱发一通的副作用大小相当。所以,宣泄是必要的,只是方法要科学,要以不伤人伤己的方式来进行。 千万不要不管不顾对着同事、朋友、家人一通唠叨,除了有上述不良影响之外,还特别有损自身形象。在我看来,在很多人面前摇头甩手外加不理智言语的,和当众撒泼没什么两样。可找一个自己信任又能理智疏导自己不良情绪的朋友,一吐为快;也可拿一纸一笔和自己对话,把让自己心烦的事逐一列出来,写上自己为什么抱怨,为什么不满,然后封存起来。过些时日再拿出来看,或许好多事情早已如一阵风吹过。
想起那个驴子掉进枯井里的经典故事。当驴子的主人找人往枯井里扔石头的时候,若这是一只遇事爱发牢骚的驴子,就会一边承受着石头的击砸,一边发牢骚:“我为主人辛劳一生,在我遇难的时候,他不但不救我,还落井下石,人心薄凉啊!”“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呢,就这样丧身于乱石之下了。”最终真就被石头掩埋。但故事中的驴子不是这样的驴子,它不断踩着扔下来的石头,提升自己的高度,最终胜利走出了枯井,自己救了自己。 所以,在诸多人生不如意面前,就学那头不发牢骚的驴子吧,把不如意踩在脚底,化为动力,去努力改变不如意。与其抱怨路不平,不如拿起铁锹去修整路面;与其抱怨天黑,不如点燃一支蜡烛。以如此心态面对人生不满,反而能够获得一个完美的世界。 改变现实中的不如意的同时,更需要改变的还有自己的内心。很多时候我们对工作不满,对别人不满,遇事容易从外部环境找不足,容易看到别人做得不对的地方,看到该别人负责任的过失,却很少检视自己,哪里有不足,哪里需要改进。这样的心态很容易引来满腹牢骚。 4. 有两个渔夫结伴出海去捕鱼,结果没走出多远渔船漏水了,两个人忙着补船。一个发牢骚:“这什么破船啊,这么不结实!” 一个说:“嗯,这船是该换了,这次努力多捕点鱼回去,攒点钱换条新船!”补好船两人继续出发,不一会海面起风了,吹得船东摇西晃的,让人很不舒服。 发牢骚的人又说:“唉,这活真是不好干,真不愿意做了。”而另一个说:“回头非得换一艘大一点的船,又结实又稳当。”好不容易捕了几网鱼,小船装得差不多了,两人调返航。
两人好不容易把船扶正,爬上船来,看着空着的鱼筐,发牢骚的人火往上冲:“你怎么开得船啊?你这开船的技术真是太差了。跟你一起出来打鱼,真是倒霉透了!”另一人不说话,但在心里想:“我非得换一条好的船,再好好练练开船技术,等着瞧吧!” 那次出海回来,两个人就散伙了。爱发牢骚的人又找了一个合作伙伴,还是一样的模式劳作。而另一个人凑了一笔钱买了一条崭新的大船,又雇了两个人,一个开船技术一流,可以从容应对恶劣的天气,一个捕鱼经验丰富,和他一起撒网捕鱼,于是收获与日递增,收入也越来越好。很快他就又买了一艘更大的船,雇佣更多的人,自己做起了鱼老板。 只抱怨客观环境,只看到别人的过失的人,永远看不到自身的不足,也就难以有进步,有突破。而能够检视自我,凡事从自身找原因的人,能够冷静面对现实,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积极想办法提高自己,解决问题。成功当然青睐于后者。 不记得在哪里读过这样一段话,一直很欣赏它——“当你用一根食指指着别人的时候,却忘了另外歪曲的三根指头是指向自己的。”所以,在心有不满,欲抱怨别人,朝别人发牢骚的时候,不妨先眼睛朝内看,先检视一下自身的问题。 5. 记住最重要的一点:知足常乐,对自己不苛求,对生活不苛求,自然就不会有牢骚。 当你抱怨收入低的时候,看看那些失业的人; 当你抱怨房子小的时候,看看那些租房子住的人; 当你抱怨孩子不听话不喜欢学习时,看看那些为没有孩子四处求医的人…… 很多时候牢骚的产生多源于自己欲望太多,得到满足的太少,缺少一颗知足常乐的心。若多看到自己拥有的财富,多看到自己美好的一面,便觉知足,何来牢骚呢? “锈生于铁,腐蚀铁,牢骚生于己,毁己身。”所以,远离、放下牢骚,让一颗心免于牢骚的侵蚀,让脚下的路在不抱怨中向着太阳的方向伸展……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