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玫瑾慧言慧语

 hexudechunfeng 2019-07-18

日前,在天津近距离聆听李玫瑾教授的慧言慧语,不忍独享,整理出来献给朋友们。谨记:传播扩散是功德。

李玫瑾慧言慧语

1.在孩子1岁之前、完全不懂事的情况下,“依恋”的出现,是一生有效的“心理资本”。有了这个资本,当他人生中出现挫折艰难时,他才能能保持轻松、宽容的态度。

2.“依恋”先是一对一,而后在固定抚养人不离开的前提下,才逐渐发展健康的亲情、友情关系。

3.现在出现12岁少年伤害妈妈的案件,你都不用问,就知道孩子一定不是在妈妈怀中长大的。

4.有人大代表提议:多办0到3岁幼儿园!我听了,差点哭了。——这位人大代表,你负点责任好不好?孩子0到3岁,都应由母亲抚养。

5.孩子小时候运动没兴奋透,长大容易抑郁。儿童时代多运动,可减少成年之后抑郁。

6.很多年轻父母都从自己的父母那里获得这样的信息:孩子不要一哭就抱,你抱起来就放不下了,应该让他哭一会儿再说,压压他的急脾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在孩子一岁之前,他一哭,你就应该把他抱起来。

7.孩子在一岁之前,他的哭是生理的哭,不是心理的哭。什么是生理的哭呢?就是他真的是难受,所以你要呼应及时,才能让他不哭。他本身就已经感受到了痛苦,你再不抱他,他就更痛苦了。

8.我们要知道内脏有自主神经系统,就是植物性神经系统,只要是神经它就有记忆功能。很多成年人有心理疾病,他想不出来自己是为什么得病的,问题都在自主神经系统里面。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内脏记忆。

9.孩子哭喊时间长了就睡着了,醒来可能接着哭,有的孩子就咬手指头。我们看有人成年之后出现一些手部动作,都跟他早年口腔期过得不好有关。在这种背景下长大的人,成年之后一般都是暴脾气。

10.今天的“路怒族”,都跟小时候哭闹大人呼应不及时有关。

11.怂人脾气大,这最糟糕。一个孩子小时候没吃过苦,长大了干活就委屈,这就是犯罪的根源。

12.要努力培养孩子的“不忍”之心。不忍之心要靠育,但不养,就难育。

13.传统的慈母严父、棍棒下出孝子,我不太赞同。我比较主张的是严母慈父。父亲恰恰是因为你有力量,而不要轻易使用暴力。最有力量的应该是心力,也就是说你能让孩子在心里尊重你、佩服你。你要在孩子最为难的时候、他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告诉他怎么做:第一,这个事眼前是大事,但回过头看就不大了,要给孩子一种胸襟。第二,告诉孩子,我有力量,但我不随便滥用,而是给你一种朋友的感觉,给你建议,告诉你该怎么做。父亲,要理性和善。母亲,要坚决不宠溺。

14.很多家庭只有宠溺,没有情感。宠溺是什么?把孩子当成一个可爱的动物来养,当孩子一旦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以后,就开始责怪。真正好的情感应该是一种陪伴。你成功的时候,我为你高兴,你失败的时候,我在你身边。

15.如果早期错过了陪伴孩子,只要在孩子还没有离开你,单独走上社会之前,还能补救。你只要做到:第一,真的做他的陪伴者。第二,要坚持原则。我非常赞成美国一位教育家“和善而坚定”这样的教育理念。

16.我特别主张孩子在初中这个阶段,父母关注的不是学习,而是乐趣在哪里,以及未来想做什么。你要帮助孩子找到他自己的价值,而不是简单地逼迫他达到一个怎么样的高度。当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后,就会知道能做什么,能够感受快乐和成功,就不会和父母发生势不两立的情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