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多言则气乏”,有“日出千言,不病自伤”的说法。所以,有些经常教师会有这样的体会:一段时间课比较多的话,上完课后,回到家就懒得张口说话了。因为上课已经大量耗了气,自然就没有说话的欲望了。 除了老师,像医生、主持人、培训师、歌唱家、导游等以“说”为主的职业人群也有类似体验。经常用嗓的人群更容易感受到“日出千言,不病自伤”的危害。 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就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说法。这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修养的评价,还是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种方式。嘘!少说些话吧!讲话讲的太多,容易使气散而不得养,人就易感觉累。每天说话过多,会渐渐损耗元气,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表现为自身免疫力下降,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甚至出现一些器质性病变。 说话太多,还有什么不好影响? 1、容易上火 话多、声音大都会耗费人体的气。所以,生活中习惯嗓门大、声音洪亮的人,看起来中气足,实际会耗气伤阴,肝火旺盛。火气一上来,就会有口干、舌燥、口臭、眼干等不适。 2、引起失眠 说话多的人,不仅耗气伤阴,严重时也会影响睡眠。因为说话多,气血往上冲,一直处于发散状态而不能内敛,所以不易入眠,或梦多、睡不安稳。 3、影响心理 如果气虚,人常常会感觉到自己没有力气,不爱说话。经常感觉到疲乏,提不起精神,稍有活动则气短汗出,睡觉休息后疲乏仍不能有效缓解。他们上班时侃侃而谈,回到家沉默不语;酒桌上妙语连珠,亲人相聚面无表情。 4、容易感冒 对气候较常人敏感,天气稍微变冷、变凉,鼻涕、喷嚏等接踵而来,或者容易被他人传染感冒。 5、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变差,出现胃胀、腹胀、食欲不佳、腹泻、消瘦等症状。 6、易受过敏原的侵犯,患上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等疾病。 平时说话多的多人可注意这几方面: 1、多做深呼吸。深呼吸练习可以使气下沉,这样的话就不会让气往外发散。具体的方法呼吸的时候要深远而缓慢,用鼻子吸气用口呼气,每次可练习至身体稍稍感觉发热。 2、食不言寝不语。因为人在说话时容易使脑子产生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睡眠。因此,人在睡前不宜过多讲话。 3、通过饮食方法来补气,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代茶饮也是很好的选择,特别是加入了补气、升清等本草成分后,补气提神,特别适合说话过多、疲劳倦怠、精神不佳等人。 4、加强体育锻炼,持之以恒,切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锻炼时一定要注意适度、持续和循序渐进。 5、适度用嗓,语气尽量平和,言辞不宜过于激烈,否则极易伤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