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朋友前两堂课讲解了'亲'和'戚'的意思。现在我举六个例子:伯父、堂伯父、从伯父,这是血亲,姻伯父这是婚姻带来的外姓伯父。 还有谊伯父,这是干亲,有同学问'干'的意思是什么?'干'就是名义上的。最后世伯父,即非血缘、又非婚姻,只是前辈的友情,其实这只是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交关系中非常重要,今天就讲讲朋友。 2.1朋友的定义先说说'朋友'的定义,这是一个词组,分开来说,'朋'和'友'的意思是不同的。《易经》:'君子以朋友讲习',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指同一个老师,同出一门,现在来说就是同学。'同志'就是志趣相同,古人说'同其心意所趣向也'。 孔颖达是唐朝人,比他早的如汉朝经学家都这样讲,郑玄注《周礼·大司徒》说:'同师曰朋,同志曰友'。'同门'就是'同师'。 如《论语》,一开始孔子讲了一句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里出现了'朋',指同学。 曹魏时何晏编着《论语集解》,集西汉以来诸家校本,如孔安国、包咸、马融、郑玄等名家训解,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集解专著。 你看'有朋自远方来'这一句下的注,'包氏曰:同门曰朋也。''苞氏'就是包咸,何晏因为爸爸叫何咸,书中避讳,所以称包咸为'苞氏'。这包咸是专讲《论语》的专家,皇太子的老师。 上一堂课讲到何进的宗族表,汉朝就亡在这位何大将军手中,他请董卓进京对抗宦官,一部《三国演义》就此拉开序幕。 何晏就是何进的孙子,这是大名鼎鼎的玄学大师,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的超级帅哥,皮肤洁白,姿容俊美。魏明帝怀疑他是涂了白粉,把他叫来当场吃一碗热汤面,何晏吃的大汗淋漓,一边吃一边用衣袖抹汗,结果吃完面条脸色更白了,所以有'傅粉何郎'、'何郎粉'这些词,比现在英语翻译过来的'粉'早了一千七百多年。 这何家的人都是超级漂亮,所以一个女孩进宫当了皇后,就连何进的媳妇尹氏(就是何晏的妈妈)也是大美人,因为丈夫何咸去世早,年轻轻守了寡,后来被曹操看见,居然马上纳尹氏为妾,何晏为养子,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尹夫人。各位,王羲之的生活习惯,和何晏极有关系。 王羲之《十七帖》之六,称之为《服食帖》。'服食'就是吃五石散,有毒,王羲之病死跟服食有关。 鲁迅说:'吃散发源于何晏,……其实何晏值得骂的,就是因为他是吃药的发起人。'这个药就是五石散。七级课程我讲草书的时候,还会详细讲,各位现在先记住这个帅哥何晏。 韩愈《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又说: ■圣人无常师。 圣人有很多老师。 这样一来,'朋'(就是同学)相当多。但同学未必同志,所以'友'比'朋'少,古人说'朋疏而友亲',友谊非常珍贵。 2.2老师的各种称呼'同时曰朋',说'朋'当从老师说起。老师这个职业非常古老,周朝有两种'师',一是辅佐国军的'师',等于后代太师。 ■《尚书》说:'周公为师,相成王左右。' □毛传:'师,太师,周之三公也。'二是教民的'师',称为师氏。 ■《周礼天官》:'三曰师,以贤德民。' □郑玄注:'师,诸侯师氏,有德行以教民者。' 师氏是一个官职,后代借用这个官职称呼老师。如唐代陈子昂写《为人陈情表》:'老母悯臣孤蒙,恐不负荷教诲,师氏训以义方。'这里'师氏'就是老师。 古代还有女老师,也称师氏。如《诗经·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这首诗的师氏指女老师,专教女学生,通常是五十岁以上,无子女而单身者担任。 父师和少师 师氏是官方职务,民间门塾的老师怎样称呼呢? ■《仪礼·乡饮酒李》郑玄注: ■'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名曰父师,士名曰少师,而教学焉。' '致仕'就是退休,归老家乡教学子弟,如果原来的身份是大夫,则称为'父师'。如果原来的身份是士,则称之为'少师'。学生是农家子弟,在农闲时上课。当时的'老师'真有点老,年过七十。'老'在古文中可以是表示尊敬,也可以是指退休告老者。 