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书法多年,这100个术语,你懂几个?

 蚌中沙传奇 2019-07-21

N0.1临摹

学习前人书法的一种方法。置碑帖于一旁,仿照其笔画书写的称'临';以薄纸蒙碑帖上,依其形迹而复写的称'摹'。南宋美夔<续书谱》称:'初学书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又称:'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

NO.2 对临

指面对字帖模仿书写,可以综合训练自己观察和把握字帖的能力。

NO.3 背临

即不看字帖凭记忆摹仿字帖书写,主要训练自己对字贴的记忆和消化能力。这一方法,是由临转向自己独立书写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种训练。陆维钊先生说:'背者,将帖看熟,不对帖而自写,就如背书,而一切应须合乎原帖谓'。

NO.4 意临

即临摹一件作品,不要求酷似,而是学其一部分,或取笔法,或取墨法,或取章法,或取风格,或取意境。这种临摹的好处是比较自由、可以摆脱形似上的羁绊,追求神似,真正把某家的长处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来。一般是在掌握了一定笔墨功力之后,才

采取意临的方法,它可以长期坚持下去。即使是很有成就的画家,也常常要通过意临,不断吸取前人的精粹以充实自己的创作。

NO.5 抄帖

是练字过程中易犯的一个毛病,虽然对着帖,但只抄字,不顾间架、点画,自作主张,任意为之。这种毛病,最要不得,必须注意避免。

NO.6 提按

是指书法运笔技巧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运笔中调换笔锋的手段。一般来说,起笔是先'按'再'提',转折是先'提'再'按'。

NO.7 转折

是书法运笔方法之一。'转',指作书过程中,笔锋左右圆转着运行;'折',是指起笔时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的过程中,笔锋运行果断、肯定,使之显露出有力的棱角,是方笔之法。'转折'一般是指在横折、竖折等笔画的写法之中,行笔至转角处的运笔方法,它包括'圆转'和'折转'两种,分别从'转'和'折'的运笔不同之处加以体现。

NO.8 悬针

书写直画下端尖锐,如针之倒悬,故名。与垂露为两种形体。冯武(简缘)《书法正传》称:'将欲缩锋,引而伸之,须要首尾相等。但锋尖耳。不可如鼠尾。又按古人只有垂露一法,悬针始于《兰亭)‘年’字。后人遂以为法。'

NO.9 垂露

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具有藏锋的笔势,不同于'悬针'。唐代孙过庭《书谱》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

NO.10 中锋

指行笔时将毛笔的主锋保持在点画的中线,以区别于偏锋。用中锋写出的钱条圆浑而有质感。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宋徐铉善小篆,映日观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处,亦当其中,无有偏侧,乃笔锋直下不倒侧,故锋常在画中,此用笔之法也。

NO.11 侧锋

起笔的一种技法。谓在下笔时笔锋稍偏侧,落墨处即显出偏侧的姿势。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称:'正锋取劲,侧笔取妍。王羲之书《兰亭》,取妍处时带侧笔。'这种笔法最初在隶书向楷书演变时形成。它使方笔字体中增添潇洒妍美的神情。侧锋多用来取势,势成则转换为中锋。晋人多用之。

NO.12 折锋

笔画转换方向时的一种用笔技法。指笔势折叠带方者,以别于转笔,即笔锋在转换方向时,由阳面翻向阴面,或由阴面翻向阳面。南宋姜夔《续书谱》称:'下笔之初有搭锋者,有折锋者,其一家之体定于初下笔,凡作字,第一字多是折锋,第二、三字承上笔势,多是搭锋,若一字之间右边多是折锋,应其左故也。'折锋利于点画方劲和创造姿势。清代包世臣书《刘文清四智颂》后,称其笔法'以搭锋养势,以折锋取姿。'

NO.13 裹锋

用笔的一种技法。起笔呈反方向运行,'欲上先下,欲左先右'。以后凡是取圆势用笔,笔锋内敛于点画中间的称'裹锋'。如《曹全碑》、《石门铭》等多用之。

NO.14 逆锋

运笔的一种技法。为了藏锋铺亳,用逆入的方法,'欲下先上,欲右先左',以反方向行笔的称'逆锋'。用逆锋作字,往往具有苍劲老辣的意趣。清代刘熙载称:'要笔锋无处不到,须是用逆字诀。勒则锋右管左,努则锋下管上,皆是也。然亦只暗中机括如此,著相便非。'

