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治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金坛区 2019-07-22

⊙作者:范欣生

⊙编辑:杏林君

支气管哮喘主要归属于中医“哮证”范畴。“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中医在哮喘的治法上,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尤其是内、外治结合具有它法所不具备的良好疗效,而哮喘外治法中穴位敷贴疗法是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之一。

穴位敷贴疗法是在患者体表穴位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对腧穴经络的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这是哮喘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治法,用于治疗辨证属于实证的哮喘病。穴位敷贴治疗哮喘常选择背腧穴,背腧穴乃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调节脏腑功能之要穴。明·张介宾《类经》谓:“十二俞……皆通于脏气。”清·吴师机《理瀹骈文》云:“五脏之系,咸在于背,脏腑十二俞皆在背……故脏腑病皆可治背。”根据经络与脏腑相络属之理论,穴位敷贴药物可使药性得以充分发挥。清·林佩琴《类证治裁》载三建膏“摊贴肺腧穴”,以治冷哮。可见内病外治,除药物本身的作用外,主要通过经络的传导而起到调整脏腑阴阳、通利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

治疗哮喘的穴位敷贴药物组成具有一些特点,据报道目前常选用的药物有白芥子、细辛、姜汁,以及麻黄、半夏、苏子、天南星等,这些药物多辛温,有利气豁痰、温肺化饮的功效。如细辛,清·张德裕《本草正义》云其“善开结气,宣泄郁滞”,可温肺化饮。白芥子,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其“利气豁痰”,明·缪希雍《本草经疏》谓其“搜剔内外痰结”,用于痰饮留滞胸胁、经络之喘咳。方中常用芳香类药物,芳香走窜者,有辟邪通闭、行气血之滞等功效。据实验报道芳香性药物敷于体表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近年来许多内病外治制剂常辅以高效透皮促进剂以提高疗效。

穴位敷贴治疗哮喘功效是多方面的,不仅在于透皮吸收可促进支气管平滑肌舒张,从而扩张支气管,改善气道痉挛症状,同时还通过经穴存在的特殊生理放大效应而产生抗炎,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体液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等多方面的功效。清·张璐对应用得法、其效立得有生动的描述:“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在穴位敷贴治疗时间的选择上,缓解期预防发作常在夏季进行,所谓“冬病夏治”,可以起到延缓发作、减轻发作期症状的作用。除此以外,近年来临床证明穴位敷贴在哮喘的发作期、持续期均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发作期穴位敷贴多与内治结合进行,可以促进症状缓解,控制病情;在持续期尤其是轻中度患者,应用穴位敷贴法外治,对控制症状效果尤显。

我校名老中医许济群教授在哮喘外治理论和制剂上独有创见,在临床数十年经验基础上,根据哮喘发时痰阻气闭、肺失宣降的病机特点,创制麝香定喘膏(穴贴定喘膏),具有透达经络、逐饮豁痰、利气平喘的功效。此方主要治疗哮喘实证,症见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甚则张口抬肩者。临床观察发现麝香定喘膏对寒哮、热哮疗效均显著,无证型之间的明显差异,即穴位敷贴治疗哮喘具有通治寒哮、热哮的优点,扩大了中医药治疗的应用范围,为哮喘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来源:《江苏中医药》2007年总第39卷第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