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透前,为什么要提前做好动静脉内瘘?

 肾内血液净化 2019-07-17

什么是血管通路

上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慢性肾脏病患者可选择的透析方式,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如果选择了血液透析,我们要提前做什么准备呢?

血液透析的方式就是需要把血液引出来,到体外的血液透析机里,通过机器把血液里面的毒素、多余的水分扩散出去,然后,把净化完的血液输回体内。这样,血液中的尿素和肌酐水平就会下降,水分也会减少。

很多肾友朋友听医生说过在透析前要提前做一个瘘,那是什么呢?

我们刚才说过,透析就是要把“脏的”血引出去,干净的血输回去,那么,这就需要有一个管道通路。

尿毒症患者的透析需要终身维持,需要有一个长期的通道,我们把这条管路叫做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而这个管路的建立需要在透析前就做好。

这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经过一段时间血流的冲击,这条血管会逐渐变厚、扩张;经过大概3个月的时间,就能在体表摸到一个条索状、弹性很好的血管。内瘘成熟后,才可以用于血液透析治疗。

除了动静脉内瘘,还可以做中心静脉导管,或者人工血管,但动静脉内瘘更为持久。而且是在自身血管上改造,穿刺之后,针眼愈合了,体表还是完整的,不容易发生感染;另外,动静脉内瘘不容易长血栓,相比其他方式对患者生活影响最小,护理起来最方便,更加经济安全。

因此,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

而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患者是脖子或者大腿上插着管子,那是什么透析管路呢?

这就是我们刚刚将的另一种血管通路,叫做中心静脉透析导管,也叫中心置管有临时和半永久两种,一般需要马上透析的人,来不及等的会选择这种管路。

比如急性肾衰竭患者、中毒患者。有些慢性肾衰竭患者因为一开始拒绝接受透析治疗,没有提前建立血管通路,等到出现了严重的心衰、高血钾等问题时,需要马上透析,就需要临时做中心静脉透析导管。

这种管路的优点就是速度很快,放完马上可以使用,但是缺点就是没有动静脉内瘘长久,如果长期使用它,很容易发生感染,放置导管的位置很容易长血栓,导管也容易脱落,引起大出血。因此,如果需要长期透析,又会重新建立动静脉内瘘。只有在动静脉内瘘建立有困难或不成功时,才会选择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长期透析的血管通路。

看到这里大家对血管通路也有了一定了解,我们首选的通路方式为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最为安全、最为经济、且维持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通过外科手术建立内瘘后达到使用标准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这就是我们要提前准备的目的。提前做好通路准备,不仅能延长内瘘使用时间,也避免了静脉插管的痛苦和经济花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