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命能预测吗?

 dushimingb9wbb 2019-07-19

Is life expectancy predictable?

都世民(Du Shimin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人的寿命可以预测吗?预测寿命的根据是什么?我们会发现什么?科学是真理,还是探索?寿命可以预测准吗?

关键词:寿命预测,灵光,衰老,细胞,免疫

引言

寿命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无论是一个自动化系统,还是某一种材料,或者是动物,还是其他的物质,都希望知道寿命,对于材料的寿命,研究者通常是针对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得出寿命的长短。

然而人的寿命的预测已经有几千年,方法是多种多样,但没有人统计过哪种方法准确?

2019-05-01 按照WHO去年发布的2018年版的《World Health Statisitcs》报告中提到的各国人口预期寿命数据:中国在2017年出生的人群,预期寿命为76.4岁,全球排中上等。

实际上这是一种预测,预测的方法不清楚1

2019-07-12 ,《科技日报》发文,“中子壽命未解之謎 關乎宇宙最初的樣子”,

文中指出:自由的中子能活多久﹖不到15分鐘。它短暫的一生令人迷惑。不同方法測量﹐中子壽命有明顯差別﹐這事现在還解釋不了。測量中子壽命的嘗試已有70年﹐但科學家仍無法達成一致。[2

有关人类的寿命,有很多讨论,到底怎么看这个问题?有讨论的必要。3

预测人的寿命的方法和研究对象3-8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寻找长生不老的秘密,在思考哪些因素影响人类寿命,甚至通过某些方法来预测人类寿命的长短。4

1测试嗅觉

20111,《每日邮报》报道称,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寿命可以通过测试嗅觉来预测

据报道,美国芝加哥市鲁斯大学医疗中心的科研人员发现,分辨气味种类越多的人,寿命就可能越长。能分辨出6种气味的人的死亡率要比分辨出11种气味的人死亡率高出36%。结果表明,人在年老时,嗅觉能够分辨相似气味的多少,与他们剩余寿命的长短有着联系。

这是在宏观层面,人的嗅觉感官进行测试,来预测寿命。对于感官测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文中没有讨论。

2步行速度与姿势与寿命相关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篇研究报告称,人类步行速度的快慢同寿命有一定联系,步速对寿命有相关影响。数据显示,研究对象的平均寿命为73.5岁,平均步速则为0.92/秒。

然而步行的姿势与寿命是有关联的,人老先老腿,老年人走路姿势跟年轻人不同这也是在宏观层面观测。

3检测特定基因 预测早亡风险

·研究基因活性

 201898参考消息网报道:新验血法评估衰老程度 或可预测老年痴呆。英国《独立报》网站 201897日报道,这一方法检测的是特定基因的活力。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基因是人的“生物学年龄”的准确指标,一个人的生物学年龄可能大于或小于其实际年龄。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准医学教授詹姆斯·蒂蒙斯说,这项“衰老测试”也可以用来分析移植的器官的生物学年龄,从而预测器官在移植给他人后的可用性。他们研究了70岁健康老年人的RNA,并分析了20年间的健康记录。结果发现,在12年里,较高的基因活性得分与更好的认知健康和肾脏功能是相吻合的,这两者是预测早亡风险的指标。[3

· 寻找长寿基因

1998年开始以色列医生尼尔·巴尔齐莱牵头的爱因斯坦项目”,该项目的研究对象是纽约市附近的500多名百岁老人。研究显示,他们的长寿秘密在于共有某种基因,这类基因也出现在意大利。科学家们分析他们细胞内带有基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研究其中与胆固醇新陈代谢相关的100多个基因,结果发现这些老人全都携有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的一种基因亚型。FOXO3基因变异就是这样一种保护基因。夏威夷大学科学家发现,携带这种基因变异的瓦胡岛美籍日本人出奇地健康。帕萨里诺说:“人们能否长寿,基因只发挥25%的作用,环境和运气都有关系。

有科学家发现,矮个人将更长寿。结果发现,其中百岁以上的矮个子老人都拥有一种长寿基因。研究人员分析,这是因为长寿基因能够抑制体内一种生长激素IGF-1的产生。IGF-1激素越多,体型就越大,寿命就越短。[5

