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觉中讲解太上第一讲

 不惜身命利有情 2019-07-18

【中和课堂】《太上感应篇》

余觉中 中和文化 2015-05-31

《感应篇》所列善恶,虽大半从事迹上说来,然返而求之,一一皆起于心。心也者,感之主而应之机也。一正其心,诸善毕集,读《感应篇》,当思此旨。

---止唐先生


20130505觉中讲解太上第一讲

经文内容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讲课内容

这两句话是整个《感应篇》的宗旨,它后面的话都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的。什么叫祸福?人一般遇到心里不希望的事情的话,就习惯把它当作祸。从总体上来看,祸福是已经比较大的后果了,如果是从具体而微的角度讲,我们就叫它吉凶。但这种祸福往往又可以相互转化,而怎么转化全靠我们的自心。来的这个东西是你特别不希望的,但是它发生了,对于你来说就是凶、是祸。可是从另外理的角度上看,就像王善人讲的那样,“天给人加福是逆着来的”,意思是天要真给你福的话,它是反着给你的。表面上好像给你一个祸,这个祸来到你身上是为什么?首先通过这个祸来提醒自己不足的地方,或者通过这个祸把过去的债给它还了;或者作为前车之鉴,明白了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后再遇到就不会发生比这更严重的问题了。你如果真这么想的话,所谓的祸也就转化了。那么这里首先讲就是“祸福无门”,这个“无门”是“没有一定”、“无端”的意思,就是祸跟福它并不是说非要给某人,而是“天道无亲,唯与善人”,老天没有说对某一个人好,对某一个人坏。可是我们在生活中看,有些人福气好,有些人灾难多,这种现象似乎是没有定数的,那么原因是什么呢?“惟人自召”,自己招来的,祸是自己招来的,福也是自己招来的。我们曾经讲到命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天命之谓性”,这个是“形而上”的层面。但我们平常一般人用的这个命,就是一种命运,是一生当中祸福的一种际遇,是运气好或者不好这个层面意义上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人具体的遭遇,运道的好坏以及祸福,就都是自己招来的。那么这是怎么招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这两句话里面讲了一个报应的问题,而这个报应按现在物理学讲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要遵循天道的,而整个天道它又是圆的,既然是圆的,就有一种循环,就是当我们发出一个东西时它要返回来。比如我们站在山谷里面一吼,这个声音发出去后,因为它有声波,一碰到山体就折返回来成为回音。而这个影就像人如果站在灯光或日光都下会有一个影子,因为有形才会有这个影,没有形就不会有这个影。所以《尚书》里面有一句话跟《感应篇》讲的非常契合,就是“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惠”是顺的意思,“迪”是道的意思。我们人如果顺着道做事情,它就是吉祥的,如果逆着道,那么就有凶祸来了。“惟影响”的“影”是影子,“响”是声音,这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观察得到的。有影子是因为你有一个形,影子正不正跟你形正不正有关。所以物理现象的这种反作用力,我们是可以经验到的。那么经常从心里发出一个东西,它会不会回到我们身上呢?这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可以体验到。比如我们表面对一个人客客气气,心里却特别瞧不起他,或者特恨一个人,你看他看到你喜不喜欢?实际上这种心理发出来的和返回来的都是对等的。你真心感谢一个人的时候,他回馈给你的也是让你喜欢的;你仇恨某人的时候,他回馈给你的感觉也是不好的,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能经验到的一个东西。

“如影随形”这个比喻还有一个好的地方。比如我们一般人有一个想不通的现象,就是总感觉好人反而多难,坏人却经常逍遥法外,而且还享受高官厚禄,生活过得特别好。这从现实角度看好人似乎不见得有好报,坏人也不见得有坏报,这是我们日常经验到的一个现实。但这个“如影随形”却是讲了另外一个道理,就是我们这个影随着灯光的角度不同而在变,比如中午的时候影子很短,到太阳正中的时候好像还没有什么影子似的,黄昏的时候影子又被拉得长长的。也就是影子离我们越近,它就越短;离我们越远,它就越长。人的这种报应也是如此,它是有个时间差的。

