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有这样一段传说,“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这段传说,是对中华远古时代的一场战争——黄帝与蚩尤的战争,战败者蚩尤去世以后的一个补述。它是说,蚩尤死后,他的精神不死。一个远古的秋天,蚩尤走向刑场。用于将蚩尤枷住的桎梏,被蚩尤的鲜血浸透了。血染的桎梏散落荒野,变成了漫山遍野的枫树。从此以后在秋天,枫树用它火红的枫叶,召示着蚩尤的精神不死。在这里,《山海经》没有以成败论英雄,而是对一个战士的死致以深切的哀悼,对一个战士的顽强战斗精神致以永恒的赞礼。 五千年前,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原大地上,存在着黄帝、炎帝、少昊、蚩尤等为部落首领的氏族集团。古书上说:“九黎君号蚩尤”、“蚩尤,古天子”“盖诸侯号也”蚩尤是统率九黎的领袖、诸侯。九黎是当时华夏大地上几个大的部族之一。上古传说中,华夏民族的先祖三皇五帝中的天皇伏羲、地皇女娲、人皇神农皆从东夷九黎出。蚩尤是九黎的领袖,是华夏民族的先祖伏羲、女娲、神农的传人。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龙鱼河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在这里应理解为蚩尤是八十一个氏族大联合族团拥戴的领袖、英雄。史书说,蚩尤族团内部制定了维护社会安定的法规和刑法;发明了冶铜技术;创制了各种金属兵器;蚩尤善观天象指导农耕。在农耕技术上与炎黄族团并驾齐驱;发明了筑城技术;对部族的融合统一,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蚩尤在民族融合的争斗中、在各部族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中,曾经打败炎帝使其九隅无遗;与黄帝对抗,九战九胜,真是威震八方的一位大英雄。最后在涿鹿败于黄帝。 蚩尤战败后,他统率的九黎部族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蚩尤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缔造者之一。 在5000多年前的华夏大地上,民族还在形成过程中。各个族团和部落正处在相互兼并、融合的过程中,即使出现了酋邦王国,也不会有严格的地域界限。因此,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我们不能用正统王朝的眼光去看蚩尤。各个部族为了扩大生存空间,为了扩大势力范围,发生争夺战是当时的客观存在,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没有犯上作乱可言。因此,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我们不能用后来传统礼教的眼光去看蚩尤。 尽管蚩尤在涿鹿败于黄帝,从蚩尤的一生业绩来看,他仍然不失为一个英雄,一个战败的英雄。惺惺相惜,蚩尤受到战胜他的黄帝的敬佩,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受到几千年以后的帝王和将相的景仰。秦始皇亲祭蚩尤,为八神之一的战神,后世帝王、武将出征之前常祭拜蚩尤以求庇佑。 在民间,蚩尤受到了中华各民族的祭祀,将他与黄帝、炎帝尊为中华的三祖。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现存有轩辕丘、蚩尤坟、黄帝泉(阪泉)、蚩尤三寨、蚩尤泉。现代建筑有“中华三祖堂”、 “蚩尤广场”等。 在民族、国家形成后,在后世的“成王败寇”的礼教思维的笔下,蚩尤才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凶神。 在这里,我不想做历史的论证,我只想步《山海经·大荒南经》:“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的神话传说,为失败的英雄蚩尤写一首赞歌: 枫树的传说
《山海经》:“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