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学《论语》14.8宪问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文冠厚朴 2019-07-22

一起学《论语》14.8

宪问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原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白话】

孔子说:“爱护他,怎么能不劝勉他勤劳呢?真诚对待他,怎么能不教诲规正他呢?”

【释词】

劳:勉其勤劳。

忠:此处不单单指忠君,亦是对其他人的诚真。《白虎通》:“臣所以有谏君之义何?尽忠纳诚也。”

诲:教诲以正道,使之趋于正。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论忠爱之心也。

《论语正义》曰:此为劳者、诲者表也。不欲爱,即勿劳;不能忠,即勿诲。故夫言者既竭怀以达诚,闻者亦宜原心以荣直

唐文治曰:人必习劳,乃能干事;爱而勿劳之,适以害之。人必纳诲,乃能为善;忠而勿诲之,适以纵恣之。

苏轼曰:爱而勿劳,禽犊之爱也;忠而勿诲,妇寺之忠也。爱而知劳之,则其为爱也深矣;忠而知诲之,则其为忠也大矣。

张栻曰:爱之,斯劳之矣;忠焉,斯诲之矣劳者,劝其善以长之也;诲者,语其失以救之也。君子之于人也,忠爱之情笃,故长善救失之意无穷已焉。

东溪刘氏曰:爱而劳之,以就其才,则其为爱也深矣;忠而诲之,以规其过,则其为忠也大矣。

刘宗周曰:亲不爱其子则已,爱之能勿劳乎?臣不忠于君则已,忠焉能勿诲乎?劳以为爱,诲以为忠,道若相成而理有固然者,君子亦求尽乎忠爱之实而已

陈祥道曰:劳之,所以作其才;诲之,所以达其善。爱之而不忍劳之,忠焉而不忍诲之,适所以贼之也。礼曰“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此爱而不忍劳之也;孟子曰“教人以善谓之忠”,此忠而能诲之也。盖爱之者,也;劳之者,也。忠焉者,也;诲之者,也。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行义以仁,然后义。

钱穆曰:爱其人,则必勉策其人于勤劳,始是真爱;忠于其人,则必以正道规诲之,始是忠之大

《四书蒙引》曰:爱不但父之爱子,兄之爱弟,士爱友,君爱臣民,师爱弟子,亦有如此者。忠不但臣之忠君,子亦有尽忠于父处,士亦有尽忠于友处,凡为人谋亦有尽其忠处,但不必贯忠爱而一处也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立忠爱之准以示人也。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论语意原》《论语集释》《论语集说》《论语新解》《论语学案》《论语正义》《论语大义》《白虎通》《四书蒙引》《四书解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