我们平常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是瓜和豆的成熟期不一样,一个种下去可能几十天就能收获,一个可能需要好几个月。有些植物比如桃子一年才结一次,《西游记》里讲还有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的,这都是有时间差的。那么这个时间差和什么有关呢?是和善恶的轻重有关。我们做的小善、小恶时间差短,马上就能回报,而大善、大恶的回报时间就要长些。这样我们再看为什么好人多难,因为他是一个好人,不会做大坏事,但有的时候他不明道理,也会做一些小坏事,但他一直都想做一个好人,所以老天就让他很快悟到了。这就像衣服有点脏,掸一掸就让它干净了,因为自己觉得不掸的话受不了,而这也很简单就弄干净了。可是你这衣服实在太脏,如果不用洗衣机或者高效的洗衣剂根本就不行的时候,这下你可能就搁在那边的时间就要久一点了。所以假如一个人做了特别大的坏事他还没有恶报的话,不是因为不报,而是因为需要长一点时间,但如果一报就非常麻烦,可能连命都承受不起了。所以一个人如果经常觉得自己想做好人却经常碰到倒霉事,这反而恰恰是好事,这就是“如影随形”这么一个道理在里面。

善恶不可能不报,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这时间长短跟什么有关?因果是一个圆,每一颗正常的种子最终肯定会发芽的,发出芽就叫果。种子本身是因,但种子发不发芽还有缘的因素。现代考古时发现,即使几千年前的种子现在种下去还可能发芽。但因为它被放在坛子里,而不是放在土壤里,所以它虽然有潜力但不发。你要让它结果,就要将它种到土壤里,再加上阳光、水分这些缘就能够长出来。所以这四句话,假如你对它有一种深入的体悟,那么以后至少会在遇到逆境的时候,或者碰到倒霉事的时候,能够做到不怨天尤人,因为你知道这一切倒霉的事情不是老天对你不好,也不是别人对你不好,而是你自己招来的。

所以佛家讲自作自受,自作是因,自受是果,你的受是因为你的作。但这句话说说很容易,安慰别人有时候也喜欢用,可碰到实际问题时,我们真能这么想吗?如果你真能这么想,这个祸就变成福了,因为你不怨天尤人了。我经常比喻说这就像你向某人借了一笔钱,你记得借过他钱,当你有钱的时候,他说现在需要这笔钱,问你能不能还时,你可能就非常愿意还,而且还很感激他。可如果他是在你很危难的时候,或者没钱的时候,使劲向你要债,这时你可能就不太愿意。或者你忘了借钱这事,而又在你最没钱的时候,他还以你最受不了的方式来逼债,这时你是什么感觉?所以我们以这种不好的心态去面对一些灾难和不幸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我们忘掉了这条最基本的原则,因为灾难不会无缘无故找上我们的。

上回说过我被骗的那些钱,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如果我从来没有通过这种骗人的办法去谋取这些不义之财的话,老天不会让我在这个地方损失的,否则就没有天理了。如果那个人恰恰能骗成功,那说明我过去欠过他的,我自己忘了,他通过这种办法把我这个债还了。这其实也是好事,无债才能一身轻,就那么简单的一个道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命运又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的。因为人认识命运会有两个偏,一个偏就是宿命论,认为一切命运就是老天注定的,然后你就把这个罪名加到老天头上,说老天有偏心,对某些人好,对某些人不好等等。还有一个偏就是认为命运全是偶然性的,没有必然性,那么人就可以胡作非为了。因此命运如果从现实发生的角度看,它是注定的。就像我们看到了花、豆这个果,那以前肯定是下过种子,当它具备了合适条件才能产生这个果,所以只要有果必定有因。但是有因,如果考虑到缘的因素,这个因会产生多种的果,而这是由人自定的。如果一开始就把这个种子拿来给它烧掉,那么它就永远发不出芽了。所以为什么修持这么重要?因为修持从某种角度就是在改变你的内因,你现在不好的果是你过去种下的,但受到现在发现这个果太苦了,不行,我悟,悟到了我过去原来这么不好啊,那我以后就不做这样的事了,这下你就灭了这个因,那以后它就不会有恶果了。然后你再通过别的途径,多做各种各样的善事,让更多的人都愿意帮助你,当别人要讨债的时候,这些人帮忙给你分担一下,或者给他挡住,或者能帮忙劝一劝等等,这也会对改变不好的因产生一定的作用。

