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看:“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温暖南方 2019-07-19

“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这句话出自唐代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三十六法》。

意思是:写大字、小字要注重结构的疏密。(大字宜紧密,小字宜宽疏。大字密,密处不使透风,要密中有密;小字疏,疏处可以走马,要疏中见疏。)

以“密”、“疏”二字来形容点画的分布状态并作为字的结构的基本法则,是古代书家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

王羲之曾说过:“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宽之贵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

唐代徐浩也说:“小促令大,大蹙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斯其大经矣。”

先贤看中结构的疏密关系,全在于书法审美的需要。

大字结构“密”的效果,源于点画的密集构置和点画丰满、轻腴的形态。因这样的特点而产生了茂密浑圆之气,茂密之余神采跃然纸上。

小字结构“疏”的效果,源于点画布白的空阔和书写点画的简捷笔法。简捷的用笔,宽绰的布白,给人一种舒展、空旷、简静、清晰、小中见大的审美感受。

处理字的结构的疏密关系,首先要深刻理解其含义。

应该说,无论字之大小,疏密之法尽在字中。

疏与密虽是技巧的两种手段,在审美意义上则是一种体格与境界。

密是气凝,疏是气畅。把握好疏密之法,并非易事。

倘若处理有失,密则导致形臃气滞,疏则导致形散气泄。

宋代姜夔《续书谱》云:“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必须下笔劲净,疏密停匀为佳。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凋疏。”

明代文征明也谈到:“大字贵结密,不结密则懒散无精神。”

因此,运用疏密二法,当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去“活”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