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这句话的意思,便是说青丘有异兽,长的如狐但有九尾,声音如婴儿一般,他们吃人,但如果人吃了他们,便能抵御妖邪之气而不被迷惑。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传说大禹的妻子是涂山女娇,也就是九尾狐。西晋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在注释中说:“太平则出而为瑞”。 太平盛世出现九尾狐,代表着他是瑞兽,而大禹在涂山女娇的帮助下治水成功,还生了一个儿子启。而启,也正是改编禅让制开创家天下的第一人。 汉画像中更是将九尾狐与兔、 蟾蜍、三足乌等并列于西王母身边,以呈示祥瑞与子孙兴旺。 《孝经援神契》说:“德至鸟兽,则狐九尾”。这句话的大概意思,便是说君王如果有德,九尾狐出现便是映照祥瑞。 西晋郭璞所言九尾狐,太平则出而为瑞。那么九尾狐在天下将要大乱时出现呢?天下大乱而为妖! 还有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古冢狐》中已经把祸国殃民又极为美貌的妲己和周幽王的妃子褒姒比作狐妖。 将九尾狐妖化的最厉害的,莫过于封神里的妲己。 那么传说中的瑞兽九尾狐,为何沦落到了狐狸精和祸国殃民的妖兽地位呢? 根据过往的记载,小刘跟大家分析一下。 一,最早山海经中其实已经记载了,九尾狐吃人。 人吃什么东西都可以,但九尾狐吃人,这就是大大的恶。 当九尾狐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出现,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幸福,九尾狐吃几个人也没人会记得,也没人会去计较。 比如封神里的狐狸精,她其实在入宫迷惑纣王之前的三年前,就在恩州驿馆吃人为祸,可那时候纣王还是聪慧天子,天下太平,人们生活幸福,所以没什么人去计较。 但如果生活的不好,又有传说九尾狐吃人,肯定是心生厌恶,要将自己的怨气想方设法的找个东西发泄出来,而九尾狐就顺理成章的背了黑锅。 二,九尾狐长的漂亮。 妲己长的美丽无比,褒姒也十分漂亮。但越是漂亮的女人却越是害的君王国破家亡。如果不够漂亮,不能称为狐狸精,又怎么能迷惑君王呢!这也变相的算是对九尾狐的一种赞美吧。 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山海经或者更早之前,人类绝对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主角,所以人与动物都能和平共处,甚至人还要躲着强大的兽类。 但是当人类成为了这世间的唯一主角之后,其他非人类,包括九尾狐,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妖兽。 此时,说九尾狐是妖兽,并不见得他们就是坏的,只不过是非人类修道者罢了。但如果他们稍微作恶,那就是令人讨厌的妖兽。 四,通过一些文学作品,恰恰把九尾狐说成了迷惑君王的恶兽。 妲己、褒姒,她们两个很漂亮,也都让君王灭国。而封神演义直接把妲己描述为九尾狐附身。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君王便是一切,他不能有错,有错也是被人迷惑。 而恰好,九尾狐就承担起了这个背黑锅的任务。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