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拾“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木香草堂 2019-07-18
  

摘要

  因材施教在教育界享有比较高的声望,经常听这个名词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对于因材施教的内涵的剖析能真正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确实需要教育者们深思和研究的。本文第一部分从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的方矢。三个有针对性的方向指出教师教学的态度,教育对象的自身条件和教育者所持的教育过程和方法。第二部分着重讲述如何重拾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在幼教课堂中的运用?以观察和记录、课堂设计、评价反思三大行动与反思的反复实践创新加经验总结,提炼出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第三部分主要就以上的策略运用带给我们优质教育的成果做出分享。

    关键词: 重拾 因材施教 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是中国伟人孔子时代的教学产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纵然时过变迁,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里却一直沿袭着孕育教育生命的真理——因“材”施教!哪一个国家栋梁之材不是从小毛孩儿以呀学语开始起步?哪一位教育家、工程师、艺术家不是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开始努力?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人类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那是因为“人”是顶天立地的生命体。万丈高楼平地起,早期教育是对人生系统教育的奠基工程,忽视不得!因材施教从我做起;因材施教从孩提时实施;因材施教从每人兴趣入手;因材施教基于弱势群体展开;因材施教从课堂活动中渗透;因材施教在家庭教育中运用……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走近每个人的心中。

当我们听到新闻报道说某青年犯法坐牢,你有无思考该青年孩提时的教育如何?当我们听说一神童诞生时有否关注其父母教育心血怎样?孩子,这小生命个体的成长历程需要我们重视。好的教育产生高素质的人才,反之,教育的不好或不看重孩子的教育,不仅耽误了孩子的前程,更造成了国家衰亡。日常生活中,因材施教虽为众人知晓,却似乎被人们遗忘。因没有人真正将因材施教摆在心中。当我们以长远的眼光看因材施教的价值,会发现每个人都是光彩耀人的!

每逢参观幼儿园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幼儿园的办学目标和理念。大多数的园所文化中有倡导:尊重每一个孩子。如同纲要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从注视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开始行动。注视每个点实施因材施教,所谓细节成就精品的道理所在吧。那么,因材施教的具体含义何在,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策略,因材施教究竟会带给我们怎么要的成效。我们具体谈谈。

一、  有关因材施教的理解

一)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顾名思义,它的字面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它的含义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出 处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有教无类既指教育的平等性,不分高矮、贫贱、富贵都可以享受教育之外,更指教育的普遍性,凡是社会人都有义务享受到因材施教的“教学”。这种教学更倾向于教育的优质化手段。总的说来,因材施教应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公认和公益上来,公平体现在凡教育出来的都是人才,公正体现教育有对待个体个别教育,公认体现在教学质量把关方面,公益凸现教育者的教学奉献精神。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面向全体,是大多数人每个人应该有权利得到的教育,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是国家的栋梁,都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都需要更好的培养。

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体,这个存在体是个有灵气的生命体。生命在茁壮的成长期间,需要不断给予充分的阳光、空气和水分等营养供给才使生命更旺盛。但是在这个成长历程中,各个生命体的表现是不同的,各个生命体的喜好也是有区别的,不同的个体要分别对待。

比如植物的花开现象,昙花一现完了,而月月红却常开。

所谓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是面向每个人的不同才能实施教育。这里的“材”更指出众的天赋和兴趣特长。小张三的音准好,唱歌不会走调,我们可以让她在音乐方面有更好的训练。李四很喜欢下棋。我们可以引导他走思维逻辑训练之路。现在幼儿园开展了许多特色课程,比如右脑训练、舞蹈班、小提琴班、绘画班等等。在不同的程度上提高了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从加德纳的八大智能来分析。每人的侧重点也不同。如爱因斯坦是属于逻辑思维方面出众的伟人,毕加索毕生从事绘画艺术因而空间智能出众。华生说:给我一打孩子,我将他们培养成不同职业的人,有医生、作家、乞丐等。我们的因材施教是有侧重点的,是因人的特性不同来实施的。最后是更好的为培育出好人才服务的。