遗传学家帕萨里诺和贝拉尔代利认为,基因技术、基础分子研究以及对人口数据的分析,才是破译长寿村秘密的正确途径。

4血液检测 预测寿命

· 2017-01-17 ,参考消息网报道,“研究发现验血将可预测寿命 提早确定健康风险”。文中指出,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可改变游戏规则的血液检测方法,能帮助预测寿命。这项研究从5000份血样中采集生物标志物数据,然后对照血样分析提供者在随后8年里的健康状况数据。研究结论发表在英国《衰老细胞》杂志上。这种方法,既有宏观又有微观层面,发表在细胞类的杂志上。研究人员总共确定了26个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特征。这些特征描述了人们衰老方式的差异,生物标志物组的特定模式可以表明一个人逐渐衰老时的健康程度和他(她)罹患特定老年病和综合征的风险。

· 中新网2018115日电 验血能测出人的寿命?澳大利亚与芬兰科学家认为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研究发现,血液中某些常见蛋白含量较高的人较他人更容易死于严重感染,一个人是否会死于严重感染的几率最早可提前14年预测。这意味着,只要通过一次简单的血液测试,一个人死于诸如败血症或肝炎等严重感染型疾病的几率便可以提前得知。研究人员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一种名叫GlycA的血液生物标记物,该物质是人体出现感染后的附属产物。研究还发现,即使没有受伤或感染,当GlycA水平意外升高时,同样也可能带来致命后果。而GlycA水平上升的过程最多可维持14年,也就是说,通过验血最早可提前14年预测死亡。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血液标记IL-6,可以检测癌细胞和心脏病以及其他多种严重的病情。专家称,相比以前的血液检测方法,IL-6标记的准确性更高。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收集了1997年至1999年,年龄在45岁到69岁之间的6545个人的相关数据,并跟踪调查参与者到2015年,并记录是否有死亡者。研究人员观察的炎症标记物包括白血球间质素6(IL-6)。另外还有两种标记物分别是C-反应蛋白(CRP)和±1-酸性糖蛋白(AGP)。过去已经有研究表明后两种标记物可以高效预测5年内的死亡几率,但是据加拿大医学会期刊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白血球间质素6(IL-6)的检测结果更准确。

5)用端粒缩短的速度预测物种的寿命67

2019-07-10 ,参考消息网报道:为什么人活80 乌龟能活200岁?科学家发现物种长寿的关键。这篇文章引起我的关注,因为过去有一篇文章与这个文章有些类似,研究者认为,寿命的长短取决于端粒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这篇文章推翻了过去的说法,但是研究对象是一样的,是在细胞层面。

人体寿命长短可以通过DNA检测来进行预测的理论,是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科学家们经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实验后发现的。负责这项研究的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帕特·莫纳根称,每个人的寿命长短都跟他小时候的染色体“端粒”长短有关——端粒是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由简单的DNA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它就像DNA的帽子,保护DNA重要遗传信息不丢失。“端粒”越长的人寿命也就越长;而“端粒”较短的人,寿命就会相对缩短。 

因为人体的染色体“端粒”和鸟类染色体“端粒”的工作原理相同。帕特·莫纳根教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就可以通过检测人体的染色体“端粒”长短程度,来预测某个人的寿命长短。 不过当胎儿还在母腹中孕育的时候,胎儿的染色体“端粒”就开始缩短了——这种缩短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持续下去。 

下面的研究却有不同结论。
据埃菲社78日报道,根据布拉斯科此前的研究,一段时间以来科学界已经知道端粒是有机体衰老的源头。每次细胞繁殖以修复损伤时,它们的端粒就会变得更短。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端粒可能会因为缩短太多而无法再生。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

分析不同物种之间寿命差距的原因,比较人和动物的寿命差距,寻找产生差距的原因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专家对9种哺乳动物和鸟类进行分析后给出了答案。结果表明,端粒缩短速度更快的物种寿命更短。

研究表明,人类端粒每年平均损失约70个碱基对,而小鼠端粒每年损失高达7000个碱基对。报道称,以这种方式预测物种的寿命远远比体重等目前采用的其他参数更精确。7

不难看出相同研究对象端粒”,却得到不同结论,说法也有差异。另外研究人员认为下一步研究计划,将要找出导致染色体端粒会变短的先天性或后天性影响因素其中可能包括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从而使人体寿命预测更加精确。

