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8:客体关系(温尼科特)--李鸣老师精神分析微课》听课笔记

 灵草127 2019-07-18

客体关系是现代精分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经典弗洛伊德、新弗洛伊德(荣格、阿德靳等)、后弗洛伊德(依恋、客体关系、自体)

弗洛伊德把力比多投射的对象称为客体,这个客体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体,可以是抽象的物体。

客体关系理论学派:泛指人与人建立关系的对象。认为人都有基本的动力寻找与人建立的关系。人都具有基本的动力,去寻求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人总是习惯沿袭早年形成的客体关系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符合这种观念的人和事,以此来建立人际联系的。举的例子:苹果。主要是因为内部有苹果的呈相。重要的客体对象帮助你造成的,内化和内部呈象是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识别自己与他人、识别物与物不同的区别。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童年期造成的。内部呈相在生活中不断的演习,是在无意识中的。会深深地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态度。遇到事情时自然出现的第一想法或念头或反应。

一个人在生活中实际面对的是两个:一个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一个是大脑的内部呈相。老师举例子:一个心理老师,如果你去听课,这个现实中的心理老师和你想象中的一样,你就会觉得这个心理老师真好;否则你就会觉得不好,失望。我们的实际态度与想象中会有差距。你的童年期对某人的印象会不知不觉转化到现实中来。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是客观的,但实际上往往会受到个人的经验影响。心理学效应:墨菲定理如果事情有可能出错,它就一定会了错,只是早晚问题。(老师还用英语念了一遍),逻辑上不通的,心理上能行通的。事情举例:1、总觉得自己会考试考不会,即使考的好,也不会认为自己是有能力考好的,也会否定自己。2、灰姑娘的故事。倾向于不好的事情。

以上内容是上节课讲的。下面是新内容:

大脑内部有多少呈相,你也不会知道。比如:我说苹果、桌子、勇敢、仁慈等,每个人的理解都会不一样。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内部观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婴儿的感觉是如何归因的,最初形成对自己的看法,是双亲对孩子的态度决定的。初始的自我评价,不断,就会形成自我的评价。一个完整的自我意识是: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应该成为谁,还会知道自己将会成为谁,这三者重合度越高,幸福度就越高。完整的自我意识不是完美的自我。而是知道自己有啥优点,有啥缺点,(也就是人有自知之明吧)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切合实际。人人辜负了我,或者我辜负了人人。嗨嗨嗨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非常复杂的。

老师在这里让大家看了一个图:一边是男人,一边是女人,(这两个人可以是世界上任意两个人)来说明任何两个人的心理结构,比如一个人要找苹果,是按照大脑里的苹果的呈相去找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罗密欧去找自己的爱情时,因为头脑里已有自己的爱情呈相。我是这样这样的,我要寻找的那样那样,按照大脑中的形象去寻找的。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寻找那个人。真实的互动中也会矫正大脑中的形象,但很微弱。

客体关系的经典名言:两人相见,六人在场。男孩子第一次的爱情是要寻找妈妈的影子,所以“新娘”。女孩子寻找的相当于父亲。这里的男性或母性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的父母,而是头脑里形成的男性化或女性化。我们的父母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优秀。

老师举的一种情况:比如东瓜或南瓜等,找一个东南西北瓜。往往没有上面图片画的那个清楚,重影越厉害,将来找对象时就会越困难。早年的经历太过荒唐或太过异常,都会影响成人的现在问题。模糊或太具体都是不行的,差不多一样就行了。要么追求完美,一个也不要;要么是啥都要。

治疗:让他退行,回到小时候,治疗师做他好的客体。

课程讲到57分钟,往后的是提问解答环节。我认为有意义的部分记录,记录的不完整。

1、问:矫正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答:心智化、觉察能力,都是后天培养形在的。父母亲是不安全依恋的,生的孩子有75可能是不安全依恋。人是有修复能力的。先要成为他重要的客体,才有可能对他有意义的。

2、问:早年是指啥时候?

答:早年:往往是俄狄浦斯前的。早年这个阶段主要是指这个,这是各个理论基本认同的。

3、问:如何通过互动来进行矫正治疗?

答:需要通过治疗师来做他的客体,内化,不良的或错误的内部呈相,用正确的内部呈相代替不良的内部呈相。

4、问:无缘无故的伤感会是早期的客体关系形成的吗?

答: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大脑受伤引起的,生物学的是疾病。不能拿一个现象去与客体关系套。

客体关系取决于他的早年内化的过程以及内部呈相的形成。所以同一个家庭的,哪怕是双胞胎子女的,他们内化的过程不一定是一样的。

行为背后的动机才是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用来矫正早期的客体关系。

早年的养育者经常变动会不会影响一个人的客体关系。不是这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