NO.15 蹲锋

蹲,有停留的意思。与'蹲'本为一字。在书法中,蹲锋、蹲锋却为两法。大致蹲锋指笔缓行中的蹲势,蹲锋则是欲超先蹲,退而复进。唐代张怀瑾《玉堂禁经》称:'蹲锋,缓亳蹲节,轻重有准是也';'蹲锋,驻笔下衄是也,夫有超者,必先蹲之。'

NO.16 枕腕

左手手掌枕于右腕之下,或将右手手腕置于台面,叫'枕腕'。枕腕,目的是要运用指头的力量去写字,并不能充分发挥手腕的作用。这种方法与'悬腕'、'提腕'比较,悬殊很大,失去了运腕的流便性。自古以来这种方法也不时提到,但是,大都认为此法不宜提倡。有人认为可以用这种方法写小字。依我看,下小楷用这种方法也是不灵便的。因为,这种方法过于呆板,伸缩性不大,光靠手指的力量去书写,很难通过肘、臂的力量而贯注毫端,字自然不会生动,笔力也不会强。所以,这种方法就不必要用了。

NO.17 悬腕

自腕至肘皆悬中而不着案,叫'悬腕'。元代书法家陈曾在《翰林要决》中说:'悬着空中最有力'。清代书法家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也说:'悬则骨力兼到,字势无限'。诚然,这种运腕方法是书法中最佳的一种。腕至肘不着案以凌空取势,不仅容易将全身力气送至毫端,而且,无论是直笔横下,还是横笔直下,笔力自能沉劲,纵横如意。尤其是写大楷或行草书,转动灵活,生气勃发,不会出现拘滞的弊病。

NO.18 提腕

肘着案而虚提手腕,叫'提腕'。前人有云:'下笔有千仞之势,此必须提高手腕而后触之。这就是说,要下笔有力,四面展动,就必须高提手腕,芳能得其雄奇的姿态。提腕这种方法较适宜写中楷、不宜写较大的字,或行草书。因这种方法,肘部着案,

不仅限制了运笔的幅度,而且,也很难顾及整篇的气势,勉强为之,写出的作品必然欠缺不周,且难以表作品的神姿。当然,对初学者来说,一开始写字不可能使用悬腕,所以,这种方法暂时还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必须要练习高提手腕。也就是说,肘部

不要着力地紧贴字抬面上,否则气力不易通过肩、臂贯注下来,影响书写的效果。

NO.19 法书

指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书法作品。古代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均称'法书',或称'书'。《书法三昧》:'作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诗句。今通称所作之书法作品为法书,还含有尊重作者之意。

NO.20 法帖

亦称'帖'。指古代名人的墨迹和摹刻在石(或木)版上的法书(包括它的拓本)。宋太宗淳化三年( 992)命侍书学士王著编次摹刻秘阁所藏法书为十卷,每卷首刻有'法帖第x'字样,总称《淳化秘阁法帖》。'法帖'的名称,相传由此始行。《法帖谱系》

称:'熙陵(宋太宗)留意翰墨,出御府历代所藏真迹,命王著摹刻禁中,厘为十卷,此历代法帖之祖。'

NO.21书丹

碑刻术语。指用朱砂直接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隶释》:'《石经》,蔡邕书丹,使工镌刻。'南宋姜夔《续书谱》:'笔得墨则瘦,得朱则肥。故书丹尤以瘦力奇,而圆熟美润常有余,燥劲老古常不足,朱使然也。'后泛称书墓志铭为书丹。

NO.22 拓本

从碑刻、铜器上墨拓下来的书迹或图像。实物最早见于唐代。方法用宣纸受湿蒙于器物碑刻上,椎之,使宜纸呈凹凸,蘸墨拓成。古时用竖纹纸,油烟墨,拓后砑光,墨色乌黑有浮光的,称'乌金拓';用横纹纸,松烟墨,色青而浅,不和油腊的,称'蝉翼拓'。又以朱红色拓出的称'朱拓';碑石初成,或刚出土时所拓的称'初拓'。

NO.23 刻石

专指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如秦代《会稽刻石》,东汉《石门颂》摩崖刻石。桓谭((新论》:'泰山之上,有刻石,凡八百余处,而可识者七十二。'

NO.24 牵丝

也叫'引牵'、'映带',是指书法的点画之间或字与字之间,笔势往来牵带的形迹。

NO.25 简牍

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的总称,是在纸张发明之前使用最广泛、使用时间最长的书写载体。

NO.26 暗过

是指横折的转折之处不在像初唐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那样用方笔内撅,出现一个很劲峭的'肩',而是在横折的转折之前将笔锋轻轻提起,紧接着转笔下行,使转角圆浑含蓄,不露痕迹。