6神經發生微環境与年龄相关性[9

2019-07-03英國《自然》雜誌發表了一項關於衰老的最新研究﹕斯坦福大學科學家在小鼠體內能產生新神經元的細胞群(神經發生微環境)中﹐觀察到了与年齡的相關性。這種微環境由神經幹細胞﹑神經前體細胞和其他幾種細胞組成。微環境的功能及其產生新神經元的能力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這種效應被認為會促進認知功能的下降。然而﹐尚不清楚這種微環境是如何隨年齡變化的﹐以及哪些因素導致了這些變化。

7)中穴位置能预测寿命[11

从中医的角度,“中穴”的位置能预测寿命?“中穴”是人体两条重要经脉———任脉和督脉的交汇点。反映出的是人体气血流动的盛衰状况,它的深浅和长短,直接体现出人的健康状况,当然 也就可以据此判断人的长寿与否。深长反映出的就是气血的强盛,人就能长寿。这个穴位不但可以判断人的寿命,而且还是一个急救穴。就是因为它是人体两条重要经脉阴阳之气的交汇点。
8)“基墙”预测寿命[11

“基墙”就是耳朵下方的肌肉。有一句话: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这里的地阁就是指“基墙”,“地阁方圆”就是指 “基墙”的肌肉饱满,不是皮包骨,说明这个人的五脏气血强 盛,营卫气血运行通畅。加上面部的“三部三里”,就是三停———从额到眉毛为上停,从眉毛到鼻下为中停,从鼻下到下巴为下停,高起而不下陷,肌肉饱满,骨骼高起,说明身体健康,能长寿,活到一百岁。
9) 4个指标综合预测寿命12

一. 步速快慢

走路速度是寿命长短的“预警器”。走路快慢和肌肉力量、心脏功能、骨关节健康、消化系统状况及精神情绪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步速反映了一个人的“有氧耐力”,即长时间进行有氧运动的能力。

二. 手劲大小

握力,说白了就是“手劲儿”,是评估健康的重要指标,却常被人们忽视。

2016年,一项多国联合开展的研究发现,握力比收缩压能更好地预测死亡风险。握力每减少5公斤,人们因慢性病死亡的风险就会增加16%,心脏病和脑卒中发生风险分别上升7%9%

三. 身材胖瘦

有些人虽然胖,却觉得自己很健康,但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的人即使当下健康,日后也难免会出问题。

, 是否吸烟

吸烟的害处可谓众人皆知,如果一个人吸烟,难免减寿。英国研究发现,烟草已成为首要致癌因素。

以上4项指标是在宏观层面,用这种方法综合评估寿命。

10)人工智能预测[13

2017-07-10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研究显示,利用人工智能预测自己的寿命。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分析病人的胸腔影像,对预期寿命不超过五年的病人进行了预测,最终精确率约为69%,和医生的预测结果差不多。

精确评估病人的生理年龄、预测病人的寿命,难在医生无法有效查看身体内部情况、评估每个器官的健康状况。人工智能利用了‘深度学习’技术,即可以学习并分析图像的计算机系统技术。研究显示,计算机能够从图片中识别出各种疾病的复杂症状,这是人类专家需要大量训练才能做到的。

美国休斯顿理公会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研发了一款人工智能软件,可精确预测患乳腺癌的风险。该程序能够准确分析乳房X光片,并将病人数据转化为诊断信息,速度比人类医生快30倍,准确度高达99%

11)拍摄“灵光”预测寿命[14

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渡边未央及其团队在一系列的研究测试中发现,用极度灵敏的相机能够拍摄到每个人身上特有的“光芒”。这种“光芒”在早晨最为明显,晚上比较暗淡,头部和颈部最为明显,研究人员称这种“光芒”为“灵光”,并认为这种“灵光”是一种能量。“灵光”的变化过程可以用来了解人体健康状态。倘若发现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了“灵光暗淡”,就预示身体的某个部位存在着疾病。

这与西藏高僧虹化现象有没有关联?有待探讨。能否对这种现象进行光谱分析?

