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中国心》----钱穆先生纪录片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07-18

△钱穆先生

凤凰卫视纪录片

《我的中国心——钱穆》

钱穆(1895—1990),史学大师、国学大师。曾任北大、清华、西南联大教授,创办新亚书院。著有《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等1700余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

△谷瑞照先生(钱穆先生弟子)

2019/4/12 11:31  钱穆读书会

谷瑞照先生:

我看这个片子好几次了,每次都是流着眼泪看完。

中国是多么肮脏的腐败的社会!却偏偏能在这样的污泥中间,开出这样乾净的莲花。实在是太不相配了!

套一句钱老师的话:

我这后半生只想做两件事:

一件事,自己好好读钱老师的书。

第二件事,好好带领大家读钱老师的书。

我觉得只有这样,中国优秀传统化才有真正复兴的一天,中华民族才有真正在世界上光耀的一天。

2019/1/25 08:32 钱穆读书会

谷瑞照先生云(钱穆先生弟子):

我认为我国的学问,主要从人性人情的自然处,和社会人群的長期经验处下工夫,讲求大众的永久幸福。

它的內容,歸纳要项,可以得出以下六点:

一,在求个人的安身立命。

二,在求社会的安和利乐。

三,在求民族的生存发展。

四,在求国家的富强康樂。

五,在求世界的永久和平。

六,在求宇宙的整体太和。

先秦各家,或多或少,或全或偏,都在追求这几个目标。

这就是我整理出来的一条龙式的国学主轴知识。

在中国思想史上,任何一个人或是一个学派,偏离了这个主轴,都不是实学,而是空论;都不是正学,而是偏见。

我们检查汉以后的学术内涵,就可以用这个作标准,来评量他们的是非,得失,成敗,功过。

我国主要的学者和学派,都是在国家发生大问题的时候,出来寻找拨乱世而反之正的好办法。

治学没有目标性,置民族兴亡,国家强弱,人民苦樂於不顾,这绝不该是值得标榜的好学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