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镜王,是大师还是骗子?

 skysun000001 2019-07-18

有些导演,你把他惯坏了,他就会反过来折磨你。

香港导演王家卫今天61岁了。这位拍电影超级慢的大导演,在香港1990年代高速运转的时期,《阿飞正传》的制作周期近一年。

当时一部香港电影手快的话,30天从拍摄到上映都能搞定,最高纪录甚至有7天拍完就上院线的事情,号称“七日鲜”。

在如此快消费的环境中,王家卫竟然可以坚持自我的艺术理念,超时超支来完成一部电影,真的是独一无二了。

不要以为《阿飞正传》就是王家卫的制作周期纪录了,后来制作《东邪西毒》用去两年的时间,制作《2046》用了5年,《一代宗师》从筹备到拍摄耗费了15年的时间,王家卫一次次打破自己的纪录。

在《一代宗师》之后,他至今还没有新作面世。

虽然王家卫导演让投资人很头痛,但是他的电影一面世就会被评为杰作,时光流转,他导演的电影几乎部部被奉为经典。

小资时代的文青,在“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中叩拜宗师,另一拨观众却尖锐的不肯买账,急于刺破那“闷葫芦里的西洋镜”,在他们眼里,王家卫是个不折不扣的投机者,一个三十年如一日的大尾巴狼。

邝保威在《许鞍华说许鞍华》一书中曾说:

当今有一位大师级的导演,他拍的片扬威国际,但在我眼中,他不过是另一位王晶而已。拍片绝不是唯心,由心出发,而是由计算出发,只不过他计算出来的效果更好。由选演员到包装整个过程,都只不过是一件靓的商品,而这件商品也不是给香港人看的。”

虽然未点名及姓,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王家卫已经不幸躺枪。

王家卫的争议和话题已经绵延了20多年,关于他的讨论总是很激烈,几乎可以成书了,从这点来讲,他是华语影坛中地位最独特的一位导演,能收敛极端的爱和恨,光就这点难道不就是一种成功吗?

他的电影总是不清不楚,半遮掩,半迷离,品位高,性价低,像个烧钱的疯子,做着长线的买卖。在香港乃至华语影坛,都属不折不扣的个案。

他几乎一个人就能引发各种话题,身上背负着戛纳宠儿的光环,也背负着各种指责和争议,就连喜欢他的人,也未必搞得清他的电影卖什么。

那不是《旺角卡门》里的鱼蛋,也不是《重庆森林》中的凤梨酥,不是《东邪西毒》中的醉生梦死,也不是《蓝莓之夜》中的蓝莓,这不是口味,而是意。

为何有人爱王家卫?

【1】重塑了类型电影

在《旺角卡门》后,王家卫发明了一种没有剧本的电影,情节支离破碎,人物模糊封闭,留下一地散漫的标签,重新拼接,成就后现代主义的都市印象。

无论《阿飞正传》还是《旺角卡门》都不再是传统的港产黑帮片

镜头里,他框住的不是情节,而是情绪的艺术,仿佛用连串气息,串起斑驳的碎片,如璀璨的万花筒,自成风格。

王家卫的电影,不仅在香港,甚至放眼世界都独树一帜,精致空灵的影像,把握住香港都市的脉搏,既轻渺,又忧伤。

人们过早在他身上贴上小资的标签,因为作为一种奇特的类型电影,它的影像有超高的辨识度。

【2】展现了暧昧的艺术

看《阿飞正传》中的“那一秒钟”,《重庆森林》中的“一万年”,《东邪西毒》中的“醉生梦死”,王家卫的电影里的爱情,与其说一段情,不如说一段缘分。

《春光乍泄》一面暧昧一面直白地展现了两个男人激烈、不明却炙热的爱

有的无疾而终,有的伤痛一生,男男女女,灯红酒绿,王家卫电影里从没少了这暧昧的艺术。

都市里孤独的人喃喃自语,说着无尽哀愁,他们的人生一经相遇,瞬间被暧昧所催化,那是一种感情用事的浪漫主义,而王家卫也是一个感情用事的浪漫主义者,他用那种交流的无奈和渴望,锻造了一种强大的感性力量。

【3】得到了西方认可

国际大师,戛纳宠儿,王家卫的电影被冠以艺术的星辉,载入世界电影的殿堂。他的作品几乎都入围过欧洲的各大影展,无论精致空灵的《重庆森林》还是磅礴大气的《东邪西毒》在西方都有无数受众。

波德维尔说,王家卫像一个以粤语拍电影的欧洲导演。他的电影,既有商业的包装,也有文艺的内核,在实验性方面,他也超越了风格凝练的吴宇森和锐意求新的徐克。

王家卫作为标准的作者电影代表一早获得了欧洲电影节认可

1997的戛纳水城,王家卫以《春光乍泄》斩获最佳导演,达到艺术生涯上的顶点,十年之后,他又坐上评审团主席的宝座。

【4】独到的语言风格

提起王家卫,你必然会想到那大量植入的符号,流行音乐、商标、卡通玩具、食物,也会想到手持摄影所拍摄出的恍惚炫目的镜头,不规则的画面,暧昧的光线,艳丽而冷漠的色调,无不传达出后现代主义的疏离,而这亦需要归功他的老搭档杜可风和张叔平。

他的电影也离不开喃喃不绝的言语,那不仅是滋养了一代文艺青年的金句,更是串联剧情的手段,以及强化情绪的工具。

他的每一句经典台词总能戳中人心,至今依然被人所津津乐道

他的电影,有种穿透时间的力量,呈现出时空交织的错觉。他的每个镜头也追求唯美,无论激情、感伤还是遗憾,在他电影里都能迸发美感。

不爱他的人怎么说?