NO.27 椰让

'挪让'是指组成字的各部分点画之间彼此相让,又互相呼应,使笔画多的字不显得密集,笔画少的字不显得疏空,如'马'旁、'乌'旁的字,左边都要写得平直,给右边的半个字让出地位;其它有左右偏旁的字,也都依此类推。

NO.28 天然

指书家学识修养的自然流露,不经刻意雕琢而形成的艺术特色。

NO.29 神采

即精神风采,借用于书法,就是作品的风神、气韵、意趣,它是书家精神气质、个性情怀的笔墨体现。

NO.30 形质

是指书法的形体方面的东西,包括长短、高低、疏密等。

NO.31 性情

是内在的精神、气势、韵味等方面的体现。

NO.32 布白

指安排字的点画间架和布置字、行之间空白关系的方法。字的点画与空白均有繁简、短长,结体也有大小、疏密、欹正。书写时必须因字生势,灵活多变。布白得当,即能使字和字之间产生错落参差而又呼应协调的艺术效果。又,对整幅作品行与行之

间的安排也称'布白'。

NO.33 行气

指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映带关系。一般要求笔断连,联缀成行,积行成篇,在文字的上下、左右、首尾的书写中,既有变化,又能和谐,如清代宋曹<书法约言》称:'勿往复收,乍断复连,承上生下,恋子顾母。'行气在行草书中的关系尤为重要。

NO.34 墨猪

比喻字体笔画丰肥、臃肿而乏筋骨。因字如墨团,故名。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引东晋卫夫人<笔阵图》称:'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书写粗笔道的字而不见筋骨,易犯此病。

NO.35 合作

唐代孙过庭<书谱》称:'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旧时行家们习惯于将书写得理想和精彩的作品称为'合作'。如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引张怀??、二王等书录:'(王)献之尝与简文帝十纸,题最后云:‘下官此书甚合作,愿卿存之。

NO.36 平正

'平正',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平竖直',这是点画结构的一个基本原则。但要注意,'横平竖直'的'平',不是一般的平,而是带斜势的平。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横画真正画得平了,由于眼睛的错觉,看去就像向右倒了下去。所以横画必须稍带斜势,但又不可斜得过分。大致横画斜度应为5。一7。左右。超过这个角度,就是太斜;不及这角度,就是太平,都不好看。所谓竖直,就是每一个直画,不论中间、左右、上下,都要画得很直,不可歪斜倾侧(但'门'的左直,'彳'等的直画例外)。

NO.37 生熟

学习书法的熟练程度。初学者生,久习则熟。北宋欧阳修称:'作字要熟,熟则神气完全。'指法书的神采气质。一般认为太熟则媚俗,熟而能生则高雅。清代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称:'董思翁(其昌)云:‘作字须求熟中生’此语度尽金针

矣。山谷(黄庭坚)生中熟,东坡(苏轼)熟中生,君谟(蔡襄)、元章(米芾)亦尚有生趣。赵松雪一味纯熟,遂成俗派。'

NO.38 习气

对书法情调的品评语。泛指用笔、结体等方面流于熟滥的情调。寓有贬义。清代王澍论赵孟?\书:'子昂天材超逸不及宋四家,而工夫为胜,晚岁成名后,因难简对,不免浮滑,甚有习气。'

NO.39 入帖

所谓入帖,是指在以碑帖作为范本的习书过程中,从陌生到熟悉,逐步掌握了范本的笔意、笔势乃至精神体貌,能够融洽地放入帖中和原帖相一致。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不下苦功,难以做到。一般来讲,能达到入帖的水准,就进入了'专'的领域,

距离树立'门户'就不太远了。

NO.40 出帖

所谓出帖,是指在临摹范本的过程中,不斤斤拘泥于范本,亦步亦趋地摹仿,而是在掌握范本的笔意、笔势、笔法的同时,写出自己的面貌。

NO.41 变化

'变化'是指一个字中有两个以上相同笔画的,要变化形状,避免雷同。

NO.42 读帖

'读'帖就是指多看,多与帖里的字打交道,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帖字特征,加深印象,避免回生。

NO.43 用墨

墨色有焦枯浓淡干湿之分,作书使毫行笔燥润相间的技法称为'用墨'。<续书谱》称:'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竹草则燥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元代赵孟烦称:'古人作字,多不用浓墨,太浓则失笔意。'明代李君实则认为:'羲之书,墨尝积三分,何也?东坡真迹墨浓如漆,隐起楮素之上,山谷亦谓其用墨太丰,而风韵有余,然则松雪所云,特楷书耳,行书则不然。'明代董其昌对用墨独多心得,曾称:'凡强纸用墨,使墨有余,浓墨用笔,使笔勿竭。饮墨如贪,吐墨如吝,不贪则不赡,不吝则不清。'又称:'磨墨须奢,用墨须俭,

