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17宪问篇。

 chenliwei80 2019-07-18

【17】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没有自缢身亡,却又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在诸侯中称霸,匡正了天下,人民到如今还受到他给的好处。假使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已经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在左边开的落后民族了。难道管仲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知道吗?”

1.        纠(jiū)。

2.        相:辅佐。

3.        一匡天下:使天下得到匡正。匡(kuāng)正:纠正。

4.        微:无,没有。一般用于和既成事实相反的假设句前面,即“假使没有”。

5.        被(pī)发:披头散发。被:同“披”。左衽(rèn):衣襟,开在左边。汉民族古代上衣的衣襟是向右边开的。衽:衣襟。被发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6.        匹夫匹妇:一男一女,指普通百姓。谅:信实,遵守信用,这里指拘泥于小的信义、节操。

7.        自经(jīng):上吊自杀。

8.        沟渎(dú):小山沟。古时,田间水道叫沟,邑间水道叫渎。

9.        而莫之知也:同“而莫知之也”,却没有人知道这么回事啊。莫:无人,没有人。

管仲忍辱负重,忍受着他人的责备,为民族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