但既然有了这个因,它肯定还会产生果,但这个果怎么表现是完全掌控在我们自己手里的,也就是说这个命运最终还是自己定的。《诗经》里有一个句子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就是“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永”是长久,“言”,先儒有解释成我的,有些认为它是个虚词,没有实际意思。“配”就是合的意思,这个命就是形而上的命,指天理。就是我们一个人要长久的和天理合上,我们做事情、想问题首先要看自己这样想、这样做合不合天理,你要经常这样做,因为这个多福是自己求来的。自己的命运好不好用不着找算命先生,因为水平高点的算命先生能算算你过去积累了什么样的果,它会怎么表现,顶多也就到这一点。但是他不会教你怎么去改变,如果你太相信他了,反而不注意怎么去改变自己命运的话,这就像自己欠钱的债主来了,初一来了我逃出去,十五来再提前避开,你只不过干的是这样的事情。但是你想想这个债躲久了以后它是要有利息的,所以算命先生看似在帮你躲债实际上是害你,你老不想还,老想避开,但是有因就有果,你不可能不还,你越赖的久以后会越惨。

《感应篇》开头这两句话是一个大的宗旨。我们平常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碰到善要警惕,碰到恶我们也要好好找自己的问题。但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善,什么叫恶,而这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这个心地如何,你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是为了别人好还是想要损人利己。这个出发点不好就是一种恶,出发点好就是一种善。但光是出发点好这个善还不太圆满,要怎么才算圆满呢?就是你不仅发心要好,在后面做事过程中也要做得合情合理,而且还有个方法问题,这两个合起来才算是圆满的善。但是恶可能有所不同,恶首先是发心不好,这个不用说,但是怎么去实现恶这个事情呢?他如果越做的合乎事理可能做得越能成功,那这个恶反而就成为大恶了。就像现在所谓的高科技犯罪,他把人的心理摸得很透,所以怎么骗都能让你相信,然后又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即符合物理的,又能让法律抓不到。所以如果你发心不好,你的技术越高,做的越合事理他这个恶就越大。

我们这学期开始要好好从《感应篇》开始,老老实实的去修持它,因为哪怕我们得了圣学的心法,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它也不太起作用。就像火箭发动机很好,没有燃料也冲不破大气层。先儒们在这个方面下的功夫都很大,比如写过《人谱》的刘宗周,在晚年专门去记过格,自己犯了什么过,都要给它记录下来,他们的功夫实在是让我们一般人望尘莫及。他这个过能够反省到念还没有动出来之前,将动未动,微细的刚冒一点点头,他都能够觉察出来。反省一下我自己,现在各种各样的妄念、恶念,各种不好的念,都已经很明显了,自己都还没有觉察。因为我们祸福、善恶的根就在这个念上起的,这一念就是能判别善恶的苗头。做人难就难在这个地方,因为我们一开始修持的时候,原来恶的惯性太大,根本就斗不过它,因为恶已经动的时候自己没有觉察,等它越动越厉害甚至已经转化为行动的时候,我们心灵的力量根本就控制不住它了。这就像开车开得很快,你想马上急刹车是停不下来的,因为刹车的力量不够,它来不及。所以颜子能够不二过,很微细的念头他都能够觉察,一觉察到苗头就给它灭了,灭了以后就是把因掐死,它就不产生那个果了。这个地方我们不修持,对自己这种过的觉察力是很低的,就像在黑暗中看黑暗也看不清楚。人怎么才能看清楚自己的过?必须在无过当中去看自己,才能发现过。也就是我们必须站在理上去看的时候,我们不合理的思想、行为才能够被觉察出来。这里面就讲到“静存动察”的问题,这个“动察”的力量足不足是要靠“静存”得怎么样决定的。我们这颗心平常从来都是放出去到处乱跑的,从来就没有静下来过,你怎么知道自己的心瞎动呢?不可能知道。所以必须有一个东西,让我们的心能存在一个地方里,而且能时时把它给揪回来放在那里。这个事情很难,为什么难呢?因为归本的学问是最难的。我们的心很容易受到感官的影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很容易动心,所以要心归到本位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啊!所以这个做人难,它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这个心怎么能让它归本。