12静态心率预测寿命[15

科学家们发现,心跳速度每分钟额外增加10次,无论什么疾病引发的死亡风险都会增长约9%。重要的是这种相关性是在人们处于静止状态下,而非行走或者进行更剧烈的活动时。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什么最新的发现。医学专家已经清楚,有时候静止状态下心率较慢的人群趋向于更健康。但是这项最新研究所做的工作是增加一种定量标准。

研究人员借助两组差异明显的数据分析发现,静止状态下心率达到每分钟80次的人群与心率达到每分钟45次的人群相比,在接下来的20年里死亡风险高出45%。大多数人的心率都处于这两组数字的中间。

研究负责人青岛大学医学院的张东峰教授认为:“静止心率与全因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间的联系,与心血管疾病的传统风险因素无关,这表明静止状态下的心率能够预测普通人群的死亡率。”这项研究并未排除遗传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带来的影响,比如社会经济状况和饮食等等。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建立在大量的研究数据的基础上,数据来自46个不同的研究项目,涉及到120万人口。

结论与讨论

1)综合指标预测法

上面所述的,步速快慢、步行姿势、手劲大小、静态心率、身材胖瘦、是否吸烟、生物标志物,这其中有宏观层面,也有微观层面的指标,这些指标要不要综合起来分析,是需要讨论的。

2)不同层面综合预测法

不同层面,包括宏观层面、微观层面。而宏观层面,包括系统层面、分系统层面、子系统层面。微观层面包括细胞、基因、染色体、蛋白质、端粒、血液生物标记物等。不同层面之间的链接不清楚,是否需要综合预测?

3)健康状况预测法

包括环境影响因素,比如雾霾、水污染、气温、流行传染病。食物种类、烹调方法、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寿命

4)人工智能预测法

人工智能预测寿命是不是非常准确?能不能综合很多方面综合分析,这是需要探讨

6)遗传因素预测法

自古以来,长寿的家族确有遗传,但不是传给下一代每一个人,能否用基因解释不清楚

至于医学和科技发展对人寿命的影响,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人能否长生不老,观点很难统一,因为这涉及到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化,人会不会变成机器?人脑和机器脑能否相互连接?这些问题就更加复杂,本文不讨论

参考文献

1]鉄血老枪科普!中国人口预期寿命是76.4岁,您真的能正确理解其中含义吗?,来源:360网,2019-05-01  

2]“中子壽命未解之謎 關乎宇宙最初的樣子”,来源:科技日报,2019-07-12

http://big5.gmw.cn/g2b/tech.gmw.cn/2019-07/12/content_32993300.htm

3长庆wcqjs美科学家发现预测人类寿命的秘密来源:360网,2011-01-19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19/16/1751130_87632514.shtml

4][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林俊宏 译,人类简史,[M]中信出版集团出版,20172月,

新验血法评估衰老程度 或可预测老年痴呆,来源:参考消息网201898

5]钟家台基因宿命论长寿或是基因定,来源:360网站,2013-10-1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015/11/3218641_321584832.shtml

6玖玫家政,最新发现:能“预测寿命”的方法!赶紧来试试~太厉害了,来源:360网,2016-12-02 

7为什么人活80岁乌龟能活200岁?科学家发现物种长寿的关键来源:参考消息网,2019-07-10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90710/2384978_2.s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202/14/36065755_611308857.shtml

8人的寿命是出生时已经注定了的吗?真的吗?来自iridescent 2014-11-15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66769573

9大腦衰老﹐免疫系統起了部分壞作用來源﹕科技日报,2019-07-05 09:22

http://big5.gmw.cn/g2b/tech.gmw.cn/2019-07/05/content_32975273.htm

10【健康】日本人为何全球最长寿?你真的该好好学学来源:健康时报2015-08-08 人民日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501/16/8250148_832730042.shtml

11]如何预测一个人的寿命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69856843.html

12]怎样预测一个人能活多久?现代科学告诉你:这4个指标关乎寿命,来源:生命时报,2018081609:44 

13人工智能将能预测人类寿命?精确率已达69%来源:360网,2017-07-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710/08/6260778_670216338.shtml

14一种能拍下人类“灵光”的相机, 可预测人体疾病与寿命来源:360网,2017-07-1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713/06/32496382_670944835.shtml

15科学家发现静止心率能预测人类的寿命长短来源:腾讯科学,2015113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30/08/12479041_516855027.shtm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