渍墨须涂,用墨须浅。'其作书浓淡互用颇得用墨之秘,清代王澍评董日:'始以画法用墨,初觉气韵鲜妍,久便黯黠无光,然其着意书究未有不浓用墨者,观者未之察耳。'用墨作风,往往因人而异,如刘墉喜用浓墨,王文治专尚淡墨,故时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说。近人吴昌硕则善用焦墨,另具一格。

NO.44 骨法

亦称'骨力'。书法术语。指书写点画中蕴蓄的笔力。是构成点画与形体的支柱,也是表现神情的依凭。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字有果敢之力,骨也。'唐太宗李世民尝谓:吾临古人书,殊不学其形势,惟求其骨力。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画有六法,其二为'骨法用笔'。论者认为:骨法用笔,能把笔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提按起倒,挺拔矫健,浑身都是解数才行,乃从长期悬肘中锻炼得来。

NO.45 肉法

比喻书写时笔墨浓淡、肥瘦、粗细的一种技法。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肉法'一则中称:'字之肉,笔毫是也。疏处捺满,密处提飞,捺满即肥,提飞即瘦。肥者毫端分数足也;瘦者,毫端分数省也。'笔道由笔醮水墨写成,故在运用时,又称:'初学提活、蹲轻则肉圆;老成提紧,蹲重则肉料。…‘水太渍则肉散,太燥则肉枯。干研墨则湿点笔;湿研墨则干点笔。墨太浓则肉滞,太淡则肉薄;粗则多累,积则不匀。'

NO.46 血法

比喻书法用墨用水的技法。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在'血法'一则中称:'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故称。认为水墨的运用:'笔尖受水,一点已枯矣。水墨皆藏于副毫之内,蹲之则水下,驻之则水聚,提之则水皆入纸矣。捺以匀之,抢以杀之、补之;衄以圆之。过贵乎疾,如飞鸟惊蛇。力到自然,不可少凝滞,仍不得重改。'

NO.47 墨法

亦称'血法'。一日:用墨之法。前人谓水墨者,字之血也。故临地作书时极为讲究。墨过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笔锋。必须做到'浓欲其活,谈欲其华。'宋姜夔《续书谱·用墨》云:'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知也。'清包世臣《艺舟双辑·述书下》云:'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用墨作风,一方面往往因时因人而异。如北宋浓墨实用,南宋浓墨活用;刘墉喜用浓墨,梦楼专尚淡墨。另一方面,又常因书体风格、纸张性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二日:磨墨之法。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墨谱》云:'研墨如病,盖重其调匀而不泥也。'研墨要凉,凉则生光。墨不宜热,热则生沫。盖忌其研急而墨热。又李阳冰曰:'用者旋研,无今停久,久时尘埃相污,胶力隳亡。如此泥钝不任下笔矣。'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肉法》云:'磨墨之法,重按轻推,运行近折。''凡磨墨不得用砚池水,令墨滞笔冱,须以水滴汲新水临时斟酌之','凡书不得自磨墨,令手颤、筋骨大强,是大忌也。'

NO.48 笔法

写字作画用笔的方法。中国书画主要都以线条表现,所用工具都是尖锋毛笔,要使书画的线条点画富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称为'笔法'。唐张怀瑾道<玉堂禁经·用笔祛》云: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故元赵孟频于《兰亭跋》中云:'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NO.49 章法

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可见,章书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NO.50 壁坼

比喻用笔如泥墙自然坼裂的痕迹,无做作习气。南宋姜夔《续书谱>称:'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壁坼……壁坼者,欲其无布置之巧。'

NO.51 八病

书法术语。泛指书写点画经常出现的弊病,俗称败笔。八病都是以接近这类点画的实物形态定目,如: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棱角、折木、柴担等。

NO.52 院体

宋太祖时曾置御书院,书院成员都是学习王羲之的字,以用于书写当时朝廷的各种文告敕令。这种字,体轻势弱,多呆板无神,了无高韵,人称'院体'。后来,人们不管其书者为谁,书为何体,凡无骨力、无神韵的书法皆被人称为'院体'。故这一书法术语。用以对书法气格的品评,一般含有贬意。

NO.53 钩填

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以较透明的纸蒙在法书上,先以细笔双勾,后用墨廓填故称。亦称'双勾廊填'。南宋姜夔《续书谱》谓:'双勾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体。'

