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休董事长总结:五大败类制度,看看你的公司中了几招?

 观海lio 2019-07-21

01领导制度

在企业中,很多不是制度说了算,而是领导说了算,很多人不是看制度的规则,而是看领导的脸色。大多数的情况是领导大于制度。

所以为什么在很多的企业中,老板在就有执行力,老板不在就没有了执行力,因为所有人无视制度,只看重老板。

领导大,制度小;领导小,制度大。

如果一个企业向从人治到法治,而让法治产生威力最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淡化领导的威信,即强化制度的威信,然后弱化领导的权力,即强化制度的威力。

领导必须树立制度的神圣性,以此教育员工对制度产生敬畏感,核心的通道就是源自于领导的带动。如果公司以领导为中心,下属就会巴结领导;但是反之,公司以制度为中心,下属才会尊重制度。

所以,领导大,制度威力就小;领导小,制度威力就大。强化了领导,就弱化了制度,;弱化了领导,就强化了制度。

02弹性制度

如果有人给你报告,有人违反了公司制度,你的第一反应有可能不是按制度执行,而是先问,是谁违反了制度。

公司制度化无法成功,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碰到特殊的人和事就自动变形,正应了我们传统文化讲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小人”,这就叫弹性制度。

领导面对矛盾,必须把制度放在首位,制度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执行出来的,没有总裁第一表率,就没有制度的灵魂。

制度一定要执行,即使非同寻常的员工,相反会带来不同凡响的执行效果。面对能人,坚决执行规则,更加能够捍卫制度的神圣性。

所以,能人中的首善要大肆表彰,能人中的首恶要马上拿下,拿下能人中的首恶,100个普通人更具有执行力。首善不表彰,正气无法弘扬。

所以在企业中,那些职务越高,资格越老,能力越强,贡献越大的,处罚就要越严格,这样对团队的执行推动也就会越大。过去我们讲“杀鸡给猴看”,其实在企业的执行中,这样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做到真正的执行,就必须做到“杀猴给鸡看”,只有如此,才具有威慑力。

03繁琐制度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就是每次买回来的东西,首先我们扔掉的是包装盒,接着扔掉说明书。很少有人去看说明书。

为什么不看?因为太厚,太复杂,因为说明书的设计者,往往不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写的,而是站在技术的角度去介绍的。消费者要求的是简单,而技术员往往就繁琐。

彻底放弃繁琐制度,持续重复传播并执行简单制度,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不简单

04模糊制度

日本人是一元文化,核心是服从;美国是二元文化,核心是承诺:中国人是多元文化,太极阴阳文化,核心是无常,也就是“不一定”。

制度执行中,最忌讳形容词和语文化,其背后产生的制度都属于模糊制度,模糊化就无法形成标准化,任何非标准化的制度和流程,都无法达成复制和执行,最后表面的制度却变成了人情和权谋。

05朝夕制度

所谓朝夕制度,就是朝令夕改,改来改去,到最后,制度就失去了本有的神圣感和权威性,员工失去了执行惯性,而获得了“观望惯性”。制度下发之后,大家都会观望,因为大家知道还有修改的余地。

制度首先不是对错性,而是神圣性。永远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完美的执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