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講 | 詞體結構中的過片與側重後篇

 西雨潇潇gzs7hi 2019-07-21

1

2

3

4

立春

5

6

7

8

9

10

11

放假

12

13

14

情人节

15

除夕

16

春节

17

18

19

雨水

20

21

22

23

上班

24

25

26

27

28

冠山詞苑 祝福您 天天愉快

詞體結構中的過片 来自冠山词苑 29:59

張炎認為過片:

.是主觀情緒發洩處,最易自敘題旨,所以有些詞牌在這裡多是以作者主觀情緒表達全詞主旨作為核心,以此來統攝全局。那就需要過片承擔三個任務:a.對上片的內容作總結;b.概括出全詞的核心內容;c.引出下片的內容成為下片的綱領,這就是《宋四家詞選序論》說的過片藕斷絲連的方法。

.是才高者,方能發起別意,也就是說在上片作者已將第一層意思道盡,須轉出新意向主題意象更深一層遞進,給人異軍突起,將上下片分別置於兩個表述平面,用詞的主題意象和創意之象間的共性為兩個平面的聯線形成一個審美空間,刻畫典型情緒,這就是《宋四家詞選序論》換頭異軍突起的方法。

.《柳塘詞話》還提出過兩種方法:

a.樂府所制,有用疊者。即用雙聲疊韻的方法,凡是詞中過片用兩字的,在全詞的結構中基本起著核心樞紐的作用,要求具備高度的概括性和準確性。

b.從樂曲角度看,起著過宮的作用,故叫過變,所謂過變就是過腔犯調,如姜夔《玲瓏四犯》,從:“揚州柳,垂官路”看它既不是承上啓下,又不是發起別意,但是我們並未發覺兩片之間斷了詞意。這是因為從詞彙學的外延來說“南浦”和“揚州”都與柳在外延上有銜接,在音樂旋律上雖犯調但主旋律一致,曲意和文意不變,以過宮連接上下片又是一法。

.詞繹云:“中調、長調轉換處,不欲全脫,不欲明黏,如畫家開闔之法,須一氣而成。”他說的這種方法其實就是“明過暗轉”之法

.沈祥龍《論詞隨筆》:“詞意斷而仍續,合而仍分,前虛而後實,前實而後虛,過變乃虛實轉捩處。”也就是說過片起著虛實兩境轉換交代的作用。這一方法在虛實結構為主的詞中最為常用。如蔣捷《虞美人》是以“而今”為虛實分界線,前為虛境後為實境。再如蘇軾的《念奴嬌》以“遙想”作虛實的轉換樞紐。這都是“虛實轉捩”之法。

.在唐宋詞作中常常見到“移步換形”之法,即以詞中視角在時空中的變幻承接上下片,如:蔣捷《木蘭花慢》上片的視角在“池闌”,下片的視角在“妝樓”。形成視覺的移動,改變描寫時空。

此外還有一種我們不提倡使用的方法:“魚咬尾”的方法,這一般是初學者下筆前未想好結構如何安排,寫到上片結束時,無奈運用上片結束的意象,展開下片。

側重後篇

李漁在《窺詞管見》中提出了詞須重視後篇的觀點”李漁在通篇就主旨、心象、落想提出了一個規律,需要加強後篇,在結句上多下功夫。我們以前講過結句和主旨、主題意象、落想的關係。正因為如此,力量必須向下篇六、七、八三拍逐漸加強語言的深刻度,細節的真實度、主旨的寬廣度、落想的朦朧度。側重後篇這是結構的又一個重要法則。

讲师介绍

郑绍平

笔名:文森

1948年出生于潮州

1955-1968年在北京读书

少好倚声之学 师从叶君健、许鲁野

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汉语语言文学专业

私淑于卞孝萱和叶嘉莹两位先生

现定居于澳洲

唐代文学韩愈研究会顾问

台湾粥会会员

香港诗词学会和深圳诗词协会首席顾问

词学专著

《倚声探源》

《词林探赜》

词集

《冠山访月词》

《香葭斠律词》

论文

《玲珑四犯词本体初探》

《从古风用韵试析韩愈的琴曲歌辞》

《韩愈诗歌三维空间中的美学探索》

《韩愈对词体文学律化的卓越贡献》

《贾岛为七律诗坛注入的新讯息》

《纳兰性德词体初探》

《说到人生剑已鸣,血花染得战袍腥》

……

讲师 | 文森

主持 | 白衣

助理 | 彥康

摄影 | 富珲

编辑 | 宝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