NO.54 结体

亦称'结字'、'间架''结构'。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汉字尚形,书法又是'形学'(清康有为)故结体尤显重要。元赵盂烦《兰亭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汉字各种字体,皆由点划联结,搭配而成。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缩、伸,偏旁的宽、窄、高、低、欹、正,构成了每个字的不同形态,要使字的笔划搭配适宜、得体、匀美,研究其结体必不可少。正如清冯班在《纯吟书要》中所云:'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又云:'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可见,结字在书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NO.55 笔锋

笔毫的尖铁。姜夔《续书谱·用墨》云:'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运动,劲则有力,圆则妍美。'字的锋芒,也叫'笔锋'。能将笔之锋尖保持在字的点划之中者,叫'中锋';能藏在点划中间的不出角者,叫'藏锋';将笔之锋尖偏在字的点划一面者,叫'偏锋'。一般以'偏锋'为书法之病。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能将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逆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

NO.56 飞白

亦称'草篆'。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笔画是枯丝平行,转折处笔路毕显。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子刷字,蔡各得到启发而作飞白书。唐代张怀璀《书断>载:'飞白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王隐、王倍共云:c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寻丈,字宜轻微不满,名曰飞白。'北宋黄伯思称'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明代赵宦光称'白而不飞者似篆,飞而不白者似隶。'今人将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泛称为'飞白'。传世的唐宋御制碑多以飞白题额,如《晋祠铭>、《舁仙太子碑))等。清张燕昌、陆纪曾有《飞白录》二卷。

NO.57 法帖

亦称'帖'。指古代名人的墨迹,摹刻在石版或木板上的法书及其拓本;称为'法帖',即可供效法者。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命侍书学士王著摹刻秘阁所藏法书,编为十卷,每卷首刻'法帖第x',汤《淳化阁法帖》,其'法帖'之名相传由此始行。《法帖

谱系》称:'熙陵(宋太宗)留意翰墨,出御府历代所藏真迹,命王著摹刻禁中,厘为十卷,此历代法帖之祖。'

NO.58 隶变

所谓'隶变',是指篆书转变到隶书过程中,通过快写、省略、假借、合并部首等方式,改变和简化原有的篆书结构和用笔方式,在变化中逐渐形成规律并被普遍运用。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隶变过程,正是中国文字由古文字系统向今文字系统的演变过程。战国后期出现的<青川木牍》、《天水放马滩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等简牍中,可以清晰地找寻到秦篆隶变的轨迹0 1980年四川省出土的秦地《青川木牍>,牍上三行墨书的书写时间定在战国后期秦武王二年(前309年),被视为目前年代最早的古隶标本。

NO.59 款识

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汉书·郊祀志下》:'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不宜荐见于宗庙。'颜师古注云:'款,刻也:识,记也。'此外,还有三说:一款是阴文凹入者,识是阳文凸出者;二,款在外,识在内;三,花纹为款,篆刻为识。(均见方以智《通雅》卷三十三所引。)后世在书、画上标题姓名,也称'款识'、'题

款'或'款题'。画上款识唐人只小字藏树根石罅,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代,始记年月,也仅细楷,书不两行。唯苏拭有大行楷,或跋语三、五行。元人从款识姓名年月发展到诗文题跋,有百余字者。至明清题跋之风大盛,至今不衰。可见,款识,有二义:一、指书画作上的署名后款,二是古代神鼎彝器上铸刻之文字。

NO.60 题跋

书写于书籍、碑帖、书画作品的品评、追述故事、考证版本及渊源等方面的文字。书写于作品前面的文字一般称'题',后面的称'跋'。

NO.61 桶联

亦称'楹帖'、'对子'、'对联'。书法艺术的一种幅式。由上、下联组合,是悬挂或粘贴在壁、柱上的联语。如新春时节张贴于门上的'春联'。字的多寡无定规,一般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特多的长联,叫'龙门对'。

NO.62 台阁体

书体名。明清时期科举考卷的字体,要求写得乌黑、方正、光洁、大小一样。到清代中期,要求更严,使书法艺术到了僵化程度。在明代此种书法叫'台阁体',清代则叫'馆阁体'。因当时馆阁及翰林院中的官僚擅长写这种字体,故名。后来把写得拘谨刻板的字贬称'馆阁体'。

NO.63 玉筋篆

亦称'玉箸篆'。篆书的一种。其书写笔道,圆润温厚,形如玉筋(筷子),故名。始于秦代,唐代齐已《谢县城大师玉筋篆书》诗称:'玉筋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后人论书,将用笔圆浑道劲的其他字体亦称为'玉筋'。如明代王世贞评论颜真卿书:'《家庙》、 《茅山碑》正书中玉筋笔者。'