先生、老先生 老师又称'先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先生'顾名思义,就是先出生的人,本来指第一个孩子,后来扩大指父兄。 ■《论语》:'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先生,谓父兄。' 你看,何晏的书很有用。'先生'后来转义为'老师', ■《礼记》: '[童子]见先生,从人而入。' □孔颖达疏:'先生,师也。' 所以可以称老师为'先生',或'老先生'。 注意女性当老师也可以称先生,宋代·曾巩《李君妻太原王氏墓志铭》这样说: ■夫人姓王氏,太原人。……子孙受学,皆自为先生。 这位王氏,王夫人,自己当老师教子孙。 你看毛主席致宋庆龄这封信, 信封写'面呈宋庆龄先生',信中说'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当时周恩来也有信邀请宋庆龄北上,信中说'新中国建设有待于先生指教者正多',也是用'先生',包含有老师的意思。 业师 其他名称如'业师',强调直接授业的老师。 ■《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 ■'卢华士请在书房里摆饭,请出一位先生来,是华士今年请的业师。' 座师、座主、房师 还有明、清所流行的座师、座主、房师,这是举人和进士对录取他们的主考官之尊称。这座师不是业师,没有直接教授过他们,(这一点顾炎武说的很明白)。 ■清·顾炎武《生员论中》: ■'生员之在天下,近或数百千里,远或万里,语言不同,姓名不通,而一登科第,则有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有所谓同考官者,谓之房师。' 考官不止一位,一位忙不过来,辅助主考官的就是同考官,考生称为房师。 现在你去读《儒林外史》三十六回就懂了: ■天子看见,说道:'这虞育德年纪老了,着他去做一个闲官罢。'当下就补了南京的国子监博士。 ■虞博士欢喜道:'南京好地方!有山有水,又和我家乡相近!我此番去,把妻儿老小接在一处,团圞着,强如做个穷翰林!'当下就去辞别了房师、座师。 房师、座师其实就是这些翰林的官场人脉。 夫子 古人又称老师为'夫子',原本是称孔子的。孔子学生有三千人之多,他们怎么称孔子呢?只要看《论语》就可以知道,当时称'夫子'。 《论语》中'夫子'出现四十次,如: ■《论语》: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又如,子罕说:) ■子罕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所以后代把老师称之为夫子。 启功先生有一篇回忆他老师陈垣先生的文章,题目就叫做《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这是清代吴大澄致其师潘祖荫的手札, 吴大澄和潘祖荫都是杰出的金石学家,这封信是用金文写成的,非常罕见。你看一开始称呼老师:'夫子大人函丈'。这封信收藏者是潘景郑先生,他是《历代书法论文选》的编委,版本学家。 教授 也有称老师为'教授'者,'教授'本来是宋以来的学官之名,后来民间称私塾老师也冠以'教授'。《水浒传》中称吴用就是如此,如第十五回: ■那阮小二走将出来,头戴一顶破头巾,身穿一领旧衣服,赤着双脚。出来见了是吴用,慌忙声喏道:'教授何来?甚风吹得到此?' 最后说一下,有关老师的称呼是变动的, (明代王世贞《觚不觚录》这样说): ■京师称谓极尊者曰老先生,自内阁以至大小九卿皆如之。门生称座主,亦不过曰老先生而已。 ■至分宜当国,而谀者称老翁,其厚之甚者称夫子。此后门生称座主俱曰老师。 '分宜'就是权相严嵩,他是江西分宜人。拍马屁者称严嵩为夫子,王世贞看不下去了。自此以后,门生都改口叫座主为老师。谢谢各位,下次继续。 本节要点: ■朋友的定义。 ■老师:周朝的师氏、父师和少师。 ■先生、业师、座师房师、夫子、教授。 复习思考: ■试读这张作品最后的上款和下款,作者和接受者是什么关系? ■指出其中的尊称、敬词和谦称。 ■《周书·斛斯征传》:'后高祖以征治经有师法,诏令教授皇太子。宣帝时为鲁公,与诸皇子等咸服青衿,行束修之礼,受业于征,仍并呼征为夫子。'这'夫子'是当面称呼老师,还是背后称呼?还是二者皆可? ■提示:请对照《论语》四十个'夫子'。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