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个人问自己:我喜欢文字吗?我喜欢阅读文字吗?我喜欢书写文字吗?我最钟爱的东西之一是文字吗?我相信这一连串问题发出去,最终能够得到肯定回答的人是有一些,但一定不会比喜欢其他事物,事情多,至于真正钟爱,甚至热爱文字的人,有多少,我真的不敢乐观。 这不是文字自身有问题,而是在当下这样一个社会里,阅读文字、书写文字所要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显然要比干其他事情要多了一些,甚至还少了一些一般人喜欢的趣味,如果让他们看电视,玩游戏,看手机的视频,显然要不阅读纸质书籍上的文字要轻松了许多,更有意思;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就人类的弱点来分析:人类就有好逸恶劳这个本性,趋利避害的本性决定了大部分人喜欢做那些不必过分动脑的事情,轻轻松松就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需要,看电视、玩游戏、看手机视频,在很多时候对于很多人而言就是一种放松与调节,并不需要动脑筋,只要跟着画面走就行,或者按照提示看就可以了;而书写文字是得动脑筋,是得集中精力花时间琢磨,才可能把文字的结构搞清楚,写得工整清楚,阅读文字,则是需要这个人头脑足够冷静,清醒,既能够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阅读自己最喜欢的一些文字,愉悦内心,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也能够在面对那些陌生化文字的时候照样能够静心阅读,并且读懂文字的内涵及意义。 两相比较就不难发现:要让一个人钟爱文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这个人从小就养成了书写文字、阅读文字的习惯,甚至小时候就热爱上文字。而要实现这一点,是得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一个人,才可能做到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些喜欢书写文字,喜欢阅读文字,甚至热爱文字的人,他们跟那些不喜欢文字,甚至讨厌文字进行一个比照,我们是可以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与区别,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表象差异,是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气质上的不同,精神内涵的不同,思维层面的不同。当然这样的比较不是简单的数据上的比较,而是要深入到最核心的内涵,经过长期观察对比,才可能发现。 也正因为如此,这里我倒要提醒每个当家长的,特别是孩子还在读小学的家长,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就对文字有兴趣,甚至在某个时间内不知不觉地热爱上书写文字——酷爱书法,阅读文字——阅读书籍,这样对文字有兴趣的孩子,如果他长时间坚持把汉字认真学好,甚至学会了书法,他的字一定很不错,这难道不是这个孩子一生的财富?如果这个孩子因为热爱阅读,长期坚持阅读那些优秀作品,他的阅读能力,他的理解能力,他的书面表达能力,他的思维能力会不好吗?他的精神世界会不够强大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