NO.64 经生书

唐代佛教盛行,信徒多以佛经敬奉,佛经多以端正工稳的小楷手抄而成,抄写佛经的人被称为'经生',其字则你为'经生书'。这类手抄的经卷,在书法上亦有较高的水准,反映了唐代书法艺术已相当普及。但后人袭称之'经生书',则含有贬意。

NO.65 千字文

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南朝梁(502-549年)的梁武帝为其公主练习书法,而委托周兴嗣(470年-521年)创作的。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作为儿童习字的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

NO.66 南北派

南宋赵孟坚《论书》'晋、宋而下,分而南北,……北方多朴,有隶体,无晋逸雅。'至清代阮元著《南北书派论》则明确分正书、行草为南北两派,称:'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南派由锺繇、卫璀及王羲之,献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锺繇、卫璀、索靖及崔悦、户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南派不显于隋,至贞观始大显。'又称:'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北派则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并称:‘‘至唐初,太宗独善王羲之书,虞世南最为亲近,始令王氏一家兼掩南北矣。然此时王派虽显,缣楮无多,世间所习犹为北派。赵宋《阁帖》盛行,不重中原碑版,于是北派愈微矣。'阮元此说,在晚清颇具影响,但据近代考古发现的南北朝书迹,虽体势多样,性情有别,然并不因南北位置而有巨大的差异。然自阮元倡南北书派之说后,遂有人称碑学为北派,帖学为南派。

NO.67 金石气

指书法具有先秦时期钟鼎器上所铸铭文,或秦汉以至六朝时期刻在碑碣、摩崖、砖石、经幛之类石器上的文字的形态与气质。书法家经过移情作用,把这种美用毛笔表现在纸上,不仅摹其形貌,更追求其内在的气质、蕴含、风致,或古朴,或稚拙,或浑

穆,或姿纵,具有金石美的外表和内涵。这样的书作,谓之具有金石气。

NO.68 书卷气

是指渊源于魏晋以来流传于丝帛或纸上的历史文人书家手迹(或摹本、刻石),其用笔、结字、章法乃至用墨,既很考究但又有一定的随意性,较为圆融流畅。这种书法带有明显的读书人的笔致特点,大都清新、典雅、秀美流畅,有鲜明的个性,又有一定的法度,感情色彩浓烈,气质鲜明,笔致高尚。

NO.69 屋漏痕

比喻用笔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其形凝重自然,故名。唐代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载:颜真卿与怀素论书法,怀素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如壁坼之路,一一自然。'颜真卿谓:'何如屋漏痕?'怀素起而握公手日:'得之矣!'又,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屋漏痕者,欲其无起止之迹。'

NO.70 折叉股

比喻用笔的一种技法。钗原系古代妇女头上的金银饰物,质坚而韧:后被借以形容转折的笔画,虽弯曲盘绕而其笔致依然圆润饱满。南宋姜??<续书谱》称:'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马宗霍《书林记事》载:'相传鲁公与怀素同学草书于邬兵

曹(彤),或问日:‘张长史见公孙大娘舞剑器得低昂回翔之状,兵曹有之乎?’怀素以古钗脚(折钗股)为对。鲁公日:‘何如屋漏痕!’素起捉公手日:‘老贼得之矣!…

NO.71 锥画沙

比喻用笔的一种技法。以锥子划沙,起止无迹,具有'藏锋'的效果,而两侧沙子匀整凸起,痕迹中正,形似'中锋',故用锥画沙以比喻书迹的圆浑。唐代褚遂良《论书》称:'用笔当如锥画沙。'宋代黄庭坚称:'如锥画沙……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相传褚遂良曾将此法传于陆彦远。《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载:'(陆彦远)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

NO.72 鸟丝栏

指在纸或绢素上画或织成的黑色界格。亦泛指有这种黑色界线的书法用纸。唐界墨浓而细,宋界墨淡而理粗。北宋黄庭坚服膺五代杨凝式书法,有诗日:'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予,下笔便到乌丝栏。'前人也有把其解释成书法用

笔的,《书法三昧>称:'乌丝栏者,锋正则两旁如界。'

NO.73 柳穿鱼

比喻应用啄法的短撇。如形、影、彤、彬诸字,其右侧的竖三撇,须有仰、平、覆三种有变化的笔势,似三条小鱼,用柳枝穿连起来,故名。

NO.74 背抛法

亦称'外略法'。书法术语。指'乙'字趣笔书写的技法。写超笔贵于宽圆,如背手抛物,故名。宋人《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称:'蹲锋紧掠徐掷之,速则失势,迟则缓怯。'

