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忧患意识 转载

 悠悠清莲 2019-07-21

忧患意识

转 载



                                                          


                                                 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杜荀鹤《泾溪》



■ 释义

晚唐诗人杜荀鹤的《泾溪》行文曲折,析理透彻。短短四行,包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精妙的生命辩证。


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合常理:舟行水上,遇险不倾,平流却覆。其实,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险要之处,人们往往能够思想集中,小心谨慎,事故反而不易发生;平流无险的地方,却容易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因此常常“舟覆人亡”。这正如《吕氏春秋?慎小》所言:“人之情,不于山而于垤(dié)。”人不会被高山绊倒,却往往会被小土堆绊倒。


这首诗体现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示:在一帆风顺时,更要小心谨慎,切不可自满疏忽,否则会乐极生悲。一千多年前的《泾溪》明镜,至今仍光可照人。遗憾的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历史上多少人闯过了惊涛骇浪,却在风平浪静处倾覆,“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