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的精典一说

 漾太极 2019-07-18
1.太极拳松的含义:

松的本质是内气在身体内各个部位畅通无阻而逐步凝聚成内劲,继而使身体像松树一样对外来力量既能化解又能反弹的一种特殊状态,因此,内气和内劲在体内畅通无阻是松的根源。从另一方面来说,松是太极拳独特的练功手段和方法,松的目的是聚集真气,形成内劲,使内家功夫迅速上身,整个人体在意念的导引下做到随心所欲地发放人体能量,换句话说,松又是使身体进入松状态的唯一途径。

从身体生理的角度讲,松是指太极拳习练过程中,使全身处于骨骼关节、器官及肌肉、韧带等松弛、舒展,继而神经中枢松静、高度敏感,心情轻松愉快,无任何精神压力或者紧张情绪的一种状态。

所以,太极拳习练者不能简单地认为松就是肌肉不用力,松可将身体各部位练得骨节打开、身体柔软,将身法练出来,随之手法、眼法、腿法和脚法也能练成,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去僵求柔,将内家功夫的阴劲和阳劲同时练出,逐步实现刚柔并济、四两拨千斤,直至阶级神明。

2.太极拳松的练习方法

有时,练习太极拳也叫耍拳,孩子在玩耍时总是在心情放松、身体放松的情况下进行的,即同时具备了内在放松和外在放松。所以,练习太极拳要时刻想着孩子玩耍时的状态,孩子在玩耍时,总是不急不躁,慢慢进行,练习太极拳也应从慢入手,一旦进入这种状态就很容易找着松的入门钥匙。

从全身来看,练习松的先后顺序应是先局部之松,后练习全身之松,局部之松是指关节之松,全身之松是指全身各个关节、骨骼、肌肉、器官以及精神状态的松,内气和内劲能够在身体内完整一气,因此,局部之松完全做到后,自然就可以做到全身之松。所以,关节之松是太极拳之松的关键,从大关节入手练习,大关节放松到一定程度后,小关节也自然能随之松开,按照难易程度和练习顺序将大关节之松的具体练习方法介绍如下。

第一,顶头悬,也叫头部松。头顶似有绳悬,头部有微微的悬空感,找到让头坐到脖子架上,舍掉脖子肌肉的感觉。在脖子僵硬时,松颈部肌肉,摆正头颅,把头放在颈椎架子上。有这个位置,可让头颅不偏不倚,仿佛悬空,轻盈灵活。练拳时,最容易紧张的还有脸部,而脸部的紧张还反映身体的僵硬,脸部真正做到松了,精神就能真正的松。关键做法是头颅要放正,眼睛平视,下巴处分开两股力量沿着两脸颊骨下侧紧贴两耳后根上行至两耳正上方,再由双耳正上方上行至百会穴,练习时找到这两股力量并在百会穴汇集。如此,就能很容易做到顶头悬,此时,不但能反观内听,且能耳听后方。

第二,松肩,也叫沉肩。要松肩,先体会胳膊的松感觉,两腿站直后弯腰,两臂自然下垂,感受此时的肩部、肘部、腕部的感觉,记住这种感觉,在练拳中始终保持这种感觉。检查肩关节,想象着这两条胳膊不属于自己,而像两件身外物挂在肩上,手指就会慢慢有肿胀的感觉,如果微微把手指张开,感觉更强,如此长时间练习,就可以将胳膊松透。在练习中,注意肩膀不能上提,注重上肢梢节的松,手指千万不要用力,寻找或者保持松透的感觉,即涨、热、麻的感觉,仿佛有细绳拴在手腕处,来牵动两臂上移,长期如此练习,胳膊松透指日可待。经过上述方法练习,肩关节好松开,肩胛骨不容易松,但只要肩关节由着肘尖的动作方向外展,不久肩胛骨也会松开。肩胛骨松开后,两手臂才能内劲贯通,含胸后形成拔背,含胸拔背、劲由脊发就是这个道理。但如果肩胛骨没松开、内劲没贯通,而是仅仅用意念执著妄想,往往会引起后背、脖子僵硬,身体不能中正,练到肩胛骨松开后,自然一点即通、一说就明,这是初学者必须注意的一点。

第三,松胯,即松开胯关节。在关节之松中十分难练,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难以成功。松胯的关键是开裆,裆开则双胯开,如此则下肢运转灵活,进退不僵滞,腰转自如。有些人的太极拳动作来回晃荡,根本原因是裆没有松开、胯没松好。太极拳练习有三难,即坚持难、松难和开裆难,开裆的秘诀是塌腰、泛臀,塌腰、泛臀后,丹田下行的真气就在会阴穴边界缠绕分为阴劲和阳劲,两股阴劲和阳劲缠绕后,会阴穴张开,裆部容易打开,继而双胯松开。仅仅明白这个道理还不能开裆,还必须在明师的指点下刻苦练习,正所谓:千言万语难以形容,亲身一点易如反掌。

恩师曾向师祖陈金鳌直接发问:这拳咋练?师祖简洁地回答:四块放松。四个字道出了松的关键部位,四块即两肩、两胯四个大关节,学会了松四大块就等于学会了太极拳。

第四,松胸部,本质是松两仪。师祖陈金鳌重点强调说:要特别注意胸部的松,只有胸部能松,才有胸中运化,胸部太僵,就会气贯满胸,如此就不能调整上下关系,胸部不能运化,就要挨打。这里的两仪是指两肋,胸部的松是指拔腰束肋后的松,拔腰束肋使人体胸腔成为一个浑元内劲的整体,这样两肋容易围绕着膻中穴行走太极阴阳劲,然而,这种拔腰束肋后的松不到一定的功夫程度难体会得到。

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胸部和四大块能松,周身全部就能松下来、沉下来,从根节到梢节,松到手指肚和脚趾头,做到了百分之百地松。在松的情况下,以掤劲为纲领和统帅,发出的内劲潇洒淋漓,不发则已,发则迅雷不及掩耳。这句话道破了松与发劲的关系和天机。

在练习过程中,谈论和研究最多的是松,松也是评价太极拳演练水平的重要方面,松水平越高,相应的精气神也会更加到位。很多爱好者在太极拳练习中不停地谈松、做松,但不幸的是,练了一辈子,还是不能体会甚至不能理解什么是松。松是太极拳最基本的基础,也是衡量太极功夫的重要指标,也是最大的难点。

太极拳之松的方法很简单,正确领悟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练习。陈氏小架太极拳代表人物陈清平有七大名徒,其中,牛发虎是卖豆腐出身,穷苦人家没专门时间练拳,只能将太极拳理和动作融入日常生活中,砍柴、烧火、舀水、推磨、称豆腐、切豆腐、挑担走路和端碗吃饭等细微生活动作中都能见到太极的影子,在不经意中不停的练习着太极拳,后来练到了宗师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