NO.75 激石波

用笔时平捺称'波',激石者指字之捺笔似水之自泉口流出遇石激而涌过。这种捺笔称为'激石波'。如<兰亭序》'欣'字捺有章草笔意者即是。

NO.76 担夫争道

书法典故。意谓略甚狭窄,而又势在必争,妙在主次揖让之间,能违而不犯。典出唐代李肇《国史补》,谓张旭自言尝见公主与担夫在羊肠小道上争道,各不相让,但又闪避行进得法,从而领悟到书法上的结构布白,偏旁组合,应进退参差有致,张弛迎

让有情。

NO.77 计白当黑

指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务需有疏密虚实,才能破平板、划一,有起伏、对比,既矛盾、又和谐,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清代邓石如称:'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凡作书,既要注意黑的部分一一字形笔画的密(实)处,也要注意到字画间及行间之白的疏(虚)处。黑处要精心结撰,而白处一一字里行间的布置也须措置得宜,使疏密有致,两者相映生辉。

NO.78 一波三折

用笔时平捺称'波',一波三折,指凡写捺笔要三次转换笔锋。经过三折之后,笔画才波发矫健。明代丰坊<书诀》载:'锺繇弟子宋翼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即是记载宋翼原先写波往往犯平拖直过的毛病。经锺繇指导,才获得正确的用笔方法。北宋黄庭坚晚年的书法具有明显一波三折的特点。指写捺画时,起笔要束得紧,颈部要提得起,捺脚处要铺毫饱满,拓得开,如此一笔之中有三个转折笔势;后泛指在书写点画时,行笔中笔势起伏,含委婉意。

NO.79 一笔三过

指每作一点画虽微如黍米,皆须三折笔锋,始得完成。其法:落笔藏锋为第一折;提笔转锋顿挫引笔为第二折;回锋收笔为第三折。作书忌顺笔平拖,而点画经过三折,始能圆满浑成。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载:宋代唐希雅学南唐后主李煜金错刀书,有一笔三过之法,虽若甚瘦,而风神有余。

NO.80 外方内圆

所谓'外方内圆',有两层含义:一是从书法结构的体态而发:二是就书法运笔的笔势而言。书法点画的形态,有方有圆,而棱角外露者,即为方笔;点画无棱角,显得较为圆浑的,即圆笔。体态的'外方内圆',就是方笔和圆笔的有机结合,最明显的特征表现在写'横折'这个笔画中,其外侧出现棱角,其内侧呈现'圆'的形态。因此,外方内圆,应是书法作品的外观与内涵的统一体,也就是方的形体与圆的笔势结合而成的一种表现效果。

NO.81 外柔内刚

是书法创作与鉴赏的较高审美准则,它的具体要求是:外形要秀美,贵温和;骨子里却要刚劲着力。使柔与刚的一对矛盾很好的统一起来。这就要求在书法创作中要注意外形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不应片面追求笔画形态的秀丽与笔力的刚劲。

NO.82 蚕头燕尾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比如写横画,起笔是逆势落笔,然后往左下方按,再提起、驻笔后向右运行;至收笔处,略向右下方按,后再向右上方挑出,形成'波碟',这样的起笔有些像蚕的头,收笔像燕子的尾巴,人们便称之为'蚕头燕尾'。

NO.83 银钩虿尾

用'银钩虿尾'来形容书法,源于晋代大书法家索靖。'虿'是一种毒虫,属蝎类,它的尾部上翘,古人用来形容女子的卷发。索靖形容自己书法中'钩'画的写法如女子之卷发,因此说'银钧'如'虿尾'。

NO.84 内撅外拓

指的是书法点画运笔中'横折'的两种写法。'内撅'就是写横折时,在横画和竖画的连接之际,笔锋往上轻轻提起,紧接着调换好笔锋,然后用背势写出;'外拓'就是写横折时,在横画和竖画的连接之际,用笔轻提以后,用向势转锋下行。

NO.85 万毫齐力

是指墨色饱满、运笔沉着的艺术效果。书写时要求把笔毛理得很顺,入纸以后能够很均匀地铺开运行,从而使笔力贯注下去,发挥出毫毛的弹力特性。实践证明,只有使笔毛均匀地铺开在纸上运行,才能提按得宜,表现出笔道的力度。

NO.86 沉着痛快

指书法深厚稳健,直率而无拘泥之态。'沉着'、'痛快'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要吧它们统一起来,务须稳健中求爽快,利落中求缓慢,否则难免顾此失彼。历代书家中能饮誉'沉着痛快'者不多见,仅宋代米芾等凡人得此评价。