三)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这“材”是指个别生命体所表现出与众不同方面被公认为差劲不足的方面。如某个孩子口吃的行为,如何利用因材施教进行干预,并有安排有计划有目的训练一段时间,使他可以用正常流畅的语言表达思想。培养其不够的一方为要提高其综合能力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为总体的整理发展,来提升全体的教育水平。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也指在平时发现个体的某种特殊表现,例如体育公开课上,某小朋友摔倒了。做为教育者不可忽视当其没发生过。应该反思行为发生的前因后果,并对此次的行为做出防范措施。或者对该小朋友的平衡能力或是注意力等进行训练。以此为例,要是在工作中遇到个体发生的突发行为或异常行为,都要重视并解决隐患。教育的随机性与因材施教有效的相结合。

二、如何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问题

一)第一步骤:观察记录

建立每一孩子的档案,温州教研室出版了一套“小脚丫”幼儿成长档案,在量身订做的同时不忘给孩子做观察记录随笔。每一天抽一个时间写观察记录,大约5分钟可以记录一名儿童,花半小时就可观察5名儿童的行为状况,一个星期后做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纵向看是孩子一个星期的大致情况可以确定孩子的基本特征。可以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横向情况显示了该6名儿童之间的差异点,可以进行因人而异的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记录个别突发事件,对该突发事件的发生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到相关的问题所在,记录在案。例如,某某小朋友在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伤了头部,对于这种安全问题的发生,有自身的原因和幼儿园的责任。当我们记录在案反思事情经过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首先在常规方面的教育不够,其次在该个体幼儿自理能力方面缺锻炼,再次幼儿园的教育者关照不到位,最后还可以讨论幼儿入厕流程,作为一个主题教育来细化入厕步骤,重视安全隐患。

对幼儿的观察应该是每时每刻的,一日环节中所流露的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留意察觉,甚至是细微的变化。孩子很纯真,她们的心思大都写在脸上,教育者通过观察、谈话、参与一起活动都可以感受到孩子们不同的特性。只有我们了解了孩子,能站在同理心的角度为其着想,我们的教育才可能从孩子的需要和本身出发,构建有层次有价值的课程。

二)第二步骤:课堂设计

课堂设计在面向全体需要安排学科教学,即纲要中五大领域的课程体系。大多数幼儿园总是以“1+X”的方式来构建课程。以五大领域课程为基本点,即所谓的1,X表示在1的基础上所延伸出来的适合自己的幼儿园实际的其他课程,如兴趣班的多姿多彩课程,引进国内外优秀成果作为幼儿园特色课程,以加德纳的八大智能为导向的多元探索课程,构建园本课程等。

不管是什么课程,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总是围绕着教育目标、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化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有引题导入、理解课程以及课程延伸作业。如何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为我们的孩子打造美丽的课堂时间。需要教育者采用多元化的设计方法。

用多元化的导入法引题,利用感觉通道的个体差异,引导孩子在最快的使每个孩子都可以从基本点浅水处入足过河。雷斯曼指出,有些人善于通过读或看来学习,有些人通过听来学习,而有些人则是通过谈话来学习。感觉通道是指学习者对视觉、听觉、和触动觉的偏重程度。因此,我们安排多元化的导入法,非常合理的照顾到了全体幼儿。例如《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广告》一课,我们要做许多的准备工作,为课程的导入多样化做铺垫。如拍摄大街商店的广告牌展示图,剪辑有关广告宣传的录影,带领孩子们作广告模特秀,搜集广告宣传单页等等。孩子们通过多种渠道感受到自己对广告的了解,并对广告一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仅引导孩子投入学习环境中,更要让孩子如何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课程内容。我们采用多元的理解方法开启儿童智慧之门,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为教学过程服务。

