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布兰佳是享誉全球的世界级管理大师,还是作家、演说家和商业咨询顾问,他写出了多部经久不衰的畅销书,其《一分钟经理人》在全美畅销22年。 尽管他的书成了高效经理人的“常识”,但他在给员工做培训时,员工却没有吸收他的真知灼见。培训时员工都很认可他的方法和道理,但在行为上没有多大改变。 这像不像韩寒说的:“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而大家都知道问题所在——没有付诸行动。用王明阳的话来讲:就是没有知行合一。 为什么没有知行合一呢?肯·布兰佳写下了《知道做到》这本书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从知道到做到,关键在于:重复! 那么,如何让学习的知识真正属于自己,而不是低效勤奋呢? 1 学不到知识,因你学太多 肯·布兰佳认为,人们学不到知识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信息过载。也就是说你学不到知识,不是因为你学得太少,而是你学得太多了! 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如囊中取物。我们好像患上了知识饥渴症,每天不停刷新着公众号、新闻,乐此不疲地购买线上课程、收听直播课、公开课,看到好的文章就把它们往收藏夹一丢。 不停采集新知识,就像超市打折时疯抢的大妈,我们成了知识的囤积者。 但是,如果不梳理知识,知识是不会自成体系的,“压箱底”的知识不被应用,就被大脑过滤掉了。于是,我们觉得越来越焦虑。 学习需要的是精读,而不是多而浅地接触大量信息。通过间隔性重复,彻底读透少量资料对人心理所产生的影响,要超过泛读20本书所产生的影响。 2 带着目的去学习 高居全美畅销书榜首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强调阅读是一种主动的活动。阅读一般分三种目的: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你是为了哪种目的而阅读? 想要真正学到知识,你就要带着目的去学习。你读书的目的最好与你当下最想解决的问题有关。 假如现在的你不知未来何去何从,那么可以去看有关职业规划相关的书籍——《远见》、《个人定位》、《至关重要的关系》等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这些问题贯穿始终: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表达了哪些论点?这些论点我都赞同吗?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结合你当下的境遇,从书中找到你想要的解决方案。 3 间隔性重复 “温故而知新”。学习不是简单的阅读和摘抄,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更能方便大脑记忆。 比如利用联想记忆法记住意大利的地图像一只靴子,利用谐音记忆法记住电功的公式W=UIt(大不了,又挨踢)。 间歇性重复,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并运用。结合记忆曲线(人的遗忘速度由快到慢),在学习时坚持做笔记,并在24小时内重读笔记。 遗忘曲线 在使用这种技巧时,你隔段时间就重复接触到这条信息,直到它最终沉淀下来。 那些讨人厌的洗脑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挖掘机技术哪家强),就是利用这样的重复,把它们的广告词烙进了你的脑海。 4 学会现学现卖 “现学现卖”有点贬义,但我要说它是强大学习能力和行动力的表现之一。 以学习舞蹈为例,老师把舞蹈动作一个个分解,学生记忆每一个分解动作,每个动作要学到位才算学会。 如果老师只顾着教动作,没有给出练习的时间,学生是永远学不会舞蹈的。 如何才能把知识“内化”呢?你需要“现学现卖”地输出、付诸行动。读到好文章、好书时,结合自己过去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受、看法、体验,或者与人分享知识,把自己当成老师,积极表达。 定期对自己的收藏夹进行整理、分类、合并,遇到任何问题时,试着使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让你学到的知识重复!重复!重复! 当你把知识变成行动,真正用起来,才是真正在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