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是老师们最兴奋的一天。期待已久的山东省第一届地理研学旅行在前期充分的准备下正式踏上了征程。清晨,风也温柔,水也灵秀,阳光正好,研学旅行正在路上。900多人的队伍,分四组有计划、有组织地踏上了研学旅行的道路。对中海湿地、黄河小开河闸区、秦皇源、魏氏庄园、魏集古城落和西纸坊古村落进行了有序有质的考察。山东省地理教研员甄鸿启老师为老师们讲解:河流凹凸岸的建设利用。感受人类如何趋利避害、因地制宜改善生活和发展生产。重点了解了城市规划建设中如何巧妙利用原生环境,发挥湿地的净化功能,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功能区的构想和措施。风景宜人的湿地公园令人心情愉悦,成为城市中亮丽的风景线!中海湿地的考察,让老师们通过中海湿地的形成,绿化带植被与当地气候、土壤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中了解如何因地制宜进行城市规划,合理建设生态城市。魏氏庄园,位于黄河白龙湾险滩北侧的冲积平原上。是一组独具特色的城堡式民居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北方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通过研学考察研究,了解了特殊历史背景下,魏氏庄园的设计建设极具防御特色。联想到福建土楼的防御功能,对理解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对聚落的既定影响。魏集古村落重建于2016年,融合明清古建筑风格与江南水乡的布局。走进古村落,让人怀疑是否走进了烟雨濛濛的江南水乡?内河航道交织,古街错落有致。无论是街道、商号,还是楼台、广场都呈现了古村镇特有的历史场景。通过对魏集古村落的调查研究,可以进一步理解聚落与文化的发展,以及古村落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第五站:黄河古村落西纸坊,探究黄河文化与人类发展。 西纸坊黄河古村落是坐落于黄河滩上的高台土坯民房。这种四合院模式,青砖立柱,以及高于周围的土台、土坯砖墙,无不诠释着黄河流域劳动人民朴实无华的智慧。了解河漫滩地形特点和形成过程。理解"母亲河"黄河的奉献。 为你行走,研学旅行正在路上。滔滔黄河塑造了广阔的河漫滩,神奇的地上河;感同身受我们人类巧妙利用自然、战胜自然的伟大成就,以及黄河文化的繁荣昌盛。让炎黄子孙人杰地灵,也让我们后世子孙一脉相承。相信,黄河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久经不息,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一同行走在黄河岸边;明天,我们将孵化出千千万万个创新人才。感谢陪伴我们一天的义务"导游",滨州一中的地理老师成汉平老师。耐心细致的解答,博观约取的阐释,让我们的研学旅行收获颇丰!撰稿:邱秀玉编辑:燕静 韩硕 刘亚男素材提供:王静 邹道华 焦昱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