NO.87 绵里藏针

指的是书论中所说的'肉丰而有骨',即肥厚丰满的外表之中,有着很坚硬刚健的骨子,点画肥厚,却神采飞扬。苏东坡的书法即为'绵里藏针'的典型。

NO.88 枯骨断柴

书法运笔用墨以滋润为贵,反之,笔画枯竭无力,称为'枯骨';行笔以神完气足为上,反之,行运未完突然中断,称为'断柴'(亦称'折木'),两者都是书病。

NO.89 入木三分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NO.90 力透纸背

书画中的'力'是点画、线条形质、作者内在精神的一种表现,较为抽象。从具体运笔去看,如果能中锋行笔,即行笔时笔毛均匀铺开,笔心在笔画中行走。手臂的力量能通过柔软的笔锋切进到纸中去,这就叫'力透纸背'。如果行笔时笔毛拧得变形了或扭成一团、笔毛没调整好,没有使它均匀铺开,笔毛像抹油漆一样从纸上扫过。这样的笔画是'抹'出来的,像墨猪,就无从谈笔力了。笔画的力度与线条的粗细、长短没关系,关键在于作者调整驾驭毛笔的能力,和运用中锋行笔。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都是力透纸背的典范之作。

NO.91 避让迎就

书法中的'避让迎就',一是指结字,一是指章法。'避让'是离开的意思;'迎就'是合拢的意思。在书法结体中,疏密、远近要调配得当,笔画疏朗的要使它尽量密集,笔画繁多的使它疏朗,互相之间既不要分离出来,又不能纠缠在一起,这是结体'避

让迎就'的第一层意思。再者,有些字中,出现两笔撇画或两笔捺画,如'庐'字两个长撇,'逢'字两个长捺,有经验的书家大多将'庐'字的第一个捺画写成驻锋收笔,以求与第二个出锋长

撇区分开;把'逢'字的第一个捺画,改为长点,以求突出走字底中长捺的姿态。这就是'避让迎就'在结体中的第二层意思。简言之,就是要避开重复而就变化。'避让迎就'在章法中的运用,主要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

NO.92 六分半书

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称呼自己书法的名称。郑板桥的书法独具一格,真草隶篆熔于一炉,纵横错落,瘦硬奇峭,非古非今,非隶非楷,自成面貌。他的书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隶书笔法的形体掺入行楷书体。隶书,又称'八分书',郑板桥认

为自己的书体虽以隶、楷互掺,而实际仍以隶法为多,但又不完全是隶书,他戏称自己的书法只有'六分半',于是有了'六分半书'的说法。

NO.93 逆入平出

指笔画起落笔和出锋收笔的一种用笔技法。逆入,指起笔时,笔锋要朝书写笔画的反方向入纸,随即转锋行笔,以达到'藏锋'于点画之中,均匀地万毫齐力,平铺纸上形成中锋运笔的势态。平出,指笔画至末不收,势尽出锋,回腕空收。

NO.94 过折收缩

运笔过程中的一种技法。过折,即指每画一波,常三过折笔的意思;收缩,即北宋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说之略称。运笔切忌直来直去,缺乏内含。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曾举例:'学书如学拳,学拳者,身法、步法、手法,扭筋对骨,出手起

脚,必极筋所能至,使之内气通而外劲出。……若径以直来直去为法,不从事于支积节累,则大谬矣!'

NO.95 燕不双飞

前人将隶书横画出笔的挑脚比喻为燕尾。一字之中宜用一次捺脚,二次出现就会笔画雷同,字形拖沓。'燕不双飞'即比喻捺脚的不可复用。但也有因隶书横画出锋形如折刀头,和雁尾之齐平相似,故亦称'雁不双飞'。

NO.96 浓墨宰相

指的是清人刘墉,因其作书以浓墨大笔为主,粗重而丰肥,后人有以他学颜而得韵之说。其官至吏部尚书、大学士,职同丞相,故人称'浓墨宰相'。

NO.97 淡墨探花

指的是清人王文治,因其作书喜用淡墨,以米、董为依归,用笔瘦劲,风神秀逸,且为乾隆25年探花,故时人称其为'淡墨探花'。

NO.98 书家四贤

指东汉末年的'草圣'张芝、曹魏时期的隶、楷书家钟繇、东晋末年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NO.99 四宁四毋

是明末清初傅山对书法艺术精神的代表性理论,这一主张强调书法中的人格精神。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

NO.100五乖五合

是指孙过庭《书谱》中论书法创作条件的理论主张,即'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合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达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