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期间,由于温度较高,出汗较多,身体水分不足就会导致血液变得粘稠。 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容易因为血液粘稠而导致血栓,进而引起脑梗,心梗的严重的疾病。 三伏天出现4种异常,血液已“粘如粥”: 异常1、哈欠连天、嗜睡 当身体的血液粘稠时,会造成脑血管的供血不足,供氧不足,人体就会出现嗜睡,哈欠连天,没有精神的情况。 尤其是平时有三高的人群,出现这一症状尤其不可以轻视,尽早去医院进行确认。 因为临床上,约80%的患者在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天的现象。 异常2、早上头晕,晚上清醒 一般正常的表现应该是,经过了一晚上的休息,早上起床后应该感觉整个人非常经精神,有活力。 但是如果是血液粘稠的人,会表现为早上起床后会出现头晕迷糊的状态,而越到晚上精神头越好。 此时可能就是你的血液已经粘稠了。 异常3、阵发性视力模糊 当身体出现血液粘稠以后,身体各个器官的供血,供养就会受到营养,尤其是眼部,布满了毛细血管。 一旦供血不足,就会造成眼部的不适,就可能引起视网膜以及视神经短暂性缺氧缺血的症状,看东西出现一阵阵模糊。 并且一般这种情况会在几秒或者是十几秒以后恢复。 异常4、两腿发麻 一般来说,如果身体的血液循环是比较正常的状态,尽管腿部和双脚距离心脏较远,也不会出现发麻的情况。 但是如果你总是出现腿部麻木的状态,也很可能是血液出现粘稠,逐渐了形成了血栓。 导致血液没有办法及时的输送到我们的腿部,而引起了腿部发麻,水肿等情况。 4类人是血液粘稠的高发人群,需格外警惕: 1、长期久坐人群 白天可能上十几个小时的班,本来就坐了一天,下班后也不想动,接着在沙发上一躺。 其实这种生活状态是不利于健康的,尤其是血管,会大大的增加血液粘稠程度,也会增加患上血栓的风险。 研究发信啊,如果持续90分钟不动,一直坐着,血流速度就会降低一半。 2、饮食太荤的人 现在的人,出去吃饭都讲究排场,必须是山珍海味,大鱼大肉,但是这些食物属于高脂肪、高蛋白等。 长期的摄入,再加上我们活动不够,多于的脂肪就会堆积于血管当中,就会增加血液的粘稠程度。 并且一旦引起血栓,极其危险。 3、烟酒不离手的人 现在的大部分的人,生活压力都很大,吸烟喝酒是大家解压的一种方式,但是太伤身体。 烟草中有很多种化学成分,会使人上瘾,还会降低血液携氧量。 喝酒会产生是身体“生锈”的活性氧,且会增加胆固醇和中性脂肪的量,增加血液粘稠度。 4、饮食口味重的人 美食专家称,盐是一种最好的调味料,的确如此,但是我们现在大部分人的盐分摄入是大大的超标的。 高盐饮食,是患上高血压的主要诱因,并且盐分哈辉导致血管变硬、变脆,失去弹性了。 降低血液粘稠度,教你四招: 第一招:会喝水 早上起床后,刷完牙,这时候应该喝一杯温水,可以及时的补充经过一晚上的睡眠身体所缺失的水分。 晚上睡觉前也可以少喝点水,防止夜间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两餐之间,建议喝点保护血管的茶饮。 古古丁荷叶茶:将荷叶、小叶苦丁、蒲公英叶 三者搭配在一起。 古古丁,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体内炎症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而血管内表皮有炎症会增加斑块的形成; 荷叶,众所周知,有降脂、瘦身作用,其成分有生物碱、黄酮类等,有助于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量。 研究发现,荷叶还可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面积,从而改善血液浓粘状态,有效降血脂、改善血液粘稠的作用。 小叶苦丁,对食高胆固醇诱发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有降低作用,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降低血脂。 第二招:吃早餐 早上醒来后,十几个小时没吃东西,胃里没有食物,此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B型血栓球蛋白的物质,可导致血液凝固。 所以,不吃早餐,血小板,相对而言会更粘稠、更聚集,血栓容易形成,更衣诱发心梗、脑梗等血管疾病。 第二招:多蔬果 日常饮食要保持多素少荤的习惯,饮食太荤,是导致出现血液粘稠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蔬果类食品,含有维生素、胡萝卜素的食材,可保护血管内皮,避免斑块和血管病变的产生。 第四招:常踮脚 平时需要久站或者是久坐的人,建议可以多踮踮脚。 因为踮脚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会促进锻炼者下肢血液的回流,加速血液循环,可防止下肢静脉曲张。 |
|
来自: 健康生活八十年 > 《血管堵塞、血液粘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