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过厚朴中医学堂的人一定会看到过这样的场景: 一群人左摇右摆、身体前后扭转,两只手上下翻飞、左右画圈, 做着一种看似简单却又不那么容易的动作…… 是了,这就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十二柔了。 相传,十二柔是由八卦掌开山祖师董海川传下来的,旨在让门徒强身健体,柔筋松骨。 十二柔全名是“中直八纲十二柔”。 整个功法落在一个“柔”字上。 操练起来灵动飘逸,舒展柔和,连绵不绝,一气呵成。 功力深厚者似有两条蛟龙环绕左右、此起彼伏。 舞起来密不透风, 用起来攻守兼备。 一阴一阳谓之道 对厚朴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站桩是相当受推崇的, 以致于大家以为修身的方法只有站桩一种。 其实不然, 站桩是静功, 主要目的是让平时志发于四野、意淫于外的心神收回来, 让平时被忽略的身体重新获得心神的关注, 回归先天本元,重新激发人的自愈能力, 有病祛病,无病延年。 如果想了解站桩,可以点击以下文章: 修习静功的同时, 我们也修习动功。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不可偏废。 而十二柔正是各种动功的基础功法,也就是说要想修习更高层次的动功,十二柔是必须要打好的。 十二柔和无极桩是厚朴三年制学生的主课之一,也是厚朴艾灸课、刮痧课的必修内容。 为什么叫“中直八纲十二柔”呢 1 首先来说中直 中直是指百会穴、会阴穴、身体重心投影点,这三点一线形成的无形轴。 整个十二柔都是围绕这个无形轴旋转, 这也是人体顶天立地的中轴线,不能倾斜,故名中直。 2 八纲 八纲是指人的上臂、前臂、大腿、小腿这四对八块大骨, 是人体最长的八块大骨,四肢的肌肉都附着其上, 人体四肢的活动,实际上就是这八块大骨的活动,筋肉以骨为纲,故名八纲。 3 十二柔 十二是指肩、肘、腕、髋、膝、踝这六对共十二个大关节。 柔是指操练这套功法达到的十二个关节灵活放松、有弹性有韧性的状态。 十二柔有什么好处 1 能够同时运动十二个大关节 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最大程度调动身体的关节参与活动,效率最高。 2 能够疏通经络 人体经络在手臂和腿脚都有覆盖, 通过肌肉一张一弛的往复运动,相当于给自己做按摩推拿, 其实就是在疏通经络。 3 能够增加身体协调性 十二柔是一个整体运动,十二个关节的小运动都要服从于整体的大运动。 能够完成这一套动作,需要有良好的指挥机构和执行机构。 经常练习,大脑的协调组织能力和四肢肌肉肌腱的执行能力都能得到很好地锻炼。 4 改善关节周围的组织紧张 关节是气血不易通过的地方,再加上平时不正确的习惯,就容易导致关节附近紧张僵硬。 操练十二柔时,身体十二个大关节能够缓慢舒展放松的运动,促进气血流动,改善关节周围的紧张状态。 5 中医技艺的基本功 无论是学习刮痧、艾灸还是按摩推拿,都离不开肩、肘、腕的放松,更离不开整体的放松。 做好十二柔,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在放松中运动,如何在运动中放松。从而为学习其它技艺打下良好的基础。 6 攻击防守 缓缓操练时,一团和气,是一套养生功法。 速度加快时,攻守兼备,万般变化,可用于临阵对敌。 ![]() 十二柔要点 整个十二柔功法其实就只有一个动作,老师传授完后,只需要方寸之地就可练习。 其功法要点与站桩相似,就是要求松、静、自然。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心的安定, 如果心浮气躁,那操练时一定是杂乱无章的,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 ![]() 动功也是修身法 一阴一阳谓之道, 无论动功还是静功,都是修身的方法, 道家认为身心不二, 修身即是修心。 初学十二柔,一定会觉得自己手脚不听使唤。随着练习的增加,身体会渐渐的协调,动作也会渐渐的完整贯串。 熟能生巧,巧能生变, 变能通神。 这个过程是不断的改变、提高自己的过程,其实就是修心修行的过程。 ![]() 修到最后,心会越来越安定。 普通人与圣贤的区别就是中间那颗不安定的心。 超凡入圣之人当属凤毛麟角,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企及。 我们练功不过是为了让那颗充满欲望之心有所节制,让自己活的不拧巴,活的更明白、更好点而已…… |
|
来自: 为什么73 > 《北京厚朴中医徐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