【1】重复琐碎的唠叨

那些呢呢喃喃的独白,前言不搭后语,阴阳怪调,犹似神经病式的论调。

其实很多时候,这些潜台词也不是什么金玉良言,只是修饰过的普通句子,无关乎肥皂、凤梨罐头、雪糕和蓝莓,这是玩弄观众的口吻,故意化俗为雅,把简单伪装成深沉,它的目的,无非是为电影的空洞来找一个借口,来转移观众的视线。

语言风格再独到,撑满全片也让人觉得是细碎的唠叨

无论《重庆森林》中何志武失恋后不停唠叨,《东邪西毒》里通篇的独白,还是《2046》里的呓语,王家卫只不过是文艺味地咀嚼着没有营养的残渣,很多人腻歪和厌烦这些唠叨和说教,认为喜欢的大部分文艺青年都是被催眠的。

【2】莫名其妙的装逼

呻吟着自己,折磨着观众,王家卫的电影就是剪了一地的精美碎片,也剪碎了时间、人物。所有的故事发展,都是莫名其妙,所有的人物动机,都是匪夷所思,所有的时空交错,都是晦涩不堪。

到了《蓝莓之夜》,王家卫已被批完全是在莫名其妙的重复

他的电影,只不过架构在小资产阶级的轻浮品味之上,让观众浸淫在叶公好龙的游戏,那种故意制造出来的哀凉情绪,其实和现代人的生活没有直接的映射关系,都是自寻的烦恼、无病的呻吟。

王家卫的装逼,超越了蔡明亮,也超越了金基德,他的电影就是高贵的抑郁症,这种病,只有装逼的人才配拥有。

【3】已经过时的江郎

想一想这位戛纳宠儿已经多久没捧过奖杯了,拍了五年的《2046》自戛纳铩羽而归,拍了八年的《一代宗师》在柏林沦落非竞赛单元。

电影节仍把他捧为主席,只不过是风光大葬这位过时的江郎。毫无疑问,说王家卫没有文学修养,没有艺术细胞,那都是傻话,在他最风光的90年代,无论是附庸风雅,还是探索寓言,他都算是个新奇的异类。

其实早在《花样年华》之时已经可见他略显江郎才尽了

而后他重复抄袭,千篇一律,让电影愈显现出贫乏和无力。他的恩师谭家明说他后期的电影空洞了,但准确来说,是他一成不变的电影敌不过时间。

【4】拖戏太久的烧钱

江志强说,王家卫从来不拿人家的钱拍电影,他是一个非常厚道的人,他从来不会辜负你,从来没骗过任何人,他只是超了时间。

“一代宗师”多年一直一代失踪

这些话说出来,竟让人觉得可笑,倘若把这些句子写在纸钱上烧给邓光荣先生,那么邓先生一定会气得再活回来。

1991年,正是《阿飞正传》害得邓光荣破产,他的“孽行”,更包括《东邪西毒》时卖片花的欺骗,为此不得不找死党刘镇伟出山救急。

他拍戏太拖,让很多演员牺牲良苦,又狠心剪个精光,张震的八极拳总算有所得,关淑怡的委屈却是一辈子。

这种事也只有王家卫能干得出来,有人觉得这是艺术家的坚持与任性,也有人觉得这是骗子行径,总之在银幕之下,王家卫坚持的为人和个性也备受争议与质疑。

王家卫!大师还是骗子?

王家卫本人就和他的电影一样复杂,无数人眼里的一代宗师,也是无数人眼里的装逼达人。

他的招数无疑就是三板斧,漂亮的声光画面,诗意的情绪捕捉,以及深沉的独白言语,自我复制的一生,就如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

只是,越简单的东西,他偏偏要做得越久,仿佛在思考哲学命题,格物致知,百思不得其解。

大师?极端的风格化

这是一个极端风格化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清楚,经得起太多层次的解读,它是碎片化的形态,却植入万千映像。

仿佛是无心插柳,又仿佛是叙事符号,他从来不告诉你答案,而是任你从中间解读出后现代主义的精神,他把赌徒强行剪在电影结尾,又让人阐释为所谓的神来之笔。

这就是他的狡猾,很难想象,他到底是误打误撞的成功,还是投机取巧的好命,毋庸置疑,他被认为拥有独一无二的影像风格,但可沉淀的厚重却总备受质疑。

骗子?纠结的两面性

就如《一代宗师》,仍然是热捧与恶评起飞,观众对他的评价仍然在两极化的声音中纠缠不朽,犹似面子与里子的概念,很传神。

王家卫的电影到底是不是个绣花枕头,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一直有华美的面子,却很难说有一个什么样的里子,就像他本人所谓大师的面子下,是一个真诚的恶人,还是个地道的骗子。

可也正是这种纠结,让王家卫成为中国一代影迷成长中的话题、记忆、启蒙,是永远跨越不过去的一道风格和景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