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仙须是,学天仙, 惟有金丹,最的端。 二物会时,情性合, 五行全处,龙虎蟠。 本因戊己,为媒聘, 遂使夫妻,镇合欢。 只候功成,朝北阙, 九霞光里,驾翔鸾。 祖师教人,要:看破世事, 急求大药,以:脱离生死。 脱生死之道,即学仙之道。
了性,出其阴神,曰鬼仙; 了命,留形住世,曰地仙;
性命俱了,身外有身, 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者, 名曰:天仙。
鬼仙,名曰阴神, 虽然:出入自便, 但是:宅室不固, 犹有:抛身入身之患。
地仙:虽能留形住世, 但其:法身难脱, 犹有:幻身委物之累。
以上,二者: 一落:有死, 一落:有生, 均未能:了脱生死。
只有:天仙, 可以:脱幻身,成法身, 超出:造化之外, 可以:无生无死,
能脱生死,与天齐寿, 长生不死,永久不坏。
欲脱生死,须学天仙。 欲学天仙,必修金丹。
金者,坚刚不坏之物; 丹者,混成无碍之象。
坚刚不坏,混成无碍, 圆满无缺,浑然一气, 如同天之:虚圆不测, 无物不包,无物能伤。 道成之后,号曰天仙。
永久不坏,又曰:金仙。 隐显不测,又曰:神仙。 金仙神仙,总是:天仙。 欲修天仙,必修:金丹。
这个:金丹, 即人:秉受于天, 至善无恶,良知良能, 圆成无亏之:灵根。
乃是: 先天至阳之炁凝结而成。
含阴阳,而:藏五行, 有其气,而:无其质, 而非后天:浑浊之物。
凝而成丹,经火煅炼, 成熟之后,永久不坏。
名曰: 七返九还,金液大还丹。
金丹, 是为:混成本性之别名, 非是:本性之外, 而又:有一金丹。
这个金丹, 人人具足,个个圆成, 处圣不增,处凡不减。
乃是:仙佛之种子, 是为:圣贤之根本。
不经火炼,阳极必阴, 圆极必亏,落于后天。
知识开,而:私欲杂, 气质发,而:天良昧。
良知良能,俱变不良, 无复纯白,无玷之体,
圣人,设金丹返还之道, 使其,人人归家而认祖, 复我:本来原有之物事。
返者,我已去,而复来, 还者,我已失,而又得。
人之:本性灵根,有昧者, 皆因阴阳不和,五行相伤。 若果阴阳合一,五行攒簇, 仍是当年囫囵圆成之故物。
二物者, 是为一刚一柔,一健一顺, 即是真知灵知,真情灵性。
真知,具于:道心, 主其:刚健, 发之,而为:真情;
灵知,藏于:人心, 主其:柔顺, 含之,而为:灵性。 真知灵知分离,则其: 健非所健,顺非所顺, 刚柔失节。
真情灵性,变化, 而为:假情假性。
真知灵知相合,则其: 健所当健,顺所当顺, 刚柔随时。
假情假性,变化, 而为:真情灵性。
仙翁曰: 二物会时,情性合, 岂不是:太煞分明!
五行者,即是: 金木水火土之:五气。
此五气, 在先天,则为: 元性、元情、元精, 元神、元气之五元。
此五气, 在后天,则为: 游魂、鬼魄、阴精, 识神、妄意之五物。
五元,具有: 仁义礼智信之五德;
五物,具有: 喜怒哀乐欲之五赋。
五行全者, 先天后天,混合攒簇, 以五元,而:统五物。
龙,为阳,主:生机, 属东方木,在人为性;
虎,为阴,主:杀机, 属西方金,在人为情。
五行,不和, 则其:各一其性, 五元,变为五物, 五德,化为五贼, 龙东虎西,性乱情迷, 则为:气性妄情, 杀气,而削生气。
五行,若全, 则其:同归一性, 五物,变为:五元, 五贼,化为:五德。 龙蟠虎踞,性定情忘, 则为:真情真性, 杀气,亦成生气。
修丹之道, 不过,调和刚柔, 使其:健顺相当, 而能:性情相合。 性情相合, 阴阳会、五行全, 仍是: 浑然天理,至善无恶, 良知良能,原本之物事, 而金丹复还。
但此: 先天原本,失散以后, 性东情西,刚柔不应, 若无:调和之物, 来往通信,彼此隔绝, 终不相知。
调和之物, 即是:戊已二土。
戊土,主动,属:阳, 已土,主静,属:阴。
寂然不动,是为:己土; 感而遂通,是为:戊土。
戊己二土, 在五德,为:真信。 真信,在中,而性定, 真定,用外,而情和。 性定情和,性情归根, 如:夫妻合欢。
仁义礼智,归于一信, 性情精神,会于一气。 三家相见,五气朝元, 还元返本,金丹凝结, 一名:圣胎。
再加:向上功夫, 从有为,而入:无为。 十月温养,固济牢封,
抽,其健情之:太过, 添,其顺性之:不及。
用天然真火,朝屯暮蒙, 煅尽后天阴气。
无质生质,从微而显, 气足神全,霹雳一声, 金蝉脱壳,身外有身。
功成名遂, 朝北阙,而:驾翔鸾。
白日飞升, 而为:纯阳不死之天仙, 岂不:快哉! 噫!
本来真性,号金丹, 四大为炉,炼作团。 悟之者立,跻圣位, 迷之者万,劫沉沦。 有志者,可不勉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