每个人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特别关注,因此在自己的爱好方面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果我们以熟知的道理解释不懂的事情是有规律可循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告诉我们“跳一跳,摘果子“的道理。运用孩子们认知通道的个性差异,有些孩子偏爱运动型记忆,有些孩子偏爱阅读型记忆,有些孩子甚至喜欢歌唱型记忆等等。如果调动孩子们的多方面兴趣,可以发挥教育的最优效果。

如音乐欣赏《啤酒桶波尔卡》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孩子们对听到的音乐做联想,听了着曲子以后孩子们有了什么样的感受表达。在这个基础上合着音乐打节拍,这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曲风,整体的音乐段式属于ABA,培养对音乐模式的把握经验。接着为音乐编说一个小故事,开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小故事配上情景,并在音乐、故事结合上编动作。创编动作是一种能力的挑战,需要老师的初步示范和引导。在对课程内容层层深入进行剖析和反复练习,以达到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深度。这样的理解记忆是最深刻的。

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尾声了,记得采用多元化的作业培养创新意识。温故知新,不但是巩固学习过的,更是盼望在学会的基础上有创新的事物产生,进而不断的温故知新。陶行知晚年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就是希望我们的教育不仅是输入的工程,更是让孩子们有所发展和提升的教育。孩子们能够在学完课程之后,对该课程内容产生自己的想法。这种针对与学习有关的生活方式的个体差异进行的教法,将有效的深入到家庭和社区中去。

三)第三步骤:评价反思

评测评价都是为了检验质量,取得经验,进而更好的为下次的教学服务。这是需要通过评价来分析,反思并总结经验,确定目标计划未来的系列安排。一步一个台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把握到达怎么样的高度。

例如,在入园面试上,插班生某某小朋友,4岁。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还不会说,只会几个词语,还是断断续续不流畅的,经评测可以确定孩子属于语言障碍特殊儿童,教育者应当看孩子语言发展能力状况是否有问题的,注意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孩子进行干预和辅导

在一次体检活动中,数据显示某小朋友的体重严重超过了标准,需要做多运动,或其他的干预措施。某小朋友的身高发展特好,是否可以培养为灌篮高手, 在优质加以引导兴趣行的引导,塑可造之材。

总之,教育要先有一个基础,然后确定教育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在以人为本的根本前提下,以材料位基础的条件下,教育过程实际上是玉被雕琢的过程。只有经过巧匠精雕细琢最后才光彩夺目。所以,我们要在反复评价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不断的良性循环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三、因材施教所要达到的果效

一)基础教育成果

以前我们说九年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如今基础教育被扩大到了0-6岁的托幼一体化教育。幼儿园教育就是根据3-6岁孩子的年龄热证实施的奠基教育工程。基本课程的教育让该阶段的儿童的身体运动 (大肌肉/精细肌肉);学科知识 (语言/数学/音乐/美术/科学等)能力;学习技能(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自我发展 (自立/自信/自觉/自控)能力;人际交往 (乐群/合作/分享(互助)/同情)能力等方面发展和谐。幼儿园有规律的一日生活为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材施教都是材!

二)特色教育成果

孩子的生命力健康如绿色常青,还不时的绽放花开的美丽!在幼儿园的大型活动中,经常出现艺术奇葩,那是我们的骄傲和荣誉。小小主持人、小小歌唱家、小小钢琴家、小小舞蹈家、小小演员们给幼儿园染上了万紫千红,为家长们带来了欢歌笑语。虽然,孩子都还是小孩子,但不久的将来都会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家的栋梁!因材施教出奇才!

三)素质教育成果

虽然也有那万年松不开花不结果,却四季长青,绿的郁郁葱葱,绿的逼你的眼。这种绿代表着生命的素质。孩子们今天的学习为要成就明日的荣耀,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接班人。为了走得更稳、走更长的路、也走得更远,我们需要扎扎实实的基本功,需要全方位的发展。因材施教是人才!

如今,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是人才与人才的较量。克林顿访华期间曾经表明美国富强根本在于从娃娃开始抓教育。因此,我们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工作,根部的滋养带来大树的枝繁叶茂。注视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出好人才,我们的国家大有希望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