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夫,他汀出现转氨酶升高怎么办?要停药吗?能逆转吗? 对于这个问题,哈大夫掐指一算,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 他汀类药物是当前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石,一刀切不吃药是不行的——不吃药如果发生心梗脑梗,后果严重。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应对不良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详细说明下: 一、肝功能异常 “伤肝”大约是患者朋友们认知度最高的不良反应,其主要表现,就是转氨酶升高。 哪些人高发?这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约为 0.5%~3.0%,且与应用剂量具有相关性,也就是说大剂量发生的概率高于低剂量。 如何应对?复查非常重要,只要及时发现,通过停药或者调药,就能改善。 1. 复查 治疗开始后4-8周复查肝功能; 3-6个月未达标者应调整他汀剂量或种类; 达标后每6-12个月复查1次。 2. 调药或停药 转氨酶升高低于3倍正常值上限,医生会在原剂量或减量的基础上进行观察,部分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及合并总胆红素升高者,医生会暂停给药,并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 选择其他类型他汀或其他降脂药物。 注:2012 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建议删除他汀类药物原有说明中关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需常规定期监测肝酶」的规定,推荐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前进行肝酶检测,此后只有当临床上需要时才检测肝酶。但鉴于中国是慢性肝炎大国,故仍推荐用药后常规定期监测肝功能。 二、肌肉相关不良反应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肌痛或四肢无力,伴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超过10倍正常参考值上限,也出现发热和全身不适,罕见的可致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 哪些人高发?多见于高剂量他汀、老年、女性、合并多种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肾功能不全、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用药(如免疫抑制剂、贝特类药物)等情况。 如何应对?医生会选用诱发肌病可能性相对较小的他汀;调整他汀剂量;间断给药如隔日用药;选择其他降脂药物等。 患者要注意定期复查,出现肌痛等症状及时就医。经过医生的干预,绝大多数都会有很好的改善,有后遗症的多是由于没有及时就诊、机体长期受影响导致。 三、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 哪些人高发?见于长期服用他汀者,发生率约 10%~12%。发生几率与大剂量他汀的使用、年龄、性别、空腹血糖升高、甘油三酯增高、肥胖或糖耐量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 如何应对? 首先要说明的是: 他汀类对心血管疾病的总体益处与新增糖尿病的风险之比是9:1,即他汀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远大于新增糖尿病风险。 所以,无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还是糖尿病患者,有他汀类治疗适应证者都应坚持服用此类药物: 若他汀对血糖产生的不利效应相对较小(平均增加0.3%或更少),可调整他汀的治疗方案; 若在他汀治疗过程中确诊为糖尿病,应减轻体重、合理饮食,必要时服用降糖药。 四、蛋白尿 一过性 他汀可能会导致蛋白尿的发生,但此种蛋白尿为一过性,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蛋白尿可消失,也不会对肾功能造成损害,所以不必太在意。 五、认知功能异常 一过性 他汀药物导致的认知功能异常多为一过性,且发生概率低——他汀此方面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没有统一观点。 但仍然可以肯定的是,使用他汀的脑血管疾病获益远远大于认知功能障碍副作用的风险。 注:一过性,可以理解为暂时性的。 ![]() 医生们对于他汀不良反应的处理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经验,所以哈大夫要跟大家强调: 任何治疗都是在权衡利弊之后作出的选择,大部分人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不能因为害怕可能产生副作用而拒绝服药。 与其拒绝服药,不如定期监测! ![]() 想错过心脏科普的推送? 戳文章顶部蓝字“哈特瑞姆心脏科普”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 选择“设为星标”或“置顶公众号” 本文作者:赵楠楠 审稿专家:田颖 参考文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 |
|
来自: 青蒿绿叶 > 《健康生活-同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