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在行书创作中遇到的90%的问题,这两人联手帮你解决

 zcjb366 2019-07-18

我们曾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不管是初学者还是已经有了深厚书法功底的书法家,在行书的学习这一块,几乎没有人会绕过米芾。

作为一个集前人书法的大成者,米芾的字拥有非常大的学习弹性,我们在练习米字的过程中既可上溯魏晋以求古韵,亦能下探明清寻觅新法。再加上其跌宕欹侧,飒爽痛快的鲜明特点,完美契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口味,米芾之风在当今书坛越刮越盛。

米芾《竹前槐后诗帖》

不过,盛行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再次收集了很多全国各地书友提交的作品,我们惊讶地发现,凡是学习米芾的同学,百分之九十都会出现“线条发飘”的弊病。

是因为我们过分追求所谓的“动荡感”,一味地关注米芾书法中的“风墙阵马”,却忘记了人家还有“沉着痛快”这一点,尤其是线条的“沉着”非常重要这就好比是选购车辆,一辆没有安全保障的车,哪怕它的配置堪比一架飞机,你也是不敢开的。

那怎样才能做到让线条富有强烈动感和变化的同时,其线条“根基”还能平安稳固呢?

罗华华老师作品

很显然,练习“妍美”一系的书风并不是最优的选择,而颜真卿“宽博雄浑”的风格虽然可行,但他的书法依然属于“小字”范畴(祭侄文稿单字也就2cm见方)。最终你会发现,当你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想要尝试一下写大字时,最终出来的作品字势变的更平了,线条更弱了,章法更散了。

所以,我们不但要解决小字行书的线质问题,同时我们也想要把大字行书的创作拿下!

为了帮助大家实现上述目标,墨池学院特地邀请到了第五届兰亭展佳作奖得主,青年书法家罗华华先生,让他来为大家支支招。

罗华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西中山书画院和南昌市政协书画院特聘书法家。中国书协国学修养与书法第四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班成员。2011年底由毛国典老师亲自出资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学习。2014年《江西日报》、《书法报》作专题介绍。

入展获奖情况:

第六届兰亭奖

第五届兰亭展佳作奖

第十一中国艺术节优秀书法篆刻展

《书法》第三届百强榜提名奖

“品质东乡”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

第二、三届“临川之笔”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江西省第九届书法篆刻展一等奖

江西省第七、八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三等奖

江西省第四届楹联书法展三等奖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四届草书展

全国二届楷书展

全国三届隶书大展

全国四届扇面书法展

全国首届小品书法展

全国第二届赵孟頫书法篆刻展

全国“生态大连” 书法篆刻展

全国“廉江红橙奖”书法展

全国“沈延毅”书法篆刻展

全国“陶渊明”书法篆刻展

全国“王安石”书法篆刻展

全国“孙过庭”行草书展

全国“信德杯”建党九十周年书法展

全国第五届教师书法篆刻展

罗老师说,米芾与王铎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大家,两人都十分推重“二王”,王铎在学习“二王”的过程中还借鉴过米芾,一定程度上受到米芾的影响。最主要的是,王铎还进一步将米芾的小字行书往大字的方向推,体现在王铎的八尺或者丈二巨幅行书中,这些作品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其线条更加的厚重雄浑,这就是王铎在米芾基础上的提高和延伸。

王铎行书诗轴

但在小字行书方面,王铎的造诣则不如米芾,练习王铎的小字很容易导致我们作品气息与格调的下降,相比之下学习米芾小行书则很少出现上述问题。而我们正好可以利用米芾和王铎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来让自己的小字线条更加的厚重,同时提高自己大字书法的格调气息。

那么学习米芾和王铎最关键的点是什么呢?罗老师说,米芾小行书最重要还是在于“得其韵”很多人初习米芾时很容易落得个“张牙舞爪”、“飞扬跋扈”的毛病,作品整体不够含蓄安静。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抓住米芾的“韵致”,而缺乏“韵致”的作品肯定是经不住推敲,耐不住品味的。

米芾《临沂使君帖》

如果学习小字行书关键是“得韵”,那么学习大字行书就得有“气势”。这一方面,王铎可谓是树立了非常好的典范,但仍有人学习王铎之后,创作的作品反而越来越俗,导致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技法”没有跟上那就需要在学习王铎之前,通过练习米芾,在技法上有了较为丰厚的积累,然后再去学习王铎就会容易很多了。

如果说米芾在二王书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汉字的结体和造型展现的更加的放纵和洒脱,那么王铎则是继承了二王书法中行书和草书相互杂糅相互穿插的章法构成模式,同时也做到了整体的和谐和节奏的跌宕起伏,最终将二王“流美妍丽”的小字变为“博大壮阔”的大字,这种从审美层面的“突破”更加符合书法本体的发展规律。

罗华华老师作品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创作,米芾和王铎都从不同的方面拓宽了二王的书法体系,让我们意识到二王一系书法不一定非得以“平淡冲和”这样的面貌示人。另外,与其苦苦拘泥于原帖中国笔画的一些细枝末节,我们更应该找准古人和自我之间的定位,比如我们的审美、性格有那些是和古人相合的,有哪些是和古人相违的,这样我们才会有所取舍,我们才能发现古人之间互补的地方,从而认识到自我的不足。

罗华华老师作品

然后就是具体到技法层面上的改进,同学们要注意了!!

现在,罗老师将自己对书法理解以及他在创作中提炼出的宝贵经验综合起来,为各位同学带来了“米芾&王铎行书风格创作课程”,以米芾和王铎两位书家为主线,详细剖析了行书临创过程中普遍会遇到的难点和痛点,例如怎样选择更合适的字帖来改善我们当前的学书状态,怎样通过典型的笔画和单字来纠正已有的错误的用笔,以及尝试不同形式的创作方法来拓宽自己的创作思路等等。

通过本套课程的学习,你将会对米芾、王铎有了更为全新和深刻的认识,理清他们对二王书风的继承和发展。技法方面,从字帖的选择到临摹技巧的训练,再到创作中的具体运用,你都将了然于胸,从此不再感到茫然无措。

下面为大家呈上更为详细的课程大纲,供你参考:

如若你想改善小字行书线条薄弱的弊病,让自己的大字行书不再流于低俗平庸,那就赶快来参加罗华华老师的课程吧!点击下方按钮报名,首节课只需一元哦~

友情提示

1.本次课程分5个课时,7月27日19:00第一节课,在微信群内以语音+图片+小视频的方式直播授课,每节课90~120分钟。

2.第一节试听课1元,后续4节正式课每节50元,打包报名立享8折优惠,共161元。

3.课程均会整理回放,供学员反复观看,回放永久保存在公众号中。

4.新学员前三次上课后不满意,可联系顾问退款。

导师更多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