我们真要动格,不动格我们反而感到没什么,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参照物,心在那边瞎动自己不知道在动,习惯了。但是当你想去制服它的时候,你就必须站在另外一个层面去对待它,这时你就会感受到它的这种凶猛,你觉得似乎越修它,它的反力量越大,以至于我们都会灰心丧气。但假如我们真用过功夫以后,内在本性的力量,它就会开启那么一点点,下一次可能我们的战斗力又会强一点。人有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虽然先天之性是我们每一个人本自具足的,但是它隐藏得很深,被我们后天的气质之性给淹没了,以至于它不能很好的做我们的主人。而这个后天之性,我们看周围人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受情欲支配的。我们还会创造种种的文化来安慰我们自己,没有办法,所以它这个是一个大限制。基督教为什么要讲原罪这个事情?它就是把人的这种后天之性,很难突破情欲的这种力量,把它放到特别高的一种高度,以至于觉得人自己是没有办法解决它的。但是你不解决它,人就有苦有罪呀,怎么办,怎么去超越?它就假设了用一个神的力量来拯救,你去信,神才能保你,这是从宗教角度讲的。但从我们理性角度讲,实际上是不矛盾的,这个神就是我们的本性或者叫先天之性。也就是我们必须付诸于先天之性才能彻底解决我们的问题,这其实是没有矛盾的,只不过在论述的时候,儒家更多是从正面讲人性是本善的,既然人性是本善的,我们就要好好的学善,才能够走向光明,摆脱痛苦。所以东方文化以及孔孟之道,都是从正面去引导的。

西方文化是从反面去引导的,你这个原罪自己是没有办法去掉的,你只有去信神才能去掉。假如说人没有那个善性的话,那注定都改变不了,那教育还有什么用呢?就像你是一个泥巴怎么能变成钢铁呢?这里面牵扯到教化的一种方式,它的设定不同。荀子讲的性恶实际上和基督教讲原罪是一个道理,正因为你是性恶的所以要通过教化。荀子同样强调教化的重要,学习的重要,你通过学习就可以把恶性改变了,在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所以《感应篇》实际上是让我们人人必须去做的一个事情,那就是知非改过。

清代有一个状元叫彭凝祉,后来做官做到尚书。他小时候就持《感应篇》,后来考上了状元,他就极力弘扬《感应篇》、《阴鸷文》。他提出“元宰必读书”,“元”是状元、“宰”是宰相。他说并不是读了《感应篇》你就能中状元,但如果你做了状元宰相却必须要看它。在古代考状元是很难的,但是彭家接连出了四五个状元,这在历史上几乎是没有过的。

止唐先生他也讲过“修身养性,即一贯之微言,知化穷神,必伦常之克尽,并非弃日用以求功,外吾身而名索。”夫子之道是一以贯之、彻上彻下的,先后天它是统在一块的,出世入世也是不分的。在入世当中去出世,就像荷花,根在污泥里但花在虚空之中开放。那么人要成贤成圣就离不开修身养性,这个性就是我们的本性,要把假的、自私的东西修掉而归于真。性本来就在那里,只要你不去戕害它,也就是在养它了。我们一行一念,不合理就在戕害这个性。“知化穷神,必伦常之克尽”,这里面就讲大道的修持不离伦常。因为我们说做人难,最难的就是在克己上面,但是它却是表现在伦常里面的。你整天跟这个人过不去,看那个人不顺眼,家里、单位,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纠葛,那这个事情就难办了。只有敦伦才能尽性,还要克己复礼,有克己还有复礼。礼是外秩序,己是内秩序,两个东西要合起来。孟子讲修持的六个环节,后面两个环节是“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人要达到做人最高的这种境界,一定要去敦伦尽性。

所以《感应篇》、《阴鸷文》,它主要是放在伦常里面讲的,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都在伦常里体现。但我们人求道有个偏向,容易“弃日用以求功”。我们往往对功恨容易重视,日用的事很平常,我们反而不会去重视它。如果谁能传你某一个功,能够修出什么神通,多贵的钱都愿意掏出来,还会想尽办法找时间把功给练好。功是有两面性的,功在助我们的时候,必须要先把这个体立起来。我们如果以伤体为前提去求这个功,人就容易出问题,所以不能“弃日用以求功”,这是我们很容易犯的一个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外吾身而名索”,不从自己身上去找道,而是跑到外面去找。这是人最容易犯的两个偏,但要想扳过来却是太难太难了。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对《感应篇》和《阴鸷文》这样的善书,我们就会以另外一种眼光去看它,知道这才是大道的根基。因此这一块我们能够认识到位了,然